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再靠偏方!清新微波療法,告別狐臭不留疤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4月28日08:27 • 發布於 05月21日04: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揭露止汗劑使用的潛在風險,並分享腋下異味與多汗的真正原因,搭配醫師專業建議介紹「清新微波」等創新療法,幫助遠離狐臭困擾、重拾自信與健康。

一則發生在巴西的新聞近日引發討論:一名8歲女童因模仿社群媒體上的「止汗劑挑戰」,在密閉空間內過量吸入止汗噴霧,最終導致心跳停止,遺憾身亡。這起憾事不僅震驚了巴西社會,也讓大眾再次正視「止汗劑使用安全」以及「腋下異味管理」這類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視的健康議題。止汗劑是許多有腋下問題困擾民眾最為使用方便的日常用品,近年隨著氣候升溫、體味意識抬頭、甚至社交壓力影響,使用族群日益年輕化。然而,民眾對其成分、使用方式與效果仍存在誤解,若使用不當或依賴過度,可能對健康造成風險。除了使用輔助產品,從根本了解異味產生的原因與正確管理方式,才是保障健康與社交品質的關鍵。

止汗劑「可治療腋下多汗及狐臭」?!醫師破除錯誤迷思

腋下異味與過度出汗問題雖然普遍,但市調顯示普遍大眾對於腋下問題成因以及改善觀念了解仍不足,民眾多傾向選擇自行應對。根據一項針對腋下困擾的市調結果顯示,高達 83% 的民眾表示曾使用止汗劑或體香劑作為改善方法。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表示,止汗劑本質上是利用鋁鹽類化合物成分或抗菌成分滲入毛孔,暫時性地減少出汗與異味形成,效果通常僅能維持數小時,且若長期或大量使用,可能造成汗腺堵塞、毛囊炎、雌激素荷爾蒙分泌紊亂等副作用,無法從根本解決腋下多汗以及狐臭問題。

黃耀立醫師強調,本次事件令人擔憂的還有止汗劑在社群媒體上的各種延伸使用,也可能帶來安全風險。國際新聞中模仿網路流行的「止汗劑挑戰」,在密閉空間內吸入大量噴霧導致死亡。更提醒社會必須正視止汗產品的濫用風險與錯誤觀念的傳播,當止汗產品被錯誤使用時,不僅無助於健康,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別再迷信偏方!狐臭與多汗關鍵在汗腺 醫提醒:治標不如治本

除了止汗劑使用過量的風險外,台灣市面上亦充斥著「天然除臭劑」、「偏方神藥」、「純中藥噴霧」等宣稱可根治狐臭的產品。這些產品大多缺乏科學驗證,甚至有民眾因聽信偏方,自製小蘇打膏、檸檬擦腋等做法,反而導致接觸性皮膚炎、色素沉澱等副作用。

黃耀立醫師說明,多汗與狐臭的成因,黃耀立醫師指出,腋下多汗與異味的成因,主要來自特定汗腺-小汗腺與頂漿腺的活性高以及分泌過於旺盛,且與個人遺傳密切相關。若想有效改善這類問題,需從根本處理汗腺本身,例如進行汗腺破壞,而非單靠抑制症狀。也因此,無論使用再多止汗劑或體香劑,都無法徹底解決腋下多汗與異味的根本問題。想要有效管理腋下異味,必須從正確認識開始,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而非迷信快速解法。

止汗劑沒效、手術怕留疤?「清新微波」成狐臭治療新選擇

目前針對腋下多汗症與狐臭症的治療,分成暫時性的止汗劑與肉毒素注射;永久性的手術與微波治療等。面對止汗劑效力有限、偏方治標不治本,部分手術治療恐帶來術後傷口照顧、疤痕、復原期長、與代償性多汗等顧慮,越來越多民眾開始尋求更安全、長效且不影響日常生活的解方。黃耀立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有一種非侵入性熱能療程——俗稱「清新微波」的微波熱能治療,是目前常被用來改善腋下汗水與異味的選擇之一。

清新微波是通過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核准的治療技術,透過微波加熱原理精準破壞大、小汗腺以達到止汗、淨味、除毛等效果。與手術相比,清新微波治療過程全程無須開刀,療程約一小時即可完成,且術後即可恢復日常生活,不需請假,不影響工作及學業。經過長庚醫院臨床研究,效果亦可媲美手術,一次治療可平均減少80%的腋下汗水與異味。此外,治療區域也不會留下疤痕,黃耀立醫師也特別指出,清新微波療法是針對腋下異味問題的根源性解決方案之一。對於長期受狐臭所苦、但又擔心手術風險的族群來說,是目前可與醫師討論兼顧效果、便利與安全性的治療選項。

汗臭不再難解!「清新門診」評估治療 助清爽迎夏天

若有腋下多汗以及異味困擾,目前全台已有專業認證的「清新門診」提供最為專業的評估及診斷,協助民眾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有效提升生活品質。針對治療選擇與效果,也可諮詢醫師專業意見。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早日接受治療,不僅能擺脫長久使用止汗產品的顧慮及及煩惱,更可早日擁抱清新自信人生!
查看原文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