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秦揚驚傳突發「黑矇症」致右眼失明 醫曝3大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以《台灣霹靂火》「劉文聰」一角走紅的秦楊日前表示右眼突然失明,經檢查出是「黑矇症」引發突發性失明。三總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黑矇症」故名思義就是眼睛突然看不見,如同被一塊黑布所遮蔽,高達90%的患者都會失明,提醒有三高、頸動脈狹窄及自體免疫疾病三大族群須特別留意,平時若持續吸菸、壓力、疲憊、熬夜等,將增加體內發炎引發黑矇症。

呂大文表示,黑矇症好發於單眼,發病原因為眼動脈阻塞,造成血流無法供應中央網膜動脈,一旦視網膜缺血二、三個小時以上,就會壞死、失去功能,導致失明。眼動脈阻塞常見三大原因,首先是頸動脈粥狀血管病變,引起內皮細胞斑塊掉落,血塊順著血流到眼動脈,造成眼動脈阻塞,若是血塊流至腦部血管,就會引發腦中風,此類患者常有三高等慢性疾病、吸菸史等。

其次,部分民眾頸動脈較為狹窄,一旦罹患慢性疾病,特別是高血壓,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也容易阻塞血流。第三為患有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其自身免疫力會攻擊血管,導致血管炎、內皮細胞受損等病變,增加黑矇症發病機會。

呂大文說,若在一個月內有好幾天,或幾個月內有一天,突然出現一至二次暫時看不見的情形,但每次約經三至五分鐘又會恢復正常,此稱為「短暫性黑矇症」,這就是黑矇症發病的前兆及警訊,應立即就醫檢查勁動脈血流情形,避免視力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黑矇症患者最常到眼科就醫,估計醫學中心每一、二個月就會收治一名患者,並轉診至神經內科。呂大文說,治療方式為透過眼球穿刺術、高壓氧、注射抗凝血因子或給予藥物等方式,趕快降低眼壓,並讓血流恢復暢通,但臨床觀察高達90%的患者視力都救不回來,即終身失明。

隨著超高齡社會到來,慢性病患者增加,黑矇症恐有增加趨勢。呂大文說,黑矇症引發單眼失明後,將影響視野及物體立體感,上下樓梯須特別注意,可能也無法開車;提醒平時應盡量避免三高,切忌吸菸,尤其是長期壓力、疲憊、熬夜等情形,體內隨時處在低度發炎,造成發炎因子增加,更容易引起血管疾病而誘發黑矇症,建議應多紓解壓力、充分休息,維持好的生活習慣。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檢查!痣長在6部位最危險 醫:恐變異成皮膚癌

TVBS
02

高學歷老了較不易失智? 33國研究揭「驚人真相」:1類人腦子就是好

三立新聞網
03

夏天吃水果一定退火?醫揭「這3款」常吃恐傷胃腹瀉

三立新聞網
04

逆轉失智有解了!哈佛研究揪「1物」是關鍵 專家揭有效吃法

三立新聞網
05

蘿蔔腿才健康!醫急喊:「1類人」容易生病還慘失能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免疫合併療法讓存活率增加,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想補鈣?營養師教你選對乳品 破解植物奶與乳品差異

健康醫療網

顛覆認知!研究:吃「葡萄乾」助控制血糖 醫師也震驚

中天電視台

醫起看/羨慕吃不胖?醫曝關鍵4原因:恐與癌症有關

EBC 東森新聞

不是蛋餅、麵包!早餐「這樣吃」超飽又能瘦 醫8個月狂甩22公斤

三立新聞網

臨終時子女不現身,我選擇做他「沒血緣親人」!靈性關懷陪走生命最後一哩路,讓生死兩相安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31歲男半年輸百萬!8成賭徒靠「1管道」下注 醫揭嗜賭症高風險群

CTWANT

前牙美學樹脂關縫治療

信傳媒

兒童熱到中暑怎麼辦? 中醫提供清熱解暑小妙招

健康醫療網

工研院抗TIGIT抗體新藥授權藥華醫藥 盼縮短研發時程

NOW健康

脂肪肝、高血壓都消失了!譚敦慈3招助兒甩肉40公斤

中天電視台

130萬人研究揭密!每天3至5杯咖啡 可預防癌症、糖尿病、失智症

聯合新聞網

高血脂OUT!譚敦慈血脂檢查零紅字:晚餐必吃小型魚

中天電視台

夏天狂吃水果當正餐? 中醫推「1茶飲2穴位」保健脾胃

中天電視台

逆轉脂肪肝!高中生兒曾胖到110公斤 譚敦慈揭3招:瘦40公斤不復胖

聯合新聞網

不抽菸、不下廚女老師健檢驚罹癌 醫揭:女性肺癌病人八成不抽菸

三立新聞網

小便正常腎臟就沒事? 醫搖頭「雙腳先透露警訊」:腫脹、發癢注意了

聯合新聞網

無糖、少油卻傷身!「1類食品」害人慘失智、慢性病跟著來

三立新聞網

23歲大學生沒遺傳病史卻患糖尿病 醫揭2致命習慣一堆人忽略

聯合新聞網

台大醫院高精度深腦刺激破400例 協助重症病童獲新生

NOW健康

假日補眠可能傷健康?醫:固定作息才能維護身心健康

健康醫療網

頭髮多久洗一次才乾淨?夏季「天天洗」傷髮質?醫給中肯建議:3關鍵影響頭皮健康,1動作千萬別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排尿正常代表腎臟無礙? 醫示警「這裡」先發警訊:緊急求救信號

CTWANT

打火英雄快撐不住了!消防員7成失眠、3成壓力破表,救災防護網失靈中?

康健雜誌

夏日防曬擦了還是黑?營養師激推芭樂、奇異果…5款「吃的防曬神器」:不只變白,更抗紫外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健身、打針都失敗!90公斤醫靠「211餐盤」瘦20公斤

中天電視台

夏天吃水果一定退火?醫揭「這3款」常吃恐傷胃腹瀉

三立新聞網

比糖更毒!「1添加物」會殺死腸道好菌 2週就害人胖、易糖尿病

三立新聞網

吃甜點導致失智?腸道菌叢失衡人變呆滯!5種飲食方式

有醫靠

10顆鍋貼熱量770卡!醫:包餡美食高油、高鹽恐傷腎

中天電視台

驚!每週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暴增20%」烤、煮、搗碎結果大不同

三立新聞網

8成賭徒用手機下注!醫揭「嗜賭症」高風險群

ETtoday新聞雲

親子旅行如何省錢?手洗衣服、喝自來水、和房東住⋯旅遊作家揭妙招

優活健康網

恐慌症該怎麼辦?自我測驗、症狀、治療、自救9方法一次了解

有醫靠

23歲男「無家族病史」卻罹糖尿病 醫見2生活習慣直搖頭:惡性循環

CTWANT

男性喝啤酒別只顧涼爽!啤酒肚背後隱藏脂肪肝、高血壓與性功能危機

常春月刊

男性喝啤酒別只顧涼爽!啤酒肚背後隱藏脂肪肝、高血壓與性功能危機

常春月刊

月經來能吃冰嗎?醫揭「3大反應」代表妳不適合 恐影響備孕、經痛加劇

常春月刊

眼睛異物感又狂流淚?醫揭「睫毛倒插4大症狀」 小心害角膜受損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