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等我老了,把我送養老院吧!父對兒告白:就想著你有事業、結婚,我和你媽安心養老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06月29日01:34 • 發布於 06月29日01:34

作者 : 王宇昆

圖片 :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我腦海中一直有一個無比深刻的畫面。那是二○一五年,奶奶去世的頭七。街坊鄰居、遠房親戚全都來家中祭奠,就連平日奶奶牌桌上的「冤家老太太」也來了。小小的客廳裡煙霧繚繞,擠滿了人。

姑姑連續哭了好幾個小時,大爺(我父親的哥哥)和父親兩人招呼著往來的客人。爺爺在房間半夢半醒的樣子,醒來的時候放聲大哭,我和表哥兩人負責在房間裡照顧他。感覺世界從未像那幾天那般嘈雜過、擁擠過,甚至連安慰都要排上順序,分先來後到。

「冤家老太太」是跟女兒一起來的,她跑去房間裡看望爺爺,然後用不大不小的音量感慨了句:「這老伴走了,老頭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老太太的女兒趕快接了句話圓場。

半年多後,爺爺的去世似乎讓那句話一語成讖。

爺爺走得安詳,跟奶奶合葬在一起,三個子女處理完後事,坐在一起開了個會,把老人們留下的家產做了分配。中國人向來注重儀式感,對待死亡也是如此,本來三家人就分居不同的城市,家產一分完,往後大概也不會再有如往常之時的團聚。

因為常年在外求學的緣故,我鮮少見過父親流淚,可能兒子總是比女兒堅強一些,就算姑姑哭得沒力氣了,父親和大爺也只是沉默地低著頭,抽一根菸。

後來聽我母親說,其實父親偷偷哭了一次。深夜裡,睡著睡著突然嗚咽,哭著哭著又睡著了,像小時候聽見巨雷聲響一樣,在淚水之中揣著驚恐睡去。父親那晚的悲傷來得後知後覺,自那夜之後,他又變回了原來的那個他,不輕易難過,卻急劇消瘦。

「面臨死亡」這個議題,是伴隨人一生的。小的時候,未曾思考過離開這個世界後該是怎樣的情形,只知道死亡於我而言,是電視劇裡,倒在英雄劍下的壞人的那一聲號叫;是新聞裡,被害人被歹徒刺傷搶救無效時,親屬流淚痛哭的畫面。

因為不曾與死亡接觸,所以總是無法透徹領會這個詞語背後的沉重。只是單純地恐懼,抑或是猜測。

我想父親應該也是這樣的。

從小到大,我和父親就缺乏成年男性之間的那種對話,我在他的身上總是能發現與我個性的反差。我是個嘴停不下來的傾訴狂,父親反而不善言談、嘴上笨拙,有什麼事都放在心裡。

所以這次談話來之不易,是在電話裡進行的,我說:「爸,我能簡單採訪採訪你嗎?」他笑了笑說:「行啊,你問吧。」

我生硬地問他,小時候印象最深刻,與父母有關的一個記憶是什麼?父親三言兩語,文不對題地回答我,我極力引導他,他緊接著向我描述了兩個畫面。

一個是八、九歲那年,過年的時候,他母親幫全家人做了饅頭,父親可以吃兩個,他的姐姐和哥哥以及母親只能吃一個,而作為最小的兒子,他也可以吃兩個。他描述這個畫面時,用了「最好吃」和「一輩子也忘不了」之類的詞彙,隔著電話,我彷彿能看到他此刻帶著幸福的面容。

另一個畫面是,他十幾歲的時候,被父親狠狠打了一次。當時哥哥出去當兵,全家都把希望寄託在他這個小兒子身上,省吃儉用供他上學。十幾歲的小男孩,總有些淘氣,他學會了翹課。回到家,父親用木棍和皮帶狠狠抽打他,他跪著發誓再也不翹課了。後來,他學聰明了,翹課也沒被父親發現過。

他說完,我故作深沉地停留幾秒,問他:「你現在想念他們嗎?」

父親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電話裡的氣氛有些尷尬。他說:「想啊,當然想啊。」

奶奶雖是肺癌去世,但離世的時候沒有什麼劇烈的痛苦;而爺爺則在睡夢中自然死亡,按老一輩的說法,這都算是「喜喪」。

「那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回到過去,父母還是年輕的樣子,你也還小,你願意嗎?」

