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大象醫師-周維薪】脂肪的復仇:妳的癌症風險,其實藏在荷爾蒙裡

問8健康諮詢網

發布於 06月13日12:20 • 大象醫師 周維薪

原文出處:問8線上健康諮詢_【大象醫師-周維薪】脂肪的復仇:妳的癌症風險,其實藏在荷爾蒙裡

你覺得當一個人減重成功時,她會想些什麼?是欣喜與自豪、是重新獲得自信、用另一個角度來擁抱全新的自己,還是會認為自己離三高跟各種慢性病更遠了?對我而言,其實以上都是對的,但對我而言,成功減重長久來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好好遠離癌症風險。

翻開女性十大死亡癌症,子宮體癌跟乳癌都名列前五名,更不論乳癌早就已經是長年第一名。這其中相關的因素當然包含高糖、高脂、紅肉居多的西式飲食、缺乏運動,還有綜合了現代女性生育年齡拉晚跟早已成為文明病的「肥胖」,因為脂肪本身會造成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大幅改變,而子宮體癌中最主要的子宮內膜癌跟乳癌都是跟荷爾蒙有強烈相關的癌症種類,我們真正是活在一個「毒荷爾蒙」時代中。

以乳癌為例,筆者個人非常喜歡的「老派約會之必要」作者李維菁,她辛辣直接但又洞悉人性的筆風,常讓我邊讀邊在內心發出驚嘆。但她也在年僅四十九歲就因為乳癌離開人世。我想要就這個章節,來分享給各位可以在日常中改變自己的方式,讓我們都可以好好活出一個精彩、自由又有品質的人生。

脂肪與女性癌症:你正推波助瀾自己的乳癌與內膜癌

為什麼肥胖會與乳癌與內膜癌高度相關呢?首先我們必須先來談一下脂肪與荷爾蒙,這裡指的主要都是「雌激素(Estrogen)」的關係。再一步步走到為何過高的雌激素會造成癌症的。

首先,雌激素在人類的體內,尤其是女性。都是由男性荷爾蒙「雄性素」經由一種特殊的幫手「芳香轉化酶」轉換而來。而體內的脂肪會使得大量的「芳香轉化酶」開始作用,最後的結果就是非常多的「雌激素(Estrogen)」被製造出來,這裡包含有腎上腺跟卵巢共同產生的雌激素。

再來,脂肪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荷爾蒙儲存桶,讓脂溶性的雌激素大量堆積。

這裡會堆積的雌激素不只是我們體內自己製造而成的,還包含外界滿滿的環境荷爾蒙,像是塑化劑跟雙酚A等等,這裡可以參考本書的「抗老從生活做起:五種要避開的「環境荷爾蒙」章節。

而因為脂肪細胞核內會表現一種可以讓雌激素發揮作用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所以脂肪中的雌激素不只是單純儲存而已,而是會開始表現作用:包含強大的發炎反應、血管新生的效果,這會讓很多原本不該長的血管開始增生,更別提脂肪還會讓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失去效用,這邊指的是自然殺手細胞、免疫T細胞等等的能力被抑制。

有沒有發現,我甚至還沒開始細講脂肪造成過多雌激素的作用,光嚴重發炎、不必要的血管增生跟免疫能力下降,就已經是促發癌症的重要因子了。

下方的圖就是在講解一般體脂正常女性跟肥胖女性體內表現的巨大差別。

上半部:瘦女性(Lean Women)

脂肪組織內為各種抗發炎的免疫細胞,包含M2巨噬細胞、Th2細胞、調節T細胞等,除了可以分泌抗發炎物質如介白素(IL4、IL10)、TGF-β,還可以有脂聯素Adiponectin來減少不必要的血管生成。總結來看可以使免疫穩定、荷爾蒙平衡外,也不容易增生癌細胞。

下半部:肥胖女性(Obese Women)

