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只是「血糖高」而已?追蹤45萬人研究:「糖尿病前期」讓失智風險多54%…控血糖最簡單的3方法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6萬人,並以每年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其中18歲以上成人盛行率達12%,男女患病比率分別為11.4%及8.9%;且每4人就1人處於糖尿病前期。

許多人以為,僅是「血糖偏高」,又還沒被診斷為糖尿病,就不必太在意?其實這想法大錯特錯,「血糖過高,就像器官長期泡在糖水裡!」不僅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現在更有研究顯示,即使血糖只是略高,都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5名,更是國人洗腎的主因。糖尿病會引發眾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慢性腎病變、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的甚至危及性命,是近年來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

「初日診所」減重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許多人對糖尿病前期缺乏警覺,誤以為只是血糖偏高,稍加控制飲食就能自然恢復,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但研究顯示,光是處在糖尿病前期,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VD) 的風險,就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換句話說,就算血糖只是略為升高,也可能增加未來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

玩牌反應慢1%,大腦「海馬體」也縮小

一項以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近 45 萬名 40 至 69 歲受試者為數據分析的研究,發現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在類似撲克牌遊戲「心臟病」的符號配對測驗中,其反應速度比血糖正常者慢了約 1%。

雖然這個差距看似微小,但已顯示在高血糖狀態下,大腦處理資訊的效率正在下降,也意味血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很可能在尚未確診糖尿病前就已經開始發生!

魏士航說,血糖高的人不僅反應變慢,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大腦結構也出現異常,顯示高血糖會對腦部造成實質性的損害,而非單純的老化現象:

●被視為腦血管病變或老化早期指標的「白質高訊號(WMH)」,比血糖正常者多出 3%,顯示腦部小血管可能已經受損。

●負責記憶與學習的「海馬體」出現體積縮小(約少了 36 mm³) 現象,這種變化常見於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

研究更進一步指出,糖尿病前期者未來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較血糖正常者增加42%,與已確診糖尿病者的39% 差異不大。也就是說,高血糖帶來的風險,其實早在糖尿病確診前就已經悄然累積。

高血糖傷害腦血管、加速腦神經退化

魏士航解釋,高血糖對大腦的傷害主要來自兩大機制:

1、血管路徑(vascular pathway):高血糖會直接或透過高血壓等方式損害腦血管,導致白質病變與血管性失智症。

2、神經元路徑(neural pathway):慢性高血糖也可能傷害腦神經細胞,加速神經退化,影響記憶與學習能力。

這兩條路徑可能同時作用、相互影響,讓大腦逐步退化。更糟的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常合併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心血管風險因子,進一步加劇大腦損傷。

魏士航提醒,別再輕忽血糖異常的狀況,避免錯過逆轉糖尿病前期的黃金時期。當發現血糖偏高時,建議主動諮詢醫師,針對體重、血壓、飲食與生活型態進行全方位調整,讓血糖有機會恢復到正常範圍。

延伸閱讀: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控制血糖不難,3招很簡單

初日診所醫師宋晏仁表示,血糖控制其實並不困難,只要簡單3招就能達成:

第1招:控制醣類的攝取

限制如白飯、白吐司、甜點、糖,甚至是水果的攝取,就能看出顯著成效。

第2招:確保高品質的睡眠

不睡覺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更嚴重,進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是控制血糖重要的一步。

第3招:增加運動量

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法,並非重訓或長時間的運動,反而是在吃完食物後,立刻起身去散步15分鐘,或15分鐘稍微快一點的走路。宋晏仁說,如果一天吃三餐、運動三次,不但血糖控制得好,體重也會降的比較快。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遺憾「懷孕沒生下來」,72歲李昂不婚無子晚年怎規劃?她簽DNR、獨自就醫:自己站起來,比靠別人有用太多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