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暴雨狂炸中南部!災後積水「恐釀11種疾病」醫警告:4種可能致命

造咖

更新於 07月29日08:23 • 發布於 07月29日08:23

中南部近日連日暴雨不斷,嘉義、台南等地更出現淹水災情,除了家園損毀、影響交通,更大的危機是雨水退去後,「看不見的健康威脅」正悄悄蔓延。胸腔科醫師黃軒提醒,風災過後別忽略積水與髒亂環境帶來的11種疾病風險,其中更有可能奪命的疾病,務必提高警覺!

淹水不只淹家園,也可能淹出病菌大軍

暴雨過後,大量積水滯留在街頭巷弄,看似無害,卻可能成為病菌與病毒的滋生溫床。黃軒醫師指出,積水所引發的健康威脅主要可分為三大類:污染感染、病蚊蟲孳生與接觸性皮膚病變,常見疾病竟高達11種,不容輕忽。

污染感染成病菌溫床,腸胃疾病拉警報!

風災過後,自來水管線可能損壞,導致水源受到污染,這時候腸道傳染病就成了最常見的威脅。混濁的積水可能夾帶著各種細菌、病毒,一旦不慎飲用或食物被污染,就可能引發嚴重的腸胃問題。

  • 霍亂 (Cholera):由霍亂弧菌引起,主要症狀是劇烈水樣腹瀉和嘔吐,嚴重時會導致脫水和休克。這種疾病傳播迅速,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
  • 傷寒 (Typhoid Fever):由傷寒桿菌引起,潛伏期較長,症狀包括持續高燒、頭痛、疲勞、腹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玫瑰疹
  • 桿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由志賀氏桿菌引起,典型症狀是腹痛、腹瀉,糞便中常帶有黏液和血,並可能伴隨發燒
  • A型肝炎 (Hepatitis A):一種病毒性肝炎,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症狀包括疲勞、噁心、嘔吐、腹痛、黃疸等

預防撇步:災後飲水務必煮沸或使用瓶裝水,食物也要徹底加熱煮熟再吃,並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別小看這些基本動作,它們可是抵擋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嘉義縣六腳、太保、朴子等七個行政區淹水災情嚴重。/圖片來源:東森新聞

積水蚊蟲孳生,小心致命危機!

風災帶來的積水,不只影響交通,更是蚊蟲孳生的最佳場所!這些惱人的蚊子可不只是叮你一個包這麼簡單,它們可能攜帶著致命的病毒,傳播登革熱、屈公病和日本腦炎等疾病。

  • 登革熱 (Dengue Fever):由登革病毒引起,透過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典型症狀是突發高燒、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皮疹。部分患者可能發展成重症登革熱,甚至危及生命
  • 屈公病 (Chikungunya Fever):症狀與登革熱類似,但關節疼痛通常更劇烈,且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
  • 日本腦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透過三斑家蚊等傳播,主要感染豬隻和鳥類,人類是偶然宿主。輕症可能無症狀或有輕微發燒,但重症會引發腦炎,導致高燒、意識障礙、痙攣,甚至死亡

預防撇步: 風災過後,徹底清除積水,「巡、倒、清、刷」口訣要牢記、外出穿淺色長袖、使用防蚊液,家中加裝紗窗與蚊帳。

皮膚接觸感染別輕忽

在災後清理家園的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到污水、泥土,甚至動物屍體。這時候,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和恙蟲病就可能找上門來。此外,大量民眾聚集在收容所,也增加了呼吸道疾病傳播的風險。