除了有大量的脂肪外,還會刺激M1巨噬細胞、Th1、Th17、CD8+T細胞、嗜中性球等急性發炎的免疫細胞增生,同時當然也有TNF-α、IL-6、IL-8等造成的直接發炎反應。而真正麻煩的在於脂肪組織會有免疫壓抑現象,造成抗癌的自然殺手細胞被壓制,且有很多不必要的血管增生,養出一個發炎、免疫無效的「易致癌環境」,而且若真的有了癌細胞後,脂肪與癌細胞接觸後會一起分泌更多發炎與促癌物質,導致癌細胞更易擴散。

(上面這個圖跟說明,看是否我們畫一個全新、簡單的示意圖)

圖片來源:Obesity and adverse breast cancer risk and outcom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現在我們知道了脂肪跟雌激素過多以及發炎的關係之後,要來聊一聊婦科癌症跟雌激素的強烈相關,來把肥胖跟癌症的關係緊密的串連在一起。

1.乳癌 : 乳癌是一個很廣泛的主題,因為裡面分為不同類別的乳癌,而其中較為常見的乳癌細胞中都含有上述提過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簡稱為ER陽性乳癌。女性體內若有過多的雌激素,會透過雌激素受體來促進乳腺細胞的DNA複製跟分裂,造成癌細胞的生長與擴散更加猖狂。

用一句白話文來說,ER陽性的乳癌就是被過多雌激素「養大」的乳癌,也是目前較常見的乳癌類型,占了總體乳癌的70-80%以上。

2. 子宮內膜癌 : 過去大家想到的婦科癌症,可能首要會想到子宮頸癌,但在抹片跟疫苗逐漸盛行之後,子宮頸癌的名次已經雪崩式跌落。隨之而來的是跟肥胖與生活習慣高度相關的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分為兩型,第一型是我們平時最常見到的類別。通常會在更年期到六十幾歲常發生,主要的症狀經常會是停經後但仍有陰道出血為主,是跟雌激素有高度相關的類型。也因為如此,像是肥胖、太晚停經、長期月經不規則等多囊性卵巢都是這類內膜癌的危險因子。

因為現在生活模式的西化,再加上肥胖率日增,這類癌症的發病年紀也有越來越早發的趨勢,筆者過去在台北榮總訓練的時候,看到年僅32歲的內膜癌患者,當時內心是無比的震驚,也因此有了動筆寫下這一切所見所聞的念頭。

有哪些警訊是我們能提早注意的?

既然已經知道了脂肪的危險性,那我們要做哪些檢查來防範未然呢?這裡我不只會從婦產科的角度切入,更會用功能醫學的視角做更精細的統整。

首先,在一般婦產科門診驗的雌激素稱為「雌二醇(Estradiol, E2)」,是一種主要來自於卵巢製造的雌激素,也是停經前女性體內最主要也是強度最強的女性荷爾蒙,體內濃度會隨著月經週期而有劇烈變動,所以也是評估女性生育指標的重要指標之一。

雖然雌二醇E2會刺激子宮內膜跟乳腺細胞生長,但在體內也有諸多好處,包含抗發炎、促進骨頭生長、維持性慾跟私密處潤滑、預防失智等,本身跟脂肪的關聯性較低,整體而言是一種「好的雌激素」,可惜在更年期後濃度就會下降。

所以以檢驗來說,檢查雌二醇更適合用來判斷該女性的月經狀態、卵巢的功能,而非是用來作為癌症風險或是體脂的指標。

聊完了一般婦產科醫師會檢查的雌二醇,現在來分享的「雌酮(Estrone, E1)」在現代社會中尤其重要。當一個女性逐漸進入更年期時,卵巢功能下降,隨之而分泌的雌二醇就開始下降,而這時雌酮就開始接管女性荷爾蒙這個腳色。

雌酮雖然發揮的活性雖然只有雌二醇的十分之一,但本身脂溶性強,在體脂高的人身上儲存的量比較高,而且脂肪本身也是讓更多雌酮被轉換的主要原因。所以我通常在看到雌酮高的報告,可以間接推敲出患者可能有體脂高的問題。

