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暴統計!親密關係暴力占近5成 女性被害人占7成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今(24)日公布最新家暴統計資料,去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達17萬9107件,逐年增加,以親密關係暴力為大宗,約占總通報案件數的5成,且被害人仍以女性為主,約占7成。大多數案件係在發生後2年內通報,相較於以往平均7年,代表女性受害者更勇於面對,不再隱忍。
「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滿27週年 國人婦女終生受暴率下降「黑數」減少中
今年適逢「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滿27週年,衛福部舉辦「生命因跨越而強韌-復原路上,攜手前行」家暴防治記者會,調查發現,國人婦女終生受暴率從2017年的25%下降至2021年20%,每4人有1人降為每5人有1人,通報案件上升、實際受暴人數卻減少,顯示「黑數」減少中。
109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為14萬9198件,113年增至17萬9107件,進一步分析親密關係暴力通報案件,則從109年6萬7957件,113年則為8萬5201件。
台灣大學研究團隊分析大數據,結果發現,親密關係暴力發生至正式通報的平均時間為4.20年,且多數均在事件發生後2年內即通報,顯示民眾通報意識及求助意願已有提升。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明仁比對衛福部保護司受暴婦女相關資料、健保資料庫數據,發現家暴被害婦女憂鬱症就醫機率明顯較高,通報後門診比率才會下降。除憂鬱門診外,不少受害者因身心創傷而就醫,平均每年花費健保約500點,
去年全國共有8.5萬件親密關係暴力事件 占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18萬件中48%
統計發現,受暴者從暴力發生至對外通報,平均約需4.2年,且國內每年受暴人數約8萬人,健保點值平均0.9元計算,因家暴花費健保成本每年約1.2億元。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副司長郭彩榕表示,以往國內相關文獻顯示,親密關係暴力從發生至正式通報之平均時間約為7年之久,但最新數據為4.2年,「這是好的現象,代表婦女不再隱忍這麼久」。
「家暴跟一般暴力不同,往往不是1次性,而是具有連續性。」郭彩榕說,受害者務必積極面對,如果親密關係暴力的被害人踏出求救的一步,進入服務體系後,因暴力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明顯獲得緩解,包括憂鬱症狀相關的門診支出及其他醫療資源使用量均呈下降趨勢,且工作就醫率也有提高。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去年全國共有8.5萬件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占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18萬件中48%,但國內成人保護社工人數僅800人,人力不足,以致力有未逮。呼籲透過分級、分流處理,以量表方式區分嚴重程度,對10%複雜嚴重案件,提供緊急保護令、庇護所等緊急資源,至於90%中低致命危險者,提供被害人深化服務,目前共有38家民間團體提供服務。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