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30歲以下「肥胖代謝異常比例」竟逼近老年人!醫曝三大兇手:男性更嚴重

姊妹淘

更新於 08月05日17:00 • 發布於 3小時前 • 李湘文 綜合報導
(圖片來源:Pexels)

「年輕不等於健康,許多代謝警訊其實早已悄悄浮現。」根據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統計,針對近年受檢的30歲以下族群數據分析,年輕男性的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等代謝問題比例竟與中老年族群「幾乎持平」,甚至超出許多人對年輕健康的直覺想像。美兆健檢診所林美秀醫師提醒,許多人常因「年輕沒關係,代謝好」而掉以輕心,事實上,錯誤飲食與生活習慣,早已讓不少人提早走入慢性病高風險。

(圖片來源:美兆健診提供)

美兆健檢數據統計顯示,30歲以下男性過重肥胖比例竟高達約68.2%,比例非常接近60歲以上族群(約70%),且多項關鍵代謝指標亦亮起紅燈,包含:

  • 空腹血糖異常:男性28.3%、女性15.5%
  • 糖化血色素異常:男性14%、女性4.3%
  • 三酸甘油脂偏高:男性10.7%、女性1.9%
  • 好的膽固醇偏低:男性13.9%、女性2.4%
  • 胰島素阻抗:男性13.3%、女性9.3%

林美秀醫師指出,代謝症候群與肥胖問題,現在已非從中年才開始,許多年輕人已經提早陷入慢性病的風險區。而男性受影響比例更高,應特別重視健康管理。

外食、熬夜、久坐惡習 讓代謝提早崩壞

林美秀醫師分析,年輕族群代謝問題普遍與現代生活型態高度相關,包含:

  • 長期外食,脂肪、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失衡,以致血糖波動較劇,引起胰島素抗性。
  • 睡眠不足、熬夜、用吃喝舒壓,又太晚才吃晚餐,以致熱量大量囤積。
  • 久坐少動、缺乏鍛鍊,肌肉量不足,以致代謝率下降。

「肌肉是人體消耗血糖最重要的器官,缺乏運動將導致肌肉量不足,會讓血糖與脂肪代謝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形成代謝症候群。」醫師進一步提醒,長期處於高壓、作息不正常,「一旦肥胖形成,將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脂肪更不易燃燒。而體脂肪變多後,會促使男性荷爾蒙下降,肌肉老化加快,進而影響代謝,又加速脂肪形成,導致惡性循環。」

(圖片來源:美兆健診提供)

遺傳體質+不良生活習慣:年輕人提早發病風險高

除了生活型態,美兆統計也發現年輕族群的遺傳風險不容忽視,根據數據顯示,壞膽固醇ApoB指標偏高的比例,男性達53%、女性41%,整體約4成受檢者有此遺傳性問題,意味著部份人天生容易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的膽固醇)代謝異常。林美秀醫師也提醒,「遺傳已經先輸一局,生活習慣更不能再失分。」

飲食部分,林美秀醫師建議每餐的攝取分配應為:1/4蛋白質、1/4蔬菜、1/4粗糙穀類、1/4水果(減重者可將水果改為蔬菜)。另外,減少久坐、增加日常活動量,例如可以站立辦公、走樓梯代替搭電梯、穩定作息避免熬夜等。

林美秀醫師也再次呼籲,年輕族群應改變迷思,不要以為年輕就是疾病免疫,代謝問題其實早已悄悄發生。唯有透過飲食管理、運動、穩定作息,搭配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有效預防慢性病提早找上門。

延伸閱讀

30+年輕人慢性病已成常態?醫示警「三高、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真實上身!