而且雌酮類似一個悶燒鍋,他雖然不會立即致癌,但長期低劑量的刺激子宮內膜跟乳腺,再加上雌酮本跟雌二醇比起來是較促進發炎的,綜合下來就是造成癌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而除了肥胖之外,還有長期慢性發炎跟氧化壓力過大會使得雌酮的轉換變多,都是我們需要放在心上的危險因子。

雌激素除了本身製造過多、儲存過多的問題之外,站在功能醫學的角度我也非常注重他們的「代謝」。因為這些荷爾蒙主要是在肝臟中代謝,會經由一些特殊的步驟進行兩階段的代謝,而不同的雌激素代謝產物也有分為較安全的與較容易致癌的(如表格)。

而以下是我會直接幫患者驗的「雌激素代謝」,在評估嚴重性後可以採取多方的治療方式。

這些也都是我們在做防癌時會監測的警訊,但最簡單的就是幫我記住這些雌激素過高的症狀,包含容易水腫、健忘、注意力渙散、乳房脹痛跟較容易長乳房纖維囊腫、子宮內膜瘜肉、肌瘤等直接的問題。若有的話可以提早做檢查去找原因唷。

生活習慣調整建議

當然以生活建議的第一步來說,一定是讓體脂維持在正常範圍當中,最初步就是至少要回到30%以內,但這只是基本的標準。再接下來我們要看的就是內臟脂肪的量,所以脂肪肝本身的改善也會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內臟脂肪的下降不只是讓促進發炎的雌酮下降、更能增加具有保護力的雌激素代謝產物。而且在一些研究中也發現,過高的雌酮也會讓卵泡生長受阻,所以改善雌激素平衡本身不只是健康防癌而已,更是一種良好的備孕。

而以飲食介入來看,諸如花椰菜、甘藍、抱子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也是代謝雌激素的好幫手,主要是藉由增加肝臟CYP1A1等酵素活性來幫助肝臟代謝;此外像是多酚類的食物作用則更多元,除了抗氧化跟幫助肝臟代謝外,更可以降低過多的雌激素被轉換出來,減少整體的雌激素過高的壓力。

常見的多酚食物包含藍莓、黑莓、洋蔥等等。

而膳食纖維每天至少二十五公克,除了降低16α-羥基雌酮等刺激型的代謝物外,更能幫助腸胃道排出廢物。且纖維本身也是維持腸胃道菌相的好幫手,每天多吃蔬菜就是抗衰防癌的最簡單妙招。

結語:

雌激素本身沒有錯;脂肪也不是原罪,都是因為不受控才危險。

不論是前言提到的作者李維菁,還是在2024年一位議員,年僅47歲就因為內膜癌而離去,從診斷到結束僅四個月而已。不過也因為她們,讓大眾們逐漸對這些癌症有所警醒,而看完這篇之後你就會理解,不只是要治療肥胖本身,還有環境荷爾蒙跟改善體內雌激素的代謝都是一併需要被重視的。

為何我明明是一個外科系的婦產科醫師,會如此重視功能醫學跟預防醫學,是因為我知道真的演變到「疾病」的時候,我們會需要事倍功半的去處理,遠不如在更早期就從定期檢查跟生活習慣的改善上開始著手。

才有餘裕去陪伴那些對我們真正重要的事情,家人、朋友甚至是實踐人生志業,這一切都需要良好的身體才能辦到,就從今天開始改變起吧!

參考資料:

1.Sowers MR, Crawford S, McConnell DS, Randolph JF Jr, Gold EB, Wilkin MK, Lasley B. Selected diet and lifestyle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estrogen metabolites in a multiracial/ethnic population of women. J Nutr. 2006 Jun;136(6):1588-95. doi: 10.1093/jn/136.6.1588. PMID: 16702326.

2.Segawa T, Teramoto S, Omi K, Miyauchi O, Watanabe Y, Osada H. Changes in estrone and estradiol levels during follicle development: a retrospective large-scale study.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15 Jun 2;13:54. doi: 10.1186/s12958-015-0051-y. PMID: 26032991; PMCID: PMC4461898.

