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放話8/1關稅大限不會再延後!若台灣稅率高於日韓的25%,傳產、石化、紡織、機械業恐首當其衝
黃靖文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首波14國對等關稅名單,亞洲國家中,日本、南韓、馬來西亞依舊面臨25%的高額關稅。其中日本、馬來西亞的關稅不降反升,令各界詫異。 此前,率先談妥關稅談判的越南,成功將關稅從46%降至20%,一度讓各界振奮。如今,其餘東南亞國家對等關稅雖普遍下降,仍面臨36%至40%不等的高額關稅。台灣能否如原先預期,取得20%以下的關稅,再添變數。 此次,首波談判預計於8月1日生效,川普也同步將關稅暫緩期從7月9日延長至8月。專家認為,川普明顯釋出訊息,要求各國繼續進行關稅談判,且「要實質開放」。這也代表,台灣遭點名的農產、汽車、保健品,恐得有所讓步。
川普貼文:未來幾天將繼續通知其他國家
川普之前宣稱,他與團隊將在90天內與90個國家敲定貿易協議,但根據路透整理,截至本周二(8日)川普政府只與英國達成範圍有限的貿易協議,以及與越南達成細節依然模糊的貿易協議。
川普於台灣時間8日晚間,再度透過他的Truth Social社交平台帳戶發文表示,除了他已經公布的14國通知,今明兩天及未來幾天還將送出更多通知至其他國家。
「關稅將從2025年8月1日開始支付,這個日期目前沒有變化,也不會有變化。也就是說,所有的錢都要從2025年8月1日起支付,而且不會延期。」
日本石破茂態度強硬 慘遭川普提高稅率
中經院區域發展中心主任劉大年指出,美公布的最新14國對等關稅稅率,可以看出多數國家的關稅降幅並不高,顯然談判進度讓川普「很不滿意」,尤其是日本、馬來西亞反倒增加了1%。
顯然,首波的這幾個國家,並不是川普口中配合談判的國家。專家認為,首波清單,反而是川普催促其餘國家,趕緊達成談判的手段。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石破茂對於汽車關稅議題,對美十分強硬,也導致川普曾多次公開抨擊,要脅提高日本關稅。此外,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親中、重視中國市場的態度很明顯,就會使川普談判團隊產生疑慮。
回顧這90天關稅暫緩期,日本顯然對於美國祭出高額汽車關稅十分不滿,首相石破茂揚言反制。美方則指控,日本即便對汽車進口有零關稅,但卻利用安規、排放標準等非關稅貿易障礙,使美國車失去競爭力。
台灣關稅若高於25%或維持32% 傳產首當其衝
劉大年指出,對等關稅倘若高於日韓的25%或甚至維持32%,最直接衝擊的是傳統產業、石化、紡織、機械業,約占我國對美出口值的四分之一。
邱達生則點出,日韓是我國部份市場在美國的競爭對手,譬如機械、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這些都和日韓有直接競爭關係,屬於傳產的類別。若有哪一國的對等關稅有差異,自然就會影響出口競爭力。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指出,對等關稅僅是一國平均稅率,現階段要評估對供應鏈衝擊還太早。他指出,傳產有許多已在越南、墨西哥設廠,NB、PC供應鏈也在中國設廠,最終實質的對等關稅對企業的衝擊,仍得視企業產能轉移、風險轉嫁能力而定。
黃文清直言,在這部分資通訊產品、科技產品的議價能力,相對就會比傳統產業好,有可以要求客戶協助分攤、講價。
邱達生補充,這類傳產只要哪邊成本低,客戶就很可能變心,或是被拿來當作議價籌碼,要求供應鏈吸收關稅成本,進而壓低企業獲利。
台積電赴美有加分?日本經驗恐揭殘酷真相…
只是,台積電大舉赴美投資、響應美國製造,將先進製程帶入美國。對於經貿談判是否能帶來實質效益,仍是眾說紛紜。
劉大年舉例,川普在就職百日時,曾大張旗鼓宣稱促成5至6兆美元的投資、預計創造45萬就業機會,其中,日本企業貢獻良多。譬如豐田汽車、日本製鐵、軟銀孫正義均允諾投資美國,金額都不比台積電低。
「美國給出的訊息很清楚,若沒有實質開放,就不會大幅調降對等關稅。」劉大年點出,這對台灣是一個極大變數,台灣恐怕依舊得在汽車、保健品、農產品項目,「國與國」之間對美釋出善意。
▲日本首相石破茂6月中在七大工業國高峰會與川普(左)談話。(圖片來源:白宮官網)
半導體要擔心232條款調查
目前,半導體、部分電子產品這類我國主力出口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範圍內,要擔心的是美國商務部232條款的調查。
邱達生認為,倘若川普因為232條款認為,半導體與對等關稅是「兩回事」,那就會大幅削弱我國在對等關稅談判的籌碼,這是談判另一個不利因素。
本文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開獎在即》投信專家估計:台灣高於日韓25%的機率不低!中長期投資主軸仍是「AI相關」
更多今周刊文章
35針強心針救不回!37歲勇消吳恩碩救人殉職,曾嘆「消防員原罪竟成犧牲奉獻」…渦流陷阱有多可怕?
新台幣還會升3~5年?施俊吉:急升比緩漲好 「緩漲恐吸引熱錢湧入,造成房地產與資產價格泡沫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