「這怎麼可能,哪還能回去?別說這些異想天開的東西了。」

「就假設,如果真的可以回去呢?」

「這世界上沒有假設。」

父親似乎很抗拒這個問題,這也是我每每無法與他順暢聊天的理由。我幾欲終止這次採訪,直到父親突然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們那個年代貧窮無知,不會表達,如果能像現在這個時代一樣,有手機,有微信,什麼都可以記錄下來就好了。」

他這句話裡的意思,應該是遺憾在父母去世之前,沒能好好表達一下內心的愛意或是歉意吧。

「有沒有對父母感到特別厭惡的時候?」

「厭惡?厭惡談不上,就是看不慣你奶奶太節省,飯菜壞掉了,也捨不得倒掉,還照樣吃,這樣對身體好才怪。你爺爺吧,脾氣太倔強了,勸不動他。」

我笑著說:「你知道你有時候,跟我爺爺一樣倔嗆嗎?聽不進去別人的話。」

他也跟著笑:「那等我老了,就把我送去養老院吧。」

「那你覺得你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挺好的,有這麼優秀的一個兒子。」

「過得快樂嗎?」

「現在就想著你能有自己的事業,然後找個人結婚,我和你媽好安心養老。」

我爸總是在繞開話題,快樂或許在兩代之間,總會不自然地變成一種上一代對下一代的期許。

聊到這裡,我發現與父親的交流依舊無法真正深入他的內心,但還是慶幸於他能認真回答我的問題。在他的回答中,我大體能拼湊出上一代人內心對上上一代人的感覺。

二十世紀九○年代出生的我與爺爺奶奶這一輩,幾乎相隔了五、六十年,歲月讓這段漫長的距離,催生出很多永遠無法彌平的差異與分歧,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不同的背後,都藏著人類在選擇情感和表達情感時的相似性,對兒女、對父母。

記憶中,我上初中的時候,裝模作樣地在奶奶家弄了塊小黑板,為了教不識字的奶奶認識男廁與女廁的標識,我教她寫男和女,她一筆一畫地照著寫,爺爺在一旁笑她,連字都不識,奶奶便與他拌嘴。那天教了一下個午,奶奶還是沒記住,她拍了拍大腿,撥了根香蕉給我吃,然後起身去廚房裡做晚飯。

可曾想過,上一輩、上上一輩的他們,也曾經走過我們此刻的年紀,也有對世界的不了解與不理解。年輕的我們與年邁的他們,全都由時代牽制,有了不同起點的命運。

前幾天,看到一個影片,兩代人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講述同一個故事。

影片裡,一群年輕的小孩子,從他們稚嫩的眼光出發,走進長輩們的回憶。

「奶奶,妳的媽媽對妳好嗎?」

問的人只是純粹地好奇,回答的人卻潸然淚下。看到最後,我又想起了我的爺爺和奶奶,想起他們還在的時候,陪我度過的點滴時光。

世界那麼大,變化那麼快。也許他們跟不上了,也許他們撐不住離開了,但他們依然可以用生命的軌跡,透過他們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來自歲月的啟迪,教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試著也跟自己的親人來一次面對面的談話吧,或許只是簡單問他們一個問題,記錄下來。要知道,如果年輕的我們,不鼓起勇氣主動靠近這些滄桑的靈魂,他們或許永遠找不到合適的途徑張開懷抱,擁抱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

交流,永遠是靠近心靈的開始。

你不問,他們也許永遠不會講出那些故事。

父親表達情感的質樸與笨拙,映射出了他們那一代人的單純。

電話的最後,我又問了他一句:

「如果真的有時光機,想回去嗎?」

「不想吧,嗯,不想了。活在當下吧,還是接受現實的好。」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趁早把未來磨成你想要的樣子》,高寶出版,王宇昆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談林芳郁失智如wifi離線,曾繞大安公園13圈「努力回來找我」…林靜芸:時間到了,我的野獸會變回王子

夫代癌妻辦離職養病,卻讓她秒丟「國家級保障」!99%台灣勞工忽略的保命鐵則:「這期間」千萬別退保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2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3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04

週末戰士vs規律運動?研究揭「驚人發現」:它更能保命

三立新聞網
05

40歲後一半女性中鏢!醫點名「子宮肌瘤3大徵兆」 頻尿、便秘別忽略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6