曾胖到肥肉溢出!37歲徐凱希狠減6kg「變回20年前身材」,曝1大秘訣:代謝養起來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心腳下毒襪子!醫示警「恐藏一級致癌物」 這4款千萬別買

三立新聞網
02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更該吃

常春月刊
03

量血壓時間選對才有效!醫師建議避開「這些」時機點

健康醫療網
04

看直播到打遊戲!幼童一年「黑眼珠消失」 醫警告恐終身受影響

CTWANT
05

廚房水槽清潔術!排水管這樣清 除臭不長果蠅 1小物避免水管卡油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遠離腹債 竹市瘦腰1640cm

中華日報

從浴盆到沙灘:家長不可不知的兒童防溺指南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超級水果抗癌又護腎!十字花科之王竟贏花椰菜?

風傳媒影音

「好像」掛嘴邊?小心悄悄偷走你的自信與信任感! 專家揭語言陷阱

健康醫療網

黑胡椒、辣椒粉驗出毒物!營養師示警:長期食用恐傷肝腎、致癌

三立新聞網

老翁妄想「媳婦偷錢」 一檢查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

健康醫療網

腰圍太粗慢性病風險飆升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不可忽視

桃園電子報

反毒防制向下扎根!培養識毒、拒毒觀念 提升防毒意識

NOW健康

運動重返年輕!92歲帕金森嬤「輕鬆舉」起30公斤 全場尖叫狂喊:太厲害

三立新聞網

《健康2.0》「金健康上菜」 保骨、好眠料理輪番上陣

TVBS

開創多元照護模式 以虛擬實境VR為末期病人圓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成醫參展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六大創新打造智慧樂齡新藍圖

中華日報

小心腳下毒襪子!醫示警「恐藏一級致癌物」 這4款千萬別買

三立新聞網

實踐減塑、永續食物理念! 環境部推千家「綠食飯桌」

NOW健康

睡午覺突起蕁麻疹!醫揪「誘發兇手」 蚊蟲叮咬也可能引起

常春月刊

從最適挑戰開始 格林巴利患者復健六個月擺脫輪椅

健康醫療網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更該吃

常春月刊

肺結核藥控貨 醫:愛滋病患者等面臨藥荒風險

中央通訊社

慈濟長照「五全照顧」服務 打造以人為本新典範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健康醫療網

中興大學首辦南投大型社區義診 強化在地健康

中央通訊社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調味料藏毒?黑胡椒、辣椒粉都中標 營養師:吃過量恐傷肝腎致癌

TVBS

研究:一線糖尿病用藥二甲雙胍可降失智風險

中央通訊社

前美國總統拜登敲響警訊》泌尿科醫:攝護腺癌篩檢刻不容緩

信傳媒

握力低恐藏慢性病危機!醫師教你這樣自我檢測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乾燥劑一開封就該丟!衛福部:否則恐加速保健品變質

CTWANT

花蓮慈院39週年路跑 400人晨曦齊開跑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她器官老化不同步!「心臟28歲」但大腦已35 醫曝「10大器官時鐘」迷思

三立新聞網

黑胡椒、辣椒粉驗出毒物!營養師示警:慎選來源避免「傷肝腎致癌」

CTWANT

沈玉琳確診血癌》「白血病不是突然來」專家解析成因、早期警訊與自保關鍵

信傳媒

兒少性影像犯罪占大宗! 性創傷症候群常在成年後出現

NOW健康

量血壓時間選對才有效!醫師建議避開「這些」時機點

健康醫療網

看直播到打遊戲!幼童一年「黑眼珠消失」 醫警告恐終身受影響

CTWANT

路邊野菇不要採!醫示警「容易誤認品種」恐釀死 急救步驟一次看

CTWANT

每位父親都想嚴肅些?臨終父親與女兒的對談:只想和女兒拍笑著的照片

優活健康網

近四成消防員睡不好、壓力爆表,專家籲政府正視四大風險

常春月刊

青春痘影響的不只是外表! 七成青少年自信、人際受挫,醫師籲納入校園教育

常春月刊

男性常犯的「4個戴套錯誤」!泌尿科醫示警 皮夾存放最危險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