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背祛百病? 醫:「一刻鐘」就好 適度曬太陽有助鈣質吸收
曬太陽好處多,除了刺激血清素分泌,讓人感到放鬆愉快,還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中醫理論有「曬背祛百病」,日前有一名浙江婦人聽說曬背可以祛濕治病,正中午曬了2小時,結果動脈瘤腦出血。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適度曬太陽可為身體帶來好處,但要掌握正確曬太陽方法。
人體背部是體表面積最大的區域,從中醫理論來看,曬背能促進經絡氣血運行。林謂文指出,光照的好處包括強健骨骼組織,透過陽光照射,皮膚可以自行合成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維生素D還有助於腸道吸收鈣質,並改善血管功能,間接影響血液循環。
不過,夏天太陽毒辣,該怎麼「正確曬太陽」呢?林謂文說,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間的日光直射時段,一次曝曬以10至15分鐘為主,不宜過久,避免皮膚曬傷、汗水流失過多以及熱傷害。另外老人家、有高血壓、心腦血管問題的人要多注意補水,避免引發中暑、中風等問題。
林謂文建議,曬太陽以早晨、夕陽為佳,能減少紫外線傷害,亦可配戴太陽眼鏡、帽子,避免因曝曬而增加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如果曝曬陽光後,皮膚出現紅腫、發癢、過敏等狀況,應求診皮膚科醫師進一步治療,勿自行隨便塗抹藥物。
有病人詢問:曬太陽是否可以改善心律不整?林謂文說,心律不整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先天性心臟病,有些是後天疾病所導致,或是壓力、緊張、焦慮、過勞等情緒問題。曬太陽可以促進經絡暢通、讓心情愉悅,確實能改善心肺功能,但仍要確實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衛福部公布7月熱傷害就診統計人次數,截至7月20日止,總計556人次。林謂文提醒,夏日保健首重「補水」,即使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仍要隨時補充水分,早晨、黃昏或陽光不太強的時候曬15分鐘,就存夠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