  • 鉤端螺旋體病 (Leptospirosis):由鉤端螺旋體細菌引起,透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或水傳播,尤其是皮膚有傷口時。症狀多變,從輕微的發燒、頭痛到嚴重的腎衰竭、肝炎甚至腦膜炎
  • 類鼻疽 (Melioidosis):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起,主要存在於土壤和水中。透過吸入帶有細菌的灰塵、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或經由皮膚傷口進入體內。症狀多樣,可影響肺部、皮膚、關節、骨骼等。而根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類鼻疽個案已達27例,是歷年來最高,颱風過後的一個月是高峰期,呼籲民眾外出時務必防護、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 破傷風 (Tetanus):由破傷風桿菌產生毒素引起,當傷口接觸到被細菌孢子污染的土壤或糞便時可能感染。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導致肌肉痙攣和僵硬,嚴重時可能窒息死亡
  • 恙蟲病 (Scrub Typhus):由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透過被恙螨叮咬傳播。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淋巴結腫大和焦痂(叮咬處的黑色結痂)

預防撇步:清理環境時,穿著防水手套、雨鞋等防護裝備,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污水和泥土,若有傷口,應立即清潔消毒並就醫。進入災區或草叢時,穿著長袖衣褲並加強防蚊。

災後防疫6大關鍵措施

為防堵災後疫情爆發,黃軒醫師也提醒民眾務必落實以下六項防疫原則

關鍵措施1:飲水與飲食安全

  • 飲水:煮沸至少1分鐘、選用瓶裝水、淨水器濾心維護。
  • 食物:徹底煮熟、生熟分開、變質丟棄、低溫保存。

關鍵措施2:環境清潔與消毒

  • 積水處理:「巡、倒、清、刷」去除蚊卵。
  • 清潔:穿戴手套、口罩、雨鞋;清除泥沙垃圾。
  • 消毒:漂白水(500ppm)擦拭,受污染衣物曬太陽或用熱水燙。
  • 廁所:馬桶清潔、垃圾密封包好、儘快清運。

關鍵措施3:個人衛生防護

  • 勤洗手:肥皂洗20秒、必要時用酒精乾洗手。
  • 傷口護理:清洗消毒、包紮、嚴重者就醫。
  • 避免接觸病原:穿雨鞋、不赤腳、不戲水。

關鍵措施4:防蚊與防蟲

  • 居家:紗窗紗門、蚊帳、電蚊拍、捕蚊燈。
  • 外出:長袖淺色衣、塗防蚊液、避開高風險地區。

關鍵措施5:關注健康、及早就醫

  • 警訊:發燒、腹瀉、嘔吐、紅疹、黃疸、潰瘍等。
  • 行動:立即就醫並告知災區活動史,不亂吃成藥。

關鍵措施6:心理健康調適

  • 維持作息:規律飲食與睡眠。
  • 適度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尋求支持:與親友交流,必要時諮詢心理師。

暴雨摧毀的不只是一時的生活,更可能留下長期的健康後遺症,防災不只是防水,更要防病,災後若能多一分警覺與防護,就能少一分風險,守住家園也守住健康!

延伸閱讀:

豪雨持續到7/30!中南部6縣市47鄉鎮列入淹水警戒、15條山區道路高風險!
「遇淹水」車子能否行駛?專家:輪胎淹水高度是關鍵!判斷錯誤需報廢

查看原始文章

相關話題報導

豪雨襲台

雨炸雲嘉南 災屋如需拆除 費用政府全出

TVBS

連日豪雨重創屏東!青年揹物資「涉險步行」畫面震撼網

CTWANT

明起中南部天氣回穩!大台北午後炸雷雨 一圖看降雨趨勢

CTWANT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js
欲問雨水平安否!顏面無存雨水盡情者!人不憨厚德無望!天道自然無不過!無語蒼天盡浩劫!奉勸人類盡未來劫己到!浩瀚無盡惡業起!今日所受皆己所挃!萬劫不復今時伏!萬般皆因果關係啊!慎哉
1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當心猛爆性肝炎突襲!肝功能異常恐致命 出現「這警訊」勿輕忽!

TVBS

幽門桿菌與止痛藥並列胃潰瘍主因!醫:「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

王仁甫健檢見紅字!認「1數值」偏高 嘆:以為自己很健康

中天電視台

營養師評價⟫新普利有橄平衡魚油,魚油與橄欖油的絕佳搭配,強化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與功效!

