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圓滿落幕 150家指標性台廠吸引28億國際商機
2025「美國台灣形象展」14日至16日在美國德州達拉斯舉行,為期3天的展覽以「創新艦隊」概念出發,圓滿落幕,共吸引超過1萬人次參觀,促成9600萬美元(約28億新台幣)商機。展覽不僅展現台灣在科技、製造、醫療及文化領域的實力,更凸顯台美在新地緣經濟格局下的合作新篇章。
今年展覽共聚集150家指標性廠商,包括鴻華、雷虎、達明、友達、華碩、群聯、東元與仁寶等,主題涵蓋人工智慧與半導體為核心,延伸至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文化美食。展區設計以「任務艙」為理念,分為AI與半導體指揮中心、智慧製造艙、醫療艙及文化艙,象徵技術與文化雙軌並進,展現台灣多元面貌。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台灣不僅是美國主導全球新經濟航程的「支援艦隊」,更是不可或缺的戰力之一。台灣在半導體、AI、智慧製造與精準醫療領域具備深厚能量,行動快速、彈性高,並已全面融入全球創新體系。選在美國南方舉辦展覽具戰略意義,因為美南正成為資本、人才與產業匯聚的新前哨,台灣要與準備共建未來的美國夥伴並肩合作。
本屆展覽中,各主題館皆有具體成果。智慧製造館方面,東佑達成功與美國系統整合商接洽合作,迅得機械也接觸到SpaceX供應商,有望切入其智慧倉儲系統;智慧醫療館則由長庚醫院自研嬰兒超音波吸引德州知名嬰兒用品公司與醫學中心洽談,推動產品落地;食品館由台商通路商iTaiwan Foods帶領,成功媒合30餘款商品上架,並預估營業額成長20%至25%。
智慧科技館亦是焦點。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獲奧克拉荷馬州副州長專程造訪;互宇向量的光纖陀螺儀則受到美國航太業者青睞;德州警政單位與交通委員會更主動洽詢智慧交通與監控解決方案,Amazon也前來尋找電動車電池供應商。另有宜科公司研發的AI回收設備,引起德州廢棄物管理專案關注,雙方將持續討論應用。
展期間舉行的「台美供應鏈合作及投資論壇」同樣受矚目。美台商會會長Rupert Hammond-Chambers主持,邀請鴻海、群聯與環球晶美國高層分享合作經驗。與會者指出,美國在AI與數據中心建設上具優勢,在地生產關鍵零組件可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台美人才互補,結合台灣工程師與美國軟體創新優勢,有助打造敏捷團隊。德州經發廳則強調德州為全球第八大經濟體,長年出口全美第一,並以《德州晶片法案》強化半導體產業與人才培育;奧克拉荷馬州副州長更宣布年底前將在台灣設立辦事處,深化合作。
此外,首度舉辦的「美國商機日」安排30家台灣進口商與50家美國企業進行140場洽談,參與者包含北美最大脫水馬鈴薯供應商及加州精品咖啡品牌。台灣半導體設備業者指出,受美中關稅政策影響,在美採購原料不僅可降低成本,亦有助提升在美競爭力。隨著越來越多台廠赴美設廠,建立當地供應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推薦閱讀)直言美國投資大浪「堪比西進中國」!謝金河籲組「投資美國國家隊」再創台商奇蹟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