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必修課》如何在充滿雜訊的市場中力求穩健報酬?長期績效建立3大支柱
台美關稅談判未定,台股21日呈現開低震盪,雖有生技醫療類股表現亮眼,以及電器電纜、塑膠、鋼鐵、電子零組件等族群相對抗跌,但仍不敵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玉山金、元大金、富邦金等電子、金融權值股走弱拖累,加權指數終場收在23340.56點,下跌42.57點或0.18%,成交量萎縮至3040.44億元。
觀察三大法人21日籌碼動向,其中,外資買超41.3億元,呈現連5買;自營商買超20.86億元;投信賣超24.77億元,合計三大法人買超37.38億元。以下是時間投顧臉書文授權轉載:
隨著時序進入下半年,我們將維持一貫的嚴謹研究與紀律資產配置,同時已著手篩選明年具成長動能的明星股,力求在可控風險下為客戶累積穩健報酬。
時間投顧(Time Investment Advisory)是一家致力於落實價值投資理念、強調團隊決策的資產管理公司。本文將分享我們的投資哲學、研究流程與制度設計,說明我們如何在一個高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透過系統化的方法與紀律,追求穩健且持續的長期報酬。
投資的起點:時間不是金錢,是成就價值的坡道
很多人初見「時間投顧」這個名稱,會聯想到那句老話:「時間就是金錢」。但事實上,我們的命名靈感,來自巴菲特的傳記《雪球》——書末一句話深深影響了我們:
「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濕濕的雪和一道長長的山坡。」
在我們的理解中:「濕雪」象徵的是可長期複利成長的優質公司,而「長坡」則是時間本身,是價值發酵的必要條件。真正穩健的報酬,不來自短期市場波動的捕捉,而是來自企業價值隨時間推進的累積。
核心哲學:安全邊際與內含價值
我們的研究與投資判斷,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
「這家公司,現在值得投資嗎?」
而判斷的依據,來自兩個關鍵概念:1.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公司未來所有可預見的自由現金流的折現總和。
2.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內含價值與當前股價之間的差額,代表投資人面對不確定性的保護墊。
我們理解,內含價值不是一個精準的數字,而是一條「機率分布曲線」。市場報價每天只是一個點,而我們的任務,是衡量這個點在整體分布中的相對位置。
投資流程:灰度思考 → 黑白決策 → 彩虹下注
1.灰度思考(Grayscale Thinking)
我們認同未來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此採用條件機率與貝氏推理(Bayesian Inference)的思維方式進行研究。重點不在於「會不會漲」,而是:「若某些條件成立,公司價值提升的機率有多高?」
我們強調資訊的「交叉驗證」與「信度來源」,從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財報與高層談話中,構築可信的基本面判斷。
2.黑白決策(Binary Decision)
當研究收斂到一定程度,就必須做出買或不買、加碼或減碼的二元決策。這一階段,我們強調決策紀律與邏輯自洽性,避免因為情緒、趨勢或主觀滿足感而妥協。每一筆加碼行為都需經過團隊挑戰與共識表決。
3.彩虹下注(Spectrum Allocation)
市場的不確定性與資訊非對稱,使得比重配置成為關鍵決勝點。我們使用類似凱利準則(Kelly Criterion)的邏輯來分配部位:信心越高、價格越便宜 → 配置比重越高。信心降低、或出現更具吸引力之標的 → 減碼或調倉。
我們將投資組合視為一道「彩虹」,每一檔個股依據其可信度與安全邊際,配置不同「色階」的比重。此配置為動態調整,每週檢視與更新。
風險管理:從分散中提升績效
我們並非因保守而分散,而是出於對風險與人性極限的理解:• 我們平均持有約 30 檔個股,為的是對抗黑天鵝風險。• 唯有適度分散,才能納入那些起初看不出來、但終將成為「超級明星股」之標的。• 我們不報明牌,因為再嚴謹的研究,也無法100%正確。
結語:我們的三大支柱
我們的長期績效,建立在三個核心支柱上:1. 價值(Value):從企業內含價值出發,尋找長期被低估的優質公司。2. 分散(Diversification):以系統設計對抗不可預測的黑天鵝風險。3. 團隊(Team):用制度化的辯證與共識決策機制,避免個人盲點與情緒。
我們深知結果不可控,但方法可以選擇。在這個雜訊與波動充斥的市場中,我們選擇以紀律為槳、以價值為舵,穩健前行。
本文授權轉載自TIME時間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