好食課

中南部豪雨水災後皮膚病患暴增 台中1例類鼻疽確診!醫:香港腳增2成

CTWANT

連日豪雨成災!香港腳患者就醫民眾增2成 50歲男自行購藥塗抹反更糟 

觀傳媒

出生僅12天!嬰染屈公病「臉黑一大片」 醫:嚴重者需肝臟移植

台視

肌膚鬆垮怎麼救?名醫黃毓惠揭三大保養重點:飲食+保養+防曬一次到位

Heho健康

再增 1 例瘧疾!今年累計創 19 年同期新高,「這 19 地區」旅遊要小心

Heho健康

現代生育殺手!研究男女生殖均有「塑膠微粒」,醫師推「5+3」生活法減塑

姊妹淘

台灣每年近千人遭蛇咬 疾管署公布「血清使用與急救原則」

健康醫療網

30歲女頭痛掉髮竟確診梅毒!男友偷吃害中鏢 醫警告:未經醫囑別亂吃抗生素

風傳媒

《Truth About Weight 沉重的真相 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全民評審啟動 參賽作品上線等你觀賞

優活健康網

染性病亂服藥治不好還增傳播風險!醫界推「梅毒、淋病臨床指引」釋疑

Heho健康

雨後路邊野菇別亂吃 醫示警:嚴重恐腎衰竭

中央通訊社

30多歲女頭痛掉髮以為腦膜炎 揪出伴侶偷吃害染梅毒

中央通訊社

伴侶吵架能增加彼此壽命? 研究:健康吵架降低死亡率

康健雜誌

錢快來了?普發1萬最新進度曝光:你能領嗎?

康健雜誌

30歲女頭痛掉髮竟梅毒「已侵入腦部神經」一查男友偷吃害慘她

三立新聞網

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出爐!越南胡椒驗出蘇丹紅 1.6萬公斤銷毀

CTWANT

走路不只減肥,竟還能降糖尿病風險,怎麼走最有效?

康健雜誌

打呼=睡得香?5歲男童打鼾不止 主因原來是扁桃腺肥大

中華日報

腹部腫脹、體重異常增加小心是「腹水」 但不一定是癌!醫解析4大成因

中華日報

男友偷吃害她梅毒攻大腦!醫警告:單一伴侶非安全保證

新頭殼

想瘦身卻越減越糟?中醫揭: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天電視台

腕隧道症候群半夜麻到痛醒! 醫採正中神經解離術緩解

NOW健康

夏季防中暑還要防泌尿道感染 醫曝「高危險族群與5大高風險因素」

健康醫療網

豪雨不斷!類鼻疽、登革熱升溫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

NOW健康

加拿大新研究:夏天出生的男性,憂鬱症狀分數略高

明日科學

10多歲男赴西非染惡性瘧!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台視

晚餐8點後吃恐增胃癌風險!醫:比一般人高7.4倍

中天電視台

久坐比你想得更致命!研究揭13小時坐姿=死亡風險加倍

常春月刊

波比跳太難?快試試簡化版「深蹲跳」!燃脂、塑腿、增肌一次完成

優活健康網

年輕女頭痛、掉髮!檢驗「二期梅毒」

NOWNEWS今日新聞

無糖茶不一定健康!醫揭「4大喝茶誤區」:飯後喝錯了

三立新聞網

台灣B肝治療涵蓋率僅28%!39歲以上可公費篩檢肝炎

中天電視台

頭痛、掉髮嚇壞她!住院才知梅毒上腦 背後真相超崩潰

太報

屈公病全球肆虐 如何預防、哪些國家有疫情一次看懂

中央社

調味料怎麼保存?譚敦慈曝5種「一定要冷藏」:沒冰恐吞致癌物

三立新聞網

9旬嬤健忘喊錯孫名⋯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醫警告:睡不好非單純老化

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