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失敗?侯文詠揭自身故事:只看眼前目標,忽略長期目標
你是一有目標就往前衝的人嗎?台灣知名作家侯文詠,小時候並不被認為具備寫作天賦,然而,長大後卻成了他賴以為生的重要能力,他帶著成長過程中每一階段的自己,朝著內心想望的那個大人前去。侯文詠也於《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一書中,分享生命體悟,鼓勵讀者讓每一個今天都不留遺憾,讓每一個明天都更靠近那個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低著頭,死命地往短期目標衝
我有一台使用超過20年的自動咖啡機。寫稿前,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得到一杯熱騰騰的美式咖啡。這已經快要變成我每天開始工作前的一個儀式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的咖啡變得不夠熱了。我一心掛念工作,隨手把咖啡丟進微波爐,直接加熱30秒鐘解決問題。就這樣,我喝了將近1年左右的微波加熱咖啡,直到有一天,有個朋友送了我1包不錯的咖啡豆,他喝到我的咖啡機煮出來的咖啡之後,跟我皺著眉頭說咖啡的味道完全不對,我才意識過來這件事,撥電話找人來修理。
咖啡機師父表示,機型老舊,整個萃取系統出了問題,已經找不到合適的零件了。在他的建議下,我換了1台新的咖啡機。同樣的咖啡豆,用新的咖啡機煮出來的咖啡香醇又濃厚,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已經不知不覺喝了將近1年走味的咖啡。
這件事被雅麗嘲笑了好久,說我是生活白癡。我認真想了想,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有那麼一點白癡。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不難——而且還是只用郵購就可以解決。但為什麼我還喝了一年的走味咖啡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用微波爐加熱只要花30秒——答案太現成也太方便了,以致於我直接掉進標準答案的陷阱裡,根本沒意識到可以從更高的層次解決問題。後來我注意到,不是只有我這樣,原來很多人都會這樣:低著頭,死命地往短期目標衝。
不要被眼前的目標牽著鼻子走
我曾寫過的一篇叫做〈漸漸〉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裡的故事是一個經營色情酒店老闆告訴我的。他怎麼把來應徵的大專畢業生,從櫃檯小姐一步一步變成坐檯小姐的過程。他先用較高的薪水徵求大專程度以上的女性會計。因為薪水較高,所以應徵者眾,他就從中挑選顏值較高,更在乎錢的人來擔任會計。
「你騙她們?」我好奇地問他。他神秘地笑了笑,說:「我們的會計薪水是比別人高沒錯,但每個小姐一來我都說得很清楚,我們這裡有色情陪酒。但她們只做會計的工作,絕不強迫。」
應徵來的會計坐在外面櫃檯,日子久了,和裡面端盤子的小姐漸漸熟了,一樣是大專畢業的,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端個盤子,送送酒,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候就有人勸會計小姐:「端盤子送酒又不陪客人,反正妳都常常端盤子,為什麼不乾脆端盤子送酒多領一倍的薪水呢?」
多說幾次會計小姐就開始動搖了。同樣都是來這裡上班工作,多領1倍薪水何樂而不為呢?酒店的規定很清楚:端盤子的小姐是不准坐下來陪客人喝酒的,日子久了,客人熟了,也會意思意思要求喝杯酒。端盤子的小姐開頭總是不願意,後來熬不過也應酬地喝1杯。同樣都是喝酒,站著喝酒跟坐著喝酒,薪水又相差1倍,這還不包括客人給的小費。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人勸她了,人都在裡面了,外面的人誰知道你是端盤子,還是坐檯呢?真想要清白,別跟客人出場就好了⋯⋯一步一步,這個小姐不但陪酒,而且還跟客人出場,到最後什麼事都肯做。
你說酒店小姐不努力嗎?事實上,她不但努力,從賺錢的角度來看,她所做的每個選擇也都合情合理。但是她為什麼會不知不覺,一步一步地走向完全違背初衷的未來呢?理由跟我用微波爐加熱咖啡一樣。
只看到眼前的目標,但沒有看到更遠的目標。人是這樣,組織也一樣。
以提出「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論聞名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 Christensen曾經舉過一個精采的例子。他說:過去,Lucent和Nortel曾經是電信行業的巨頭,他們生產的電路交換技術在當時是語音通信的核心。Cisco當時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他們最初的路由器技術不足以用於語音通信。
Cisco先在數據通信領域部署這項技術,然後從市場底層開始競爭。最終,Cisco技術逐漸改進,終於被市場接受,得以進入語音通信市場,取代了Lucent和Nortel的市場地位。
克里斯汀生教授指出,Lucent和Nortel的失敗並不是因為個別決策者的錯誤。他們的經營者與執行者在各自的位置上,幾乎做了合乎公司短期利益的正確決策。但這些獨立決策累積起來卻導致了公司的整體失敗。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執行者被短期追求最大獲利的目標引導,但長期下來,這個方向未必就是未來發展最有利的方向。被短期目標(術)牽著鼻子走,缺乏長期發展的觀點,很容易就得到這樣的下場。
(本文摘自/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實現自己】/皇冠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