3.Harvey SV, Wentzensen N, Bertrand K, Black A, Brinton LA, Chen C, Costas L, Dal Maso L, De Vivo I, Du M, Garcia-Closas M, Goodman MT, Gorzelitz J, Johnson L, Lacey JV, Liao L, Lipworth L, Lissowska J, Miller AB, O'Connell K, O'Mara TA, Ou X, Palmer JR, Patel AV, Paytubi S, Pelegrina B, Petruzella S, Prizment A, Rohan T, Sandin S, Setiawan VW, Sinha R, Trabert B, Webb PM, Wilkens LR, Xu W, Yang HP, Zheng W, Clarke MA. Associations of life course obesity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in the Epidemiology of Endometrial Cancer Consortium (E2C2). Int J Epidemiol. 2023 Aug 2;52(4):1086-1099. doi: 10.1093/ije/dyad046. PMID: 37029916; PMCID: PMC10396409.

4.Picon-Ruiz M, Morata-Tarifa C, Valle-Goffin JJ, Friedman ER, Slingerland JM. Obesity and adverse breast cancer risk and outcome: 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CA Cancer J Clin. 2017 Sep;67(5):378-397. doi: 10.3322/caac.21405. Epub 2017 Aug 1. PMID: 28763097; PMCID: PMC5591063.

5.Yang B, Chen R, Liang X, Shi J, Wu X, Zhang Z, Chen X. Estrogen Enhances Endometrial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by Upregulation of Prohibitin. J Cancer. 2019 Mar 3;10(7):1616-1621. doi: 10.7150/jca.28218. PMID: 31205517; PMCID: PMC6548001.

6.Harlow SD, Gass M, Hall JE, Lobo R, Maki P, Rebar RW, Sherman S, Sluss PM, de Villiers TJ; STRAW + 10 Collaborative Group.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 + 10: addressing the unfinished agenda of staging reproductive aging.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 Apr;97(4):1159-68. doi: 10.1210/jc.2011-3362. Epub 2012 Feb 16. PMID: 22344196; PMCID: PMC3319184.

7.Davis SR, Martinez-Garcia A, Robinson PJ, Handelsman DJ, Desai R, Wolfe R, Bell RJ; ASPREE Investigator Group. Estrone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Circulating Estradiol in Women Age 70 Years and Older.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0 Sep 1;105(9):e3348–54. doi: 10.1210/clinem/dgaa429. PMID: 32614391; PMCID: PMC7394338.

8.Diaz-Ruano AB, Martinez-Alarcon N, Perán M, Benabdellah K, Garcia-Martinez MLÁ, Preda O, Ramirez-Tortosa C, Gonzalez-Hernandez A, Marchal JA, Picon-Ruiz M. Estradiol and Estrone Have Different Biological Functions to Induce NF-κB-Driven Inflammation, EMT and Stemness in ER+ Cancer Cells. Int J Mol Sci. 2023 Jan 7;24(2):1221. doi: 10.3390/ijms24021221. PMID: 36674737; PMCID: PMC9865376.

9.Qureshi R, Picon-Ruiz M, Sho M, Van Booven D, Nunes de Paiva V, Diaz-Ruano AB, Ince TA, Slingerland J. Estrone, the major postmenopausal estrogen, binds ERa to induce SNAI2,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ER+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Cell Rep. 2022 Nov 15;41(7):111672. doi: 10.1016/j.celrep.2022.111672. PMID: 36384125; PMCID: PMC9798480.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別再看體重!「1數字」才決定健康:太多害心梗、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研究揭「黃金睡眠區間」!每少1小時增9%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03

不吃早餐容易膽結石?醫揭「1原因」勿空腹太久:千萬別超過●●小時

優活健康網
04

家裡賣鹹酥雞! 壯男26歲就胸悶心梗「血管全塞住」

CTWANT
05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有種頭痛是「脖子」惹的禍!醫揭「頸源性頭痛」症狀、治療與用藥

