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即溶咖啡小心傷眼! 醫曝最新研究:黃斑部退化風險增加近7倍
一項刊登在《Food Science & Nutrition》期刊的最新研究,引發不少討論。中國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和芬蘭基因組資料後發現,即溶咖啡的攝取量可能和「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dry AMD)風險上升有關。研究顯示,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即溶咖啡攝取量,可能讓罹病風險提高約6.92倍。
這項研究透過三種統計分析工具進行驗證。首先是基因層面的關聯分析,發現即溶咖啡的偏好和乾性AMD之間,可能存在某種基因上的連結;接著運用類似「自然實驗」的方式,嘗試推論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最後再進行基因共享分析,雖然未找到完全一致的遺傳變異,但仍顯示即溶咖啡有其風險指標。有趣的是,這項結果僅限於即溶咖啡,研磨咖啡和無咖啡因咖啡則未出現類似情形。
眼科醫師張芯瑜指出,這種風險可能和即溶咖啡的製作過程有關。相較於現磨咖啡,即溶咖啡在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較多像丙烯醯胺這類的有害物質,加上其中的綠原酸等抗氧化成分也比較少。另外,即溶咖啡普遍使用的是較低品質的咖啡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氧化副產物也可能更多。
不過張醫師也提醒,這項研究屬於第四級證據,仍有不少限制。首先,研究對象多數來自歐洲族群,和亞洲人在基因背景、飲食習慣等方面都有落差;再者,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據能說明即溶咖啡會如何影響黃斑部的生理機制。其實過去像美國威斯康辛州、新加坡等地的研究,都沒有發現咖啡和AMD之間有明顯關聯。
張芯瑜建議,民眾不需要過度擔心,但如果真的有疑慮,也可以參考以下幾個作法:
- 盡量選擇現磨咖啡或其他飲品來取代即溶咖啡
- 沖泡時避免使用超過85°C的熱水,以減少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
- 若家中有黃斑部病變病史,或屬於高風險族群,可優先考慮調整飲用習慣
她也強調,與其擔心咖啡,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已經被證實的護眼方式上:
- 戒菸是目前最確定的可避免風險因子
- 多吃深綠色蔬菜,補充葉黃素
- 白天出門應配戴有抗UV功能的太陽眼鏡
- 控制血壓、血脂等慢性病指數
- 年過50歲建議定期做眼底檢查
這份研究雖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角度,但醫學界仍需更多證據來釐清即溶咖啡和黃斑部病變之間的真實關聯。張芯瑜提醒,享受咖啡不必焦慮,調整生活習慣、注意用眼健康,才是長遠之計。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