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讓「皮蛇」纏上你!一篇搞懂帶狀疱疹症狀、風險與疫苗選擇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7月24日09:41 • 發布於 3小時前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當心皮蛇找上門!帶狀疱疹不只會長水泡,還可能引發劇烈神經痛,甚至持續數月難以痊癒。透過最新疫苗接種資訊,深入了解預防策略與高風險族群,守住健康黃金期。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近年來在台灣逐漸升溫,尤其是在中高齡族群中更常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皮膚科主任許智恭指出,這種疾病其實是水痘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復發所致,病毒潛伏在體內多年,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發作,還可能留下讓人難以忍受的神經痛,甚至長達數月、數年。

帶狀疱疹不是少數人會得,年齡愈高愈要小心

根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會罹患帶狀疱疹。60歲族群的發生率約為每千人6至8人,到了80歲則上升到每千人8至12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相關門診與神經痛後遺症的個案也逐年增加。
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如高齡者、慢性病患者、癌症治療中病人等,都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除了急性期可能出現水泡、紅疹與刺痛,更棘手的是後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許多患者形容如火燒、針刺般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睡眠。
目前抗病毒藥物只能縮短急性期的病程,對預防神經痛效果有限,而現有止痛藥物的緩解效果也常常不如預期。

傳染力不容小覷,孕婦與嬰兒要特別防護

雖然帶狀疱疹不像感冒那樣容易大規模傳播,但在發病前2到3天至水泡結痂前,都具有一定的傳染力,特別是透過飛沫或體液。因此,若家中有尚未得過水痘、或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嬰兒與孕婦,務必避免與帶狀疱疹患者接觸。

預防靠疫苗,即使得過也建議接種

許智恭強調,疫苗接種是目前預防帶狀疱疹最有效的方法。即便曾經得過皮蛇,也可能復發,因此仍建議接種疫苗。
目前台灣有兩種疫苗可選:

  • 性減毒疫苗
    只需打一劑,價格較便宜,但不適用於免疫力低下者,且保護力大約五年會明顯下降。美國已於2020年停用此類疫苗。
  • 非活性重組次單元疫苗(建議首選)
    自2021年在台核准上市,採用AS01佐劑系統,可誘發強效且持久的免疫反應。研究顯示,接種11年後仍有約87.7%的預防效果。建議50歲以上成人,以及18歲以上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種。

完整接種需兩劑,間隔2至6個月。第一劑建立基礎免疫力,第二劑可強化防護。年輕族群可能會出現短暫發燒或肌肉痠痛等反應,是免疫系統啟動的正常現象;年長者的反應通常較溫和。若近期曾罹患帶狀疱疹,則建議等病情穩定、醫師評估後再安排接種。

醫師呼籲:預防勝於治療,是健康的投資

「隨著年紀增長,發病機率和併發神經痛的風險都會跟著升高。」許智恭提醒,雖然疫苗目前需自費,但相較於日後可能面對的長期神經痛折磨與醫療開銷,接種疫苗是值得的健康投資。別讓「皮蛇」悄悄找上門,從現在起,用疫苗守護自己的未來。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堅果不是都健康!「這款」害人慢性發炎 醫:吃多還會嘴破

三立新聞網
02

33歲女天天吃健康餐,半年內反胖7公斤?減重醫:長期誤吃「這食物」惹禍

康健雜誌
03

全台525萬人注意!65歲女「1困擾」急性腎衰竭 醫:很多人輕忽

三立新聞網
04

長期吃胃藥「恐罹胃癌」!藥師揭恐怖真相:加工食品不是致癌主因

TVBS
05

她早餐喝這款咖啡+饅頭竟糖尿病前期!早餐推薦吃什麼?5招穩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南部7旬翁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逝!飛沫就能傳染 專家揭「警示症狀」

