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懶惰不是變胖的藉口 科學家證實飲食才是肥胖元兇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19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杜克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指肥胖問題與卡路里攝取過量更有關,與身體活動量下降無直接關聯;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你可能不是懶惰,而是吃太多了。根據《SciTechDaily》報導,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一項橫跨六大洲的全球性研究,顛覆了「少動易胖」的普遍印象。研究指出,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肥胖率確實攀升,但人們的身體活動量並未明顯下降,真正的關鍵在於卡路里攝取的增加。

這項研究由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系龐策實驗室(Pontzer Lab)主導,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該團隊質疑長年以來盛行的觀點,即工業化與久坐生活導致肥胖,並以全球數據重新檢視這個假說。

為釐清能量消耗與肥胖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分析來自六大洲、34種生活型態各異的人群,包括狩獵採集社群、農業社會與現代都市居民。研究首席作者龐策(Herman Pontzer)指出:「數據顯示,活動量在不同人群間變異不大,真正的差異來自飲食。肥胖問題的根源,是我們吃得太多,而不是動得太少。」

主要作者麥格羅斯基(Amanda McGrosky)補充,儘管經濟發展確實帶來生活方式變化,但總能量消耗的提升幅度並不足以解釋肥胖率的顯著增加。這顯示,飲食組成與攝取量的轉變才是驅動肥胖上升的主要因素。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重新釐清健康管理的兩大支柱:運動與飲食。研究團隊強調,運動固然對心肺功能、精神健康與代謝有益,但在控制體重方面,飲食仍是決定性因素。他們指出:「運動與飲食同樣重要,兩者是互補關係,並非可以互相取代。」

研究團隊下一步將進一步分析已開發國家的飲食變化,找出其中最可能促進肥胖的關鍵因素,並提供政策與公共衛生建議。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05

「喝1款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激增7倍 惡化害銀髮族失明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32

李建進
原來這個還要研究啊
16小時前
Yumi
研究人員好厲害 連吃太多會胖都研究出來了
16小時前
無無明盡
這種事需要花幾千年才發現?難道難民饑荒地區有胖子嗎?他們有些人的活動量未必有你我多欸
16小時前
Crystal 陳婕妤
運動和飲食不能互相取代 這個道理連小學生都懂吧ㄅ
16小時前
李明駿
凡事謹慎實事求是,絕對值得信賴與肯定。
16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

營養豐富又多用途!海藻類食物的保存與料理秘訣

常春月刊

洗臉不是隨便洗!正確步驟與膚質對應,做好基礎保養肌膚才會美

常春月刊

關節炎=動太多?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1水果很油卻降血脂 他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醫讚:護心的水果霸主

三立新聞網

健康網》2類人鋅攝取不足!生蠔、牡蠣6食物最補鋅

自由電子報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2025亞洲生技展新秀!傳太醫攜「代謝、油切」好物登場,引爆女性保健新話題

姊妹淘

減重快把握三伏天! 伊能靜曝「1調2戒3改」瘦身法:跟著節氣管理更有效

姊妹淘

高麗菜輸了!四季豆纖維高2倍 1吃法補膠原蛋白

健康2.0

菠菜雞肉球/降三高不麻煩!菠菜雞胸肉這樣吃 遠離失能危機

健康2.0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健康2.0

好吃到噴汁的水蜜桃怎麼挑?專家揭5個祕訣 快來學!

健康2.0

喜劇男星「墜樓身亡」享年43歲!醫授3招可救人自保

健康2.0

726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恐情緒波動大 注意3警訊!醫給調適方法

CTWANT

正前開髖關節置換 不再跛行

中華日報

無壓脈帶智慧血管監測 全球首創

中華日報

達文西+劍突下入路 完整切除胸腺瘤

中華日報

高溫比你想的更致命!醫師曝夏季心臟病警訊 8成民眾都忽略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中重度失智 針灸輔療改善生活品質

中華日報

冷凍莓果曾驗出A型肝炎病毒!營養專家授「2招」:仍可放心吃

TVBS

掌握3大黃金法則 吃飽又能瘦

中華日報

改善原民代謝疾病 高市開運動班

中華日報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1分鐘學會低GI水果碗! 抗發炎又降升糖指數!

風傳媒影音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4大NG美食組合恐成「腸道毒藥」! 醫師警告:大腸癌風險激增

姊妹淘

便祕困擾不再!營養師公開7類排便好食物+4招日常改善術,打造順暢腸道力!

潮健康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電視台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電視台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電視台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別再亂微波!專家點名「8種食物」是大地雷 雞蛋、蘿蔔一加熱恐釀災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