川普大而美法案本周闖關!昔日戰友馬斯克嗆「政治自殺」 對等關稅暫緩期將結束 … 我國6月PMI還能維持擴張?|今周重磅
黃靖文
圖片 The Whitehouse Facebook 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上周通過參議院表決程序,進入實質審查。川普力促法案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前,完成審議。川普稱這是「偉大的勝利」,只是,這次就連昔日戰友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不挺,更砲火全開嗆「美國將有重大戰略損失」。 90天對等關稅暫緩期大限將至,全世界都在關心對等關稅的談判結果。中經院本周將公布6月PMI指數,作為國內重要指標經濟領先指標,數據的榮枯將一窺未來景氣走勢。 1、 川普《大而美法案》拚本周完成審議 昔日戰友馬斯克為何不埋單? 2、 對等關稅暫緩期將至,我國6月PMI還能續擴張? 3、 中國啤酒來勢洶洶 財政部本周祭反傾銷稅
今周重磅:力促《大而美法案》美國國慶前過關!川普:偉大的勝利
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上周以些微差距通過參議院表決程序,本周將啟動實質審議程序,川普稱其為「偉大的勝利」。他更力促法案在7月4日美國國慶前通過。
這項政策涉及稅改、移民、邊境、軍事支出等內容,遭民主黨批評,是在替富人減稅、刪減社會福利。表決期間,也有共和黨員「跳車」,對法案投下反對票,而火力最猛烈的反對派,則是原與川普同陣線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馬斯克:將摧毀數百萬工作機會 通過等於政治自殺
馬斯克自任職於政府效率部(EDGE)就對此多次槓上川普,這次更是火力全開。他點出,這項法案將會摧毀美國數百萬計的工作機會,更造成國家重大戰略損失。’
馬斯克指出,此項法案不僅砸錢補助過時的傳統產業,又扼殺了科技與創新的發展空間。
大而美法案為何有爭議?
此次近千頁的大而美法案,內容龐雜橫跨稅率、邊境支出、社福制度等內容。其中,減稅部分,主要是延續2017年川普針對企業、中產階級的減稅措施,並加碼針對小費、加班費等稅率減免。
此外,法案也大規模薪資支出項目,譬如約有3500億投入國境管制,包含邊境牆、收容設施,增加巡邏員與執法人員。
大而美方案強化邊境安全、減輕政府社會福利負擔,並推動以技能優先的移民制度,促進本地就業優先,無非就是要達成川普競選時「MAGA」的訴求。
移民、弱勢成受害者…
只是,川普為了替法案尋找財源,並減輕政府赤字,川普削減了多數太陽能、風電、電動車稅收抵免。此外,法案削減了Medicaid醫療補助,以及俗稱糧食勸、食品券的補充營養援助計畫。
川普同時提高移民庇護費、並提高移民的臨時工作證續簽費用,有色人種社區、老年人等弱勢,成為最大受害者。
▲我國PMI指數4月一度轉為緊縮,5月重返擴張,接下來,6月怎麼走?受到關注。圖/shutterstock
今周重磅:對等關稅暫緩期限將至 … 我國6月PMI還能維持擴張嗎?
國內指標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本周二(7/1)將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於7月9日到期,具有景氣風向球意味的PMI指數,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回顧近月走勢,我國PMI指數4月間,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一度轉為緊縮,5月由於暫緩期的拉貨效應,再度回升至51%,重回擴張行列。只是,接下來對等關稅休兵期即將到期,PMI指數能否維持擴張仍是未知數,端看談判結果與稅率。
關稅90天暫緩期訂單、生產見起色
回顧5月PMI數據,關稅暫緩期間,關鍵原物料的訂單、生產多呈好轉趨勢,譬如電子暨光學產業中封測、AI人工智慧等高階製程、特用化學等產業,5月均呈現擴張趨勢。
只是仍有產業受難,譬如交通工具產業,由於受到汽車關稅可能調降、匯率急升等因素,新增訂單指數仍重跌。在關稅暫緩期間,明顯與其他產業不同。
關稅未明… 廠商難樂觀
只是,若觀察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製造業6大產業,全數均呈現緊縮,其中,交通工具產業(30.6%)緊縮速度尤為明顯。接著依序是、基礎原物料產業(35.6%)、食品暨紡織產業(39.1%)、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1.0%)、電子暨光學產業(42.7%)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7.4%)。
整體來看,未來展望指數緊縮速度,雖較對等關稅剛公布時趨緩,不過,仍有業者考量匯率、交期不確定性,對第二季及單效應有所保留,對於接單布局策略,多半採取審慎態度。
▲產自中國的啤酒近年在台灣市佔不斷提高。圖/Shutterstock
今周重磅:對中國啤酒課徵反傾銷稅 本周上路
財政部日前宣布,本周四(7/3)起將針對中國啤酒祭出「反傾銷稅」,為期4個月,最高稅率可達64.14%,以保護節節敗退的本土啤酒產業。其中,產地來自中國的知名啤酒,包含百威、麒麟啤酒等。
財政部說明,經台灣釀酒商協會協會申請,針對中國製啤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初步認定有傾銷情況,因此課徵臨時反傾銷稅。其中,百威啤酒相關產品課徵33.85%、麒麟啤酒課13.13%、其他廠商則遭課64.14%稅率。
台灣釀酒商協會指出,中國啤酒2016年在台灣市佔率僅9%,到了2024年已超過32%,已嚴重衝擊國產啤酒生存。協會也指出,中國啤酒以低價傾銷來台,每罐330ml啤酒低於正常市場價格近5元。
此外,雖然百威屬於美國品牌,不過,市面上販售的啤酒多半是中國生產,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財政部此前也說明,酒品包裝方面,若標示非屬原產地的地名,其字體不可大於原產地,以免混淆,預計2026年上路。
更多今周刊文章
影/彭振聲72歲妻子墜樓離世,他庭外癱軟哭喊不想活了「我沒做什麼壞事」…解除住居限制急見最後一面
0056配息0.866元、年息10%!明明有底氣配1.07元卻縮水?超馬芭樂0056存股17年、為何力挺「不要配太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