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幾歲算高齡?注意這「5種」老化徵兆提早照護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隨著醫療與飼養觀念進步,狗狗的平均壽命普遍延長,然而,年齡漸長的狗狗也會出現各種身體與行為上的老化跡象,若飼主能及早發現並調整照護方式,將有助於提升牠們的生活品質與壽命。
根據獸醫與動物行為專家指出,中型犬約在 7 歲、大型犬可能從 5~6 歲開始進入「高齡期」。而以下這 5 種常見的老化徵兆,正是毛孩走向老年的重要警訊。
1. 活動力明顯下降,喜歡久躺少動
曾經一聽到「散步」就衝出門的狗狗,若現在變得常常懶洋洋、不願出門,甚至上下樓梯吃力、玩具也提不起興趣,這可能是肌肉與關節退化的表現。這時應適度減少高強度運動,改為較柔和的散步頻率,並諮詢獸醫是否需要補充關節保健品。
2. 聽力、視力退化,反應變慢
年長狗狗常出現聽不太到叫喚聲、走路容易撞到家具、反應遲鈍等狀況。有些甚至會因視力減弱而變得容易受驚、焦慮。建議飼主避免大幅度更動環境擺設,並嘗試改用手勢輔助指令,幫助牠們適應身體的變化。
3. 睡眠時間變長,日夜作息顛倒
老狗可能一天睡上 16 小時以上,但也有些會在深夜頻繁起身、來回踱步或亂叫,類似人類的「老年失眠」。這可能是狗狗進入認知障礙(狗狗失智)的早期徵兆之一,建議規律餵食與散步,穩定牠的作息,必要時由獸醫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治療。
4. 食慾改變或消化變差
不少高齡狗狗會出現吃得少、咀嚼慢、體重減輕,甚至腸胃蠕動變慢等情形。這不一定是疾病,但可能與牙齒退化、腸胃機能下降有關。飼主可改餵濕糧、或選擇專為老年犬設計的配方飼料,並定期檢查牙齒與消化系統狀況。
5. 個性改變、容易煩躁或退縮
隨著年齡增長,有些狗狗會變得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討厭被打擾,也可能從活潑轉為沉默、退縮,不再主動親近人。這可能是因疼痛、焦慮或認知能力衰退所導致,飼主應給予更多耐心,避免突然的接觸與刺激,並持續觀察是否需要行為訓練或獸醫協助。
高齡狗狗的身體就像進入「黃昏期」,需要更細緻、貼心的照顧。定期健康檢查、合理飲食調整、環境安全優化與心理關懷,都是延緩退化、提升老年生活品質的關鍵。
飼主若能及早辨識這些變化並採取對應行動,不僅能減緩狗狗的不適,也能讓彼此在黃金歲月中,繼續享受珍貴的陪伴時光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