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學會聰明吃碳水化合物 才能長命也好命

CTWANT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中國時報李念庭
近年流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強調減少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質與蔬果。(圖/中國時報林周義攝)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坊間流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觀念,卻讓許多人誤以為「不吃飯,只吃肉和菜」,能有效減肥、控制體重。國外研究指出,攝取過多及過少碳水化合物,都可能提高死亡風險,最理想攝取比例為總熱量的50~55%,顯示「吃對」比「少吃」更重要。

董氏基金會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指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增加蛋白質與脂肪比例的飲食方式,短期可能有助血糖控制、體重管理。但若長期執行不當,容易造成蔬果攝取不足、缺乏膳食纖維,影響大腦能量供應。

《刺胳針公共健康》2018年一項研究,追蹤1.5萬名成人長達25年,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攝取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提高死亡風險。當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50~55%時,死亡率最低。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大腦、神經系統和肌肉運作,皆仰賴葡萄糖供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攝取過多精緻澱粉,將影響血糖控制,選擇適量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全穀類,如糙米、全燕麥、全小麥等,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疾病風險。

2025年《美國醫學會網路公開雜誌》分析逾4.7萬名女性33年飲食習慣,發現每多攝取總熱量10%(最高55%)的全穀雜糧、水果蔬菜等高品質碳水化合物,健康老化機率增加31%;每多攝取總熱量10%的含糖飲料、甜點、白麵包等精緻碳水,健康老化機率則下降13%。

衛福部營養調查指出,45~64歲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達42%,65歲以上更高達近59%。董氏基金會強調,要預防慢性病,不是刻意少吃飯,學會聰明吃碳水化合物、建立均衡飲食,才能長命也好命。

許惠玉建議,民眾應選擇未精製的穀物雜糧類如糙米、黑米、燕麥、地瓜、南瓜、玉米等,減少精緻澱粉攝取如甜點、白飯、白麵;遵守「吃菜配飯」原則,每天至少攝取蔬菜3小碟、水果2拳頭,不可用水果取代蔬菜;蛋白質優先攝取豆類及豆製品,接著才是魚類、海鮮、蛋類、禽肉(白肉)、畜肉(紅肉);並避開高飽和脂肪食物如人造奶油。

此外,許惠玉提醒,市售米線、米粉,實際原料可能混入樹薯粉、玉米粉等精緻澱粉來源,選購時應仔細查看成分標示。許多人認為五穀粉有益健康,但市售五穀粉常經過研磨,澱粉結構被破壞、消化吸收速度加快,反而會讓血糖上升更快,不宜過量食用。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02

小心腳下毒襪子!醫示警「恐藏一級致癌物」 這4款千萬別買

三立新聞網
03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更該吃

常春月刊
04

量血壓時間選對才有效!醫師建議避開「這些」時機點

健康醫療網
05

2個月減重16公斤「不是靠運動」!林右昌瘦身祕訣是戒2物 專家曝正確進食順序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擺脫頻尿與急迫感困擾,讓年長女性重拾夜間好眠與日常自信

常春月刊

喝咖啡防癌!深焙vs.淺焙哪個好?醫:「它」是關鍵

三立新聞網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哈佛醫學團隊驚人新發現 一款「平價藥」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

鏡週刊

吃外食也能顧代謝!統欣生技推「究好孅」益酵素,打造順暢日常生活

姊妹淘

08月10日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Heho健康

不是蔬菜也不是水果 1食物膳食纖維含量高得驚人!4周就改善老人便祕

健康2.0

安心亞忌口卻膽固醇超標!當心傷心也傷肝 護肝必做一檢查

健康2.0

2個月減重16公斤「不是靠運動」!林右昌瘦身祕訣是戒2物 專家曝正確進食順序

健康2.0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健康2.0

「1習慣」恐讓糖尿病風險暴增3倍!醫師教你從3點改善 省錢又養生

健康2.0

衣服染色怎麼辦?4招快速有效處理法 讓你的衣物恢復潔白如新

健康2.0

當心穿到毒襪子!醫點名這4款千萬別買 恐藏一類致癌物

CTWANT

遠離腹債 竹市瘦腰1640cm

中華日報

維持健康腰圍 預防代謝症候群

中華日報

天氣雷達鼻 三伏貼改善過敏

中華日報

大西洋飲食 降代謝症候群

中華日報

人口負成長 拋搶救4箭

中華日報

多元培育計畫 門諾迎19護理新秀

中華日報

從浴盆到沙灘:家長不可不知的兒童防溺指南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超級水果抗癌又護腎!十字花科之王竟贏花椰菜?

風傳媒影音

「好像」掛嘴邊?小心悄悄偷走你的自信與信任感! 專家揭語言陷阱

健康醫療網

黑胡椒、辣椒粉驗出毒物!營養師示警:長期食用恐傷肝腎、致癌

三立新聞網

30歲以下「肥胖代謝異常比例」竟逼近老年人!醫曝三大兇手:男性更嚴重

姊妹淘

老翁妄想「媳婦偷錢」 一檢查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

健康醫療網

腰圍太粗慢性病風險飆升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不可忽視

桃園電子報

反毒防制向下扎根!培養識毒、拒毒觀念 提升防毒意識

NOW健康

運動重返年輕!92歲帕金森嬤「輕鬆舉」起30公斤 全場尖叫狂喊:太厲害

三立新聞網

《健康2.0》「金健康上菜」 保骨、好眠料理輪番上陣

TVBS

開創多元照護模式 以虛擬實境VR為末期病人圓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成醫參展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六大創新打造智慧樂齡新藍圖

中華日報

小心腳下毒襪子!醫示警「恐藏一級致癌物」 這4款千萬別買

三立新聞網

實踐減塑、永續食物理念! 環境部推千家「綠食飯桌」

NOW健康

睡午覺突起蕁麻疹!醫揪「誘發兇手」 蚊蟲叮咬也可能引起

常春月刊

從最適挑戰開始 格林巴利患者復健六個月擺脫輪椅

健康醫療網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更該吃

常春月刊

肺結核藥控貨 醫:愛滋病患者等面臨藥荒風險

中央通訊社

慈濟長照「五全照顧」服務 打造以人為本新典範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