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國小3到6年級近視率突破40% 5大關鍵因素與護眼對策

NOW健康

更新於 07月07日02:13 • 發布於 07月07日03:00 • 吳思奕 報導

【NOW健康 吳思奕/台北報導】暑假正式開始!家裡的孩子還在盯著手機螢幕嗎?癌症關懷基金會指出,根據調查,全台國小3到6年級的學童,近視率竟突破40%。近視不只是度數變高這樣簡單的事情,而是1種眼睛的「結構病變」,一旦形成就無法逆轉。尤其是近視度數超過500度的孩子,長大後即使接受雷射手術,仍無法完全擺脫眼疾併發症的風險,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事實上,保護視力的黃金期就在學齡階段,及早介入,才有機會守護孩子眼睛的健康。

影響視力5大關鍵 飲食、戶外活動、性別都有關係

癌症關懷基金會展開為期1年、橫跨全台10縣市,回收有效問卷逾25,000份。調查結果發現,影響學童視力健康有5大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1:深綠色蔬菜有助降低近視風險

飲食與近視有關!每天食用2碗深綠色蔬菜,近視風險比不吃菜少3成。深綠色蔬菜是眼睛的「天然防護罩」,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關鍵護眼營養素,不同營養素有不同功能,如:過濾藍光、抗氧化、預防乾眼症、延緩眼睛老化等。

營養師徐佩瑜指出,護眼必吃的深綠色蔬菜有羽衣甘藍、菠菜、芥藍菜、山茼蒿、油菜心、糯米椒、青椒等。深黃紅色蔬菜則有胡蘿蔔、紅椒、黃椒等,都是護眼CP值高的選擇!除了選對蔬菜,料理方式也是關鍵。葉黃素、玉米黃素及β-胡蘿蔔素必須搭配好油一起烹調,吸收效果才能最大化!羽衣甘藍、菠菜、芥藍菜、山茼蒿、油菜心等,建議可加入食用油水炒,或是汆燙後拌入橄欖油,讓護眼效果最大化。

▲徐佩瑜說,深綠色蔬菜有豐富多樣的營養素,不同營養素有不同功能,如:過濾藍光、抗氧化、預防乾眼症等都是食用深綠色蔬菜的好處。(圖/癌症關懷基金會提供)

▸關鍵因素2:戶外活動多寡對視力有關鍵影響

根據調查顯示,有戶外活動習慣的學童,近視風險比完全沒有戶外活動的孩子低了10~20%。背後的原因是光照可促進多巴胺分泌,並使眼睛中的脈絡膜增厚,而多巴胺的分泌與脈絡膜增厚能抑制眼軸增長。而眼軸過長正是近視惡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督促孩子快點放下手機,去外面曬曬太陽吧!

▸關鍵因素3:住在哪裡差很大,花東為護眼模範生

本次調查縣市為臺北、新北、新竹、苗栗、臺中、雲林、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近視率較低的縣市為花蓮,近視率為25.8%、台東縣則為14.9%。國外研究指出,綠化程度與近視風險有關。花東地區綠化程度高,有助於眼睛經常聚焦於遠距離目標,進而守護視力健康。

▸關鍵因素4:年紀是要素,守護視力要趁早

本次調查對象為3到6年級,結果顯示,年紀愈大,近視風險明顯增加。不僅如此,根據國外研究也發現,近視發生年齡愈低,度數上升速度愈快,未來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更高。這項發現傳遞了1個訊息,護眼黃金期不能等,越早介入越關鍵!

▸關鍵因素5:女生是高風險族群

調查發現,3到6年級女生的近視風險是男生的1.1倍!這個發現不僅反映台灣現況,更與國際研究高度吻合,女性確實是近視發展的高風險族群。其背後的原因來自於女性的青春期比男性提早1至2年,而人體成長時,會同步伴隨眼軸快速增長,一旦此時期用眼習慣不當,眼軸增長速度將可能異常加快,導致近視發生。

營養師2大護眼建議+私房亮眼果昔食譜 守護學童視力健康

針對上述的這些影響視力的關鍵要素,營養師徐佩瑜提出2大護眼建議,並提供1份護眼私房配方供民眾參考。

▸建議1:每天吃夠2碗深綠色蔬菜

深綠色蔬菜富含護眼必備的葉黃素、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能有效保護眼睛。除了排行榜上的明星蔬菜:羽衣甘藍、菠菜、芥藍菜、山茼蒿、胡蘿蔔、油菜心、糯米椒、紅黃椒,全榖雜糧類的地瓜、南瓜等同樣是孩子日常不可缺的護眼良伴。

▸建議2:戶外光照,天天達標120分鐘

根據國健署建議,每日戶外光照應達120分鐘以上。尤其針對近視高風險族群-女童,更應強化戶外活動。徐佩瑜也提醒:「吃蔬果、戶外動、視力佳!」放下手機,看向遠方,看見綠意,就是給眼睛最好的禮物。

▸營養師私房配方:亮眼蔬果昔(1人份)

食材:紅鳳菜30g、紫高麗菜苗5g、甜菜根20g、胡蘿蔔25g、藍莓40 g、香蕉50 g、紅心芭樂30g、蘋果30g、亞麻仁籽10g(約1湯匙)、水300c.c.

