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成災竟染病?清理家園忽略「這動作」 醫示警:恐引發敗血症
暴雨成災,中南部災情慘重,淹水直接湧入住家,多條山區道路交通中斷。大林慈濟醫院急診室主任李宜恭表示,大雨造成多處停水、停電、毀損房屋。民眾清理家園時,若沒有穿雨鞋、戴防水手套,容易被異物割傷,或是舊傷泡在髒水導致發炎感染,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李宜恭說,近日急診就醫民眾有不少是因為水災所致,有些人整理環境時被尖銳物品割傷或刺傷,有的則是傷口泡在髒水裡可能導致感染。有人因為壓力大、睡不好,求助急診精神醫療;還有人白天努力清掃,晚上腰酸背痛不適就醫。他提醒,淹水過後當心傳染病,也要注意焦慮症、創傷壓力症候群等心理疾病。
水災期間以及災後環境清潔,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照護尤其重要,一定要「保持患部適當濕潤」、「適度清潔」,如果傷口碰到汙染的髒水,容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或是演變成慢性感染潰瘍。李宜恭觀察,一些原本就有「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傷口更加惡化,提高腳部潰瘍的機會,除了穿著保護性的鞋款,更要控制血糖,才有助於傷口癒合。
淹水可能攜帶人類及動物的糞便,導致飲用水源遭受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汙染,要避免飲用未經處理的水。如果這段期間有發燒、畏寒、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檢查是否罹患腸道疾病,或是更嚴重的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等大雨後容易發生的傳染病。
另外,暴雨、高溫夾襲,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截至7月31日,總計681人次熱傷害就診統計人次數,較去年7月總計1204人次少了將近一半以上。李宜恭說,熱傷害就診人數明顯減少,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日韓近日均受高溫侵襲,北海道部分地區逼近40度,8月台灣仍有太平洋高壓壓境的機會。
「連續高溫讓身體可能因無法正常調節體溫,易導致熱傷害,今年7月溫度變化大,有破35度的高溫,也有26度左右的紀錄。」李宜恭提醒,溫差大會增加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進入8月,日間溫度常達33度以上,加上午後對流旺盛,體感溫度會比實際來得高,多補充水分以維持正常血液循環。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