Suyue
老人家就是要在熟悉的老家、社區老化 若老人家不重要 要安置養老院 那哪一個階段的人類重要? 小孩去育幼院 年輕人去類遊民收容所 大家都不需要家 大家覺得?
06月29日10:56
王耀宗AW
想進安養院,前提要有錢! 一人一個月四、五萬起跳!
06月29日12:29
艾爾
昔時三代同個堂,今是夢 兒女成家各自飛,老人獨居,只好去養老院,無錢者獨居死。
06月29日16:09
𒀱夏朵𒀱曹原𒀱夏朵𒀱
白痴
06月30日00:41
小俞🐠
我認為老了如果生活還能自理,就在家中養老即可。除非是行動不便三餐起居都必須仰賴家人照顧,才需到養老照護中心去。
06月30日00:08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白飯vs麵條」哪個比較好?專家給答案了 搭配這2種食物血糖更穩定

常春月刊

頭暈還是眩暈?醫教「1招」快速分辨 這1種休息沒用需吃藥3至6個月

常春月刊

47歲媽「求子11年」打超過200針 醫揪流產5次原因

健康醫療網

擺脫更年期煩惱,原來這麼簡單!40後女性必試「黃金三豆」,告別潮熱、骨鬆,輕鬆護心又享瘦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選舉輸贏後才是真正考驗!專業醫曝「選後症候群」 連勝方也難倖免

CTWANT

吃蔬果能瘦?台大專家揭「吃對顏色」事半功倍:紅色助燃脂、黃橙色代謝

三立新聞網

NG早餐害血糖飆升!醫:全麥吐司、三明治都上榜

中天電視台

不只身體會中暑!研究證實:高溫讓憂鬱風險暴增24%

中天電視台

腦部遭入侵!他「喪失語言」陷混亂 一查是奪命寄生蟲作祟

TVBS

台大團隊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 助你建立易瘦體質

NOW健康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不只雞蛋勿微波 專家揭「8種食物」也上榜

民視新聞網

醫起看/30歲男入珠一圈化膿!醫師嘆:像黃金流沙包

EBC 東森新聞

外籍男意識不清又躁動!驚見「寄生蟲」鑽腦 金蘭醬油二代「5條人命」也因它

太報

健保署推「假日輕急症中心」 台大:檢傷不該丟給民眾

台視

搭機時有發作機率!「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戶外打球2小時沒喝水!男大生尿出「可樂尿」 醫:腎臟已受損

TVBS

看平板、滑手機「傷身」?他13歲竟中度脂肪肝 醫曝研究:風險暴增2.1倍

三立新聞網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單單肥胖就能引發心衰竭! 專家給「四大護心措施」建議

健康醫療網

無糖也一樣!夏天喝「這飲料」消暑 醫師示警:恐引發蛀牙

TVBS

才13歲就被診斷「中度脂肪肝」 醫師點關鍵:暑假狂滑手機

TVBS

健康網》放寬申請移工資格 80歲以上長輩免巴氏量表

自由電子報

天氣太熱情緒也會中暑! 研究顯示每升1°C「憂鬱風險增7%」

CTWANT

30歲男入珠一圈「突腫痛急問GPT」 醫驚:像黃金流沙包

CTWANT

因應永續發展環境 北榮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

NOW健康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吃「黑芝麻、深綠色蔬菜」有效補鐵

中天電視台

中風後疼痛不可忽視!醫師分享疼痛成因與最新治療攻略!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13歲童有脂肪肝?原因竟是暑假「狂做這事」 醫曝脂肪肝高風險族群

壹蘋新聞網

看似健康卻傷身!「5食物」是血糖炸彈 全麥吐司也上榜

三立新聞網

不是手搖飲!養生男日喝2杯「這飲品」 慘洗腎維生

三立新聞網

檳榔+菸不是法力無邊!口腔癌風險飆123倍 49歲男臉變「這樣」才就醫

壹蘋新聞網

挺罷方情緒低落 醫建議暫離政治訊息:選舉的影響才剛開始

ETtoday新聞雲

情緒也會中暑!醫曝研究:每升1度「憂鬱風險增7%」

ETtoday新聞雲

以為補鈣很健康?醫警告:小魚乾、吻仔魚膽固醇高需節制

中天電視台

週末戰士vs規律運動?研究揭「驚人發現」:它更能保命

三立新聞網

買菜回家先洗水果還是肉?無毒教母:錯誤順序恐食物中毒

中天電視台

牛奶營養豐富 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多喝!有「3成分」腎友飲用要謹慎

健康醫療網

夏天食物腐敗風險增!醫揭「2舉動」是大忌

NOWnews 今日新聞

高溫工作當心熱危害! 熱危害預防勞資雙方需做好防護

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