方式:將紅鳳菜汆燙後瀝乾水分備用,將全部食材與紅鳳菜放入果汁機裡攪打均勻即可。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選舉輸贏後才是真正考驗!專業醫曝「選後症候群」 連勝方也難倖免

CTWANT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4

腦部遭入侵!他「喪失語言」陷混亂 一查是奪命寄生蟲作祟

TVBS
05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罹癌讓她水腫成象腿、右眼移除,問要不要見三子女時:我開心、漂亮的樣子才是他們該記得的媽媽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白飯vs麵條」哪個比較好?專家給答案了 搭配這2種食物血糖更穩定

常春月刊

頭暈還是眩暈?醫教「1招」快速分辨 這1種休息沒用需吃藥3至6個月

常春月刊

47歲媽「求子11年」打超過200針 醫揪流產5次原因

健康醫療網

擺脫更年期煩惱,原來這麼簡單!40後女性必試「黃金三豆」,告別潮熱、骨鬆,輕鬆護心又享瘦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50萬人研究證實!喝「即溶咖啡」恐增加7倍失明風險

中天電視台

選舉輸贏後才是真正考驗!專業醫曝「選後症候群」 連勝方也難倖免

CTWANT

吃不胖的秘密!營養師曝「3時機吃不會胖」:吃錯當心越吃越餓

聯合新聞網

吃蔬果能瘦?台大專家揭「吃對顏色」事半功倍:紅色助燃脂、黃橙色代謝

三立新聞網

NG早餐害血糖飆升!醫:全麥吐司、三明治都上榜

中天電視台

不只身體會中暑!研究證實:高溫讓憂鬱風險暴增24%

中天電視台

腦部遭入侵!他「喪失語言」陷混亂 一查是奪命寄生蟲作祟

TVBS

台大團隊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 助你建立易瘦體質

NOW健康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不只雞蛋勿微波 專家揭「8種食物」也上榜

民視新聞網

醫起看/30歲男入珠一圈化膿!醫師嘆:像黃金流沙包

EBC 東森新聞

外籍男意識不清又躁動!驚見「寄生蟲」鑽腦 金蘭醬油二代「5條人命」也因它

太報

專家曝吃對6食物「DNA也能變年輕」:自然界的逆齡密碼

聯合新聞網

健保署推「假日輕急症中心」 台大:檢傷不該丟給民眾

台視

搭機時有發作機率!「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戶外打球2小時沒喝水!男大生尿出「可樂尿」 醫:腎臟已受損

TVBS

看平板、滑手機「傷身」?他13歲竟中度脂肪肝 醫曝研究:風險暴增2.1倍

三立新聞網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單單肥胖就能引發心衰竭! 專家給「四大護心措施」建議

健康醫療網

無糖也一樣!夏天喝「這飲料」消暑 醫師示警:恐引發蛀牙

TVBS

才13歲就被診斷「中度脂肪肝」 醫師點關鍵:暑假狂滑手機

TVBS

健康網》放寬申請移工資格 80歲以上長輩免巴氏量表

自由電子報

天氣太熱情緒也會中暑! 研究顯示每升1°C「憂鬱風險增7%」

CTWANT

30歲男入珠一圈「突腫痛急問GPT」 醫驚:像黃金流沙包

CTWANT

夏天腸胃炎倍增…30°C最易滋生細菌黴菌 醫:「這方式」是保存大忌

聯合新聞網

因應永續發展環境 北榮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

NOW健康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吃「黑芝麻、深綠色蔬菜」有效補鐵

中天電視台

中風後疼痛不可忽視!醫師分享疼痛成因與最新治療攻略!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13歲患中度脂肪肝!每日3C 5小時起跳、久坐又肥胖 肝病悄找上門

太報

13歲童有脂肪肝?原因竟是暑假「狂做這事」 醫曝脂肪肝高風險族群

壹蘋新聞網

看似健康卻傷身!「5食物」是血糖炸彈 全麥吐司也上榜

三立新聞網

不是手搖飲!養生男日喝2杯「這飲品」 慘洗腎維生

三立新聞網

檳榔+菸不是法力無邊!口腔癌風險飆123倍 49歲男臉變「這樣」才就醫

壹蘋新聞網

挺罷方情緒低落 醫建議暫離政治訊息:選舉的影響才剛開始

ETtoday新聞雲

情緒也會中暑!醫曝研究:每升1度「憂鬱風險增7%」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