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內皮疾病影響視力,害視茫茫!「角膜內皮移植手術」助視力恢復
角膜是光線進入眼睛的第一道結構。光線經過角膜與水晶體的折射後,會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影像。在整個眼睛的屈光系統中,角膜負責約四分之三的屈光度,因此角膜的清晰與透明度對於維持良好視力至關重要。
從解剖結構來看,角膜由五層組織組成:上皮細胞層、Bowman氏層、基質層、Descemet’s膜以及最內層的內皮細胞層。每一層皆具備特定功能,其中內皮細胞層對視力的維持尤為關鍵。由於角膜位於淚液與房水之間,若基質層吸收過多水分,將導致角膜水腫並嚴重影響視力。為了維持角膜含水量的穩定,內皮細胞負責主動將水分排出,確保角膜保持透明。
然而,人類的角膜內皮細胞缺乏再生能力。一旦因老化、外傷、眼內手術或角膜內皮失養症等因素導致細胞數量減少或功能衰退,便容易引起角膜水腫並影響視力。角膜內皮相關疾病是造成患者需接受角膜移植以恢復視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對於角膜內皮疾病合併角膜水腫與視力惡化的患者,皆以全層角膜移植進行治療。
全層角膜移植
然而,全層角膜移植存在許多缺點,例如手術傷口較大、視力恢復緩慢、術後散光嚴重、排斥反應風險高,以及若發生角膜移植失敗時再移植的成功率較低等。為改善這些問題,現今已發展出選擇性角膜內皮移植手術,如 DSAEK(Descemet Stripping Automated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與DMEK(Descemet Membrane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兩種角膜內皮移植術式,此類手術僅更換病變的內皮層,保留其餘健康的角膜組織,不僅大幅縮小手術傷口,降低術後散光與排斥風險,也加快視力恢復,且在需要再次移植時,成功率亦高於全層角膜移植,成為目前治療角膜內皮疾病的主流選擇。
角膜內皮移植手術
DSAEK 與 DMEK 雖同為角膜內皮移植手術,但兩者在移植組織的厚度與手術技術上有所不同。DSAEK 是將捐贈者的內皮細胞層連同一層薄薄的後角膜基質一併移植,因此移植片較厚,手術操作相對容易且成功率高;而 DMEK 則僅移植極薄的 Descemet’s 膜與內皮細胞,沒有基質層,移植片極薄,與受贈者後角膜貼合更好,因此術後視力恢復更快、視力品質更佳,排斥率也較低,但手術技巧要求高,操作難度大。
近年來亞東醫院角膜科醫師專注於角膜內皮移植術的發展,成為國內少數具備完成角膜內皮移植術的醫學中心,已陸續完成了對於角膜內皮失養症、角膜內皮失養合併白內障、白內障術後角膜水腫、虹膜角膜內皮症候群,以及巨細胞病毒引起之角膜內皮炎等治療。
說明如圖A-B顯示,病人起初因為不明原因造成之角膜水腫,接受DSAEK移植,術後角膜一度恢復清澈透明(如圖C),但數月後角膜又變得水腫(如圖D),視力再度惡化。經過一段時間等待,亞東角膜移植團隊將失去功能的DSAEK移植片移除,並取代為更薄、貼合效果更好的DMEK移植片,同時由於術中抽取前房液檢查,確認巨細胞病毒的存在,因此除了常規術後照顧外,更加上針對巨細胞病毒的抗病毒藥物治療,術後角膜清澈透明,視力恢復極佳(如圖E-F)。
結論
綜上所述,因為技術的進步,對於嚴重角膜內皮疾病的治療方式,從最初的全層角膜移植,進展到DSAEK,又演進為DMEK角膜內皮移植術,大大的提升病患術後的恢復和視力,但全層角膜移植及DSAEK在某些複雜性角膜水腫仍有其不可取代之處,因此若角膜疾病影響視力,需接受角膜移植時,最佳的術式仍需由臨床醫師判斷並和病人討論決定。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