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藥穩坐最暢銷藥品前3名 這類標靶藥銷售金額38億高居榜首
2024年國內銷售金額最高藥物排行出爐,銷售金額前3名均為癌症用藥,與2023年相同。肺癌標靶藥物多年高居排行榜首位,去年也無例外,年度銷售金額達38億餘元。乳癌標靶藥物吉舒達在銷售榜上排名第2,可用於多項癌症的血管新生抑制劑癌思停,排行第4。癌症新藥單價高,臨床醫師分析,這類藥品多用在人數較多的癌症,且因副作用少,較少出現減量使用情況,用量自然較高。
肺癌患者眾多,為我國新國病,111年新確診人數達1萬7982人。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泰格莎為肺癌標靶藥物,病人必須每日服用,因副作用較少,據臨床觀察,病人大都每天準時服用,少有剩藥、中斷用藥情形,且根據臨床試驗,使用泰格莎病人,用藥19個月都不必減少藥量,副作用在可持受範圍內,使用量高在預期之中。
泰格莎為口服錠劑劑型,肺癌病人每月需服用28顆,每顆健保價為3150元,換算每月藥費近9萬元,且一旦開始服用,就必須持續用藥不可中斷,若需自費使用,依各醫院規範,有時須比健保金額多負擔10%加成費用。
健保去年10月擴大給付,目前第4期肺癌患者均能使用泰格莎治療。在此之前,病友若不服用藥資格,又不堪昂貴藥費,會透過社群軟體等管道,購買印度、孟加拉等「副廠」同成分藥品使用。為緩解病友自費負擔,藥廠有贈藥方案,自費用藥病人,可買二送一,或以6折價格購藥使用。
張文震說,已有臨床實證,第1至3期肺癌病人,可在手術後使用泰格莎作為「輔助性治療」,需用藥3年才有預防效果,因人年藥費高達340萬元,目前尚在討論階段,專家對給付範圍各有考量,且還必須經過健保署財務衝擊評估等,若未來納入抵付,預期使用量還會增加。
健保藥費申報點值攀升,占健保總額比率愈來愈高,已由2019年1301億點,增加至2023年為2316億點。藥師公會全聯會分析,2023年國內藥品銷售排行榜前20名,有8項為癌症用藥,2024年可用於晚期肝癌治療複方藥物癌癌自禦、癌思停雙雙上榜,足見癌症用藥花費甚鉅。
癌思停在2024年暢銷藥品排行第3,除用於肝癌治療,也可用於其他多項癌症。張文震表示,癌思停為血管新生抑制劑,可與其他癌症用藥搭配使用,增強療效,尤其癌細胞轉移至腦部的病人,使用癌思停治療效果較佳,且其用途廣泛,臨床上可用於肺癌、乳癌、肝癌、大腸直腸癌病人,「罹癌人數最多的多項癌症都有份」,因此使用量較高。
銷售排行第2的吉舒達,為乳癌第二線標準用藥。張文震說,吉舒達仿單規定用法為服藥14天、停藥7天,每21天為一循環,臨床觀察,此用量多數病人均可承受,僅少部分患者因副作用必須減量,而乳癌病人存活期長,且病人數量眾多,因此使用量很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