優活健康網

女膝蓋術後半月軟骨消失 異體移植重新找回膝關節功能

NOW健康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健康醫療網

為何越愛越感空虛?當親密關係影響性生活,5徵兆你可能身處假性親密

有醫靠

她辭職照顧父親,50歲被嫂轟不工作「要我老公養一輩子?」辭職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先思考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影音

十三年前就布局ESG!資深會計師跨足有機農業 打造永續梅菁酵素

健康醫療網影音

十三年前就布局ESG!資深會計師跨足有機農業 打造永續梅菁酵素

健康醫療網

紫質症新藥問世!從「源頭」精準抑制基因表現 患者不再頻繁掛急診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仍在昏迷!猛爆性肝炎引發腦水腫 院方急調各科醫生搶救

民視新聞網

最新「農藥殘留最嚴重」12種蔬果曝!冠軍超意外 菠菜、蘋果、馬鈴薯上榜

常春月刊

酷熱來襲,別只會吃冰、吹冷氣,心浮氣躁又傷身!中醫4大消暑飲食法,讓你涼得健康、睡得安穩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研究揭「肥胖、矮子」不易拿高薪 專家:BMI正常者求職有優勢

ETtoday新聞雲

健康網》沈玉琳疑患猛爆性肝炎 醫︰來得又急又快 嚴重須肝臟移植

自由電子報

一直打噴嚏卻不是過敏?小心是血管運動型鼻炎!醫1表比較病因、症狀

優活健康網

胃食道逆流好不了?營養師揭「這7種食物」別再吃:大蒜、奶茶上榜

優活健康網

沈玉琳昏迷「猛爆性肝炎引發腦水腫」 醫:出現這種累,要當心!

CTWANT

每天至少1杯手搖飲! 23歲男「膝蓋腫成饅頭」確診為痛風

CTWANT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進加護!致死率高達8成 2病症快就醫

CTWANT

不是葉菜類!名醫推「它」防癌、防失智、護眼:我常吃

三立新聞網

暑假毒害1/喪屍煙彈肆虐!查獲量暴增200倍 「電子煙易散播」恐讓兒少沾毒

CTWANT

愛喝即溶咖啡小心傷眼! 醫曝最新研究:黃斑部退化風險增加近7倍

姊妹淘

暑假毒害2/大麻查獲量暴增10倍 青少年成癮易患思覺失調症

CTWANT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rTMS助攻心理韌性訓練 高壓職場迎來神經科技新解方

台灣好新聞

研究發現:早餐加「1堅果」腦力全天UP!只需吃一小把還能改善記憶力

健康2.0

抽筋不停好煩惱!醫師提醒半夜抽筋主因是「這個」多吃2食物有助放鬆肌肉

健康2.0

《折腰》女星狂瘦15公斤 減肥是最好的整形!不痛苦減重法公開了

健康2.0

早餐吃這種速食也能健康?醫師認證3種漢堡有助減重防癌

健康2.0
影音

高麗菜不用水煮?主廚教你「無水料理」這樣做 再加碼一菜兩吃更經濟

健康2.0影音

高麗菜不用水煮?主廚教你「無水料理」這樣做 再加碼一菜兩吃更經濟

健康2.0

這種飲料每周喝兩杯糖尿病風險增4成 運動也救不了,6成台灣人都在喝

健康2.0

西參玉竹四神湯/滋陰養胃、清熱生津 加一菜秒變清新時尚

健康2.0

豪雨添疫情 上週增4例類鼻疽

中華日報

尼日芝麻、日丁香魚 邊境查驗不合格

中華日報

無家族病史 腹脹痛揪直腸癌3期

中華日報

5月就驗出黃麴毒素!「福源花生醬」再檢驗仍超標 衛生局勒令停產回收

CTWANT

重症家庭聘外看 1天完成招募

中華日報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增2例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 竹市衛生局令停產開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酷聖石冰淇淋「漂白水當白開水」供客人飲用2人就醫 台中食安處勒令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