常春月刊

近10年首例「布氏桿菌病」!男赴新疆旅遊返台發燒、肝脾腫確診 接觸動物、生乳製品有風險

常春月刊

他每小時70次呼吸中止 「這1手術治療」還他健康好眠

健康醫療網

中暑分陽暑與陰暑! 2茶飲+3推拿手法助兒童清熱解暑

NOW健康

時隔4年首見本土「兔熱病」!南部7旬婦確診無國外旅遊史、接觸動物 感染源不明

常春月刊

AI聊天機器人引發「妄想症」!1患者長期使用 竟住院治療

每日健康

糖尿病能逆轉?專家曝黃金組合 「35921飲食法」吃對順序穩血糖

CTWANT

有種水別亂喝!他曝增糖尿病風險 重症醫:一口下去可能「喝塑膠」

CTWANT

近3年首例!婦「無接觸動物」高燒、全身無力染兔熱病

中天電視台

勿食生乳製品!他赴新疆染「布氏桿菌」發燒、肝脾腫大

中天電視台

瓶裝水高溫釋毒!專家授「安全喝水法」 這時間取的水最乾淨

TVBS

10年來首見!他去新疆「摸過馬羊」返台3個月「肝脾腫大」罹布氏桿菌病

三立新聞網

救人7千例的髓緣之愛 從台灣到全球的生命奇蹟

TCnews 慈善新聞網

五成一月底吃土族!94%有抗漲計畫!

永續幫

快訊/時隔4年來首見!南部7旬婦發燒3症狀竟罹「兔熱病」感染源待釐清

三立新聞網

造血幹細胞捐贈滿 7 千例省 1400 億!健保署:9 月提高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

Heho健康

運動後吃錯讓你瘦不下來 「動吃動」3 原則突破卡關期

NOW健康

頸部腫塊如「鴕鳥蛋」逼近氣管 翁罹罕見淋巴癌險喪命

中天電視台

治糖尿病常用成分竟能護腦?北醫大新揭降低失智風險 國衛院也研究巴金森

Heho健康

「全口無牙」是失能!影響咀嚼、說話還恐失智…全口重建怎麼選?「固定式vs可撤式」優缺點一次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鼻子大=GG大?傳3部位能看出尺寸 醫解答了:長期沒用恐萎縮

TVBS

2~3歲孩子開學哭不停? 醫教5招分離焦慮調適法

健康醫療網

5歲童反覆中耳炎、睡覺被口水嗆醒 竟是呼吸中止症作祟

中天電視台

病患睡前吞23顆藥震驚全台...藥師揭醫藥不分亂象:制度不改悲劇還會重演

信傳媒
影音

AI時代的『KOP』 美女營養師高敏敏教你『三心二意』 |KOL經濟學

1111人力銀行

老翁頸部長出「鴕鳥蛋」壓迫氣管險致命 竟是伯基特淋巴瘤惹的禍

台灣好新聞

丘腦掌控青少年大腦發育節奏:從感官到高階認知的精密計畫

明日科學

中暑怎麼辦?專家分享中暑3階段應對方法+預防中暑技巧

潮健康

搭機長時間久坐,小心誘發深層靜脈栓塞!深層靜脈栓塞的復健運動與治療

華人健康網

臺灣四大機構聯手破解偏頭痛之謎!血液指標精準診斷,五年研究開啟神經疾病液態切片新時代

優活健康網

AI機器人陪診新突破!長效針劑控制思覺失調症,凱旋醫院創新療法助病友重生穩定人生

優活健康網

氣溫持續攀升!兒童體溫調節未成熟易中暑…嚴重恐休克

中天電視台

法國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2.6倍!聯馥食品進口遭攔查

中天電視台

HPV也會致口咽癌、肛門癌 9月起「國中男生」可公費打疫苗

ETtoday新聞雲

嚴重肝硬化併肝腫瘤,增加手術難度!先改善肝功能再採消融術治療,精準消滅腫瘤

華人健康網

每天啃生菜還便秘?醫師揭纖維要吃對 最雷便當菜「三色豆」高纖助排便

健康醫療網

5歲童乳牙蛀牙變蜂窩性組織炎 牙醫師傳授5大護齒關鍵

NOW健康

白內障、老花眼、飛蚊症提前報到?醫揭「眼睛提早老化」關鍵原因

優活健康網

迎戰高齡化挑戰,聚焦全人照護!「整合醫學品質國際研討會」他山之石供借鏡

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