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如果總是難以入睡、不能維持長時間的睡眠或有過早醒來的問題,且每週至少發生三次、持續三個月以上,都有可能是「慢性失眠症」。耳鼻喉科暨睡眠醫學Samanta Dall’Agnese醫師日前在CNBC撰文指出,她在門診也常聽到患者主訴入睡沒問題,但總會在凌晨3點左右醒來,就再也睡不著。慢性失眠症一種長期的睡眠障礙,多數需要專業醫療介入,並結合認知行為治療,她也列出幾個造成失眠的常見原因,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1. 酒精干擾睡眠 睡前三小時建議別再喝
Dall’Agnese醫師表示,酒精是睡眠品質的頭號破壞者,即使只喝一杯酒,也會干擾腦波、影響快速動眼期睡眠(REM)。人會在REM階段作夢,也是大腦處理情緒和記憶的時間。酒精在體內代謝通常需要4到5小時,這時大腦會出現反彈效應,導致後半夜的睡眠變得片段化、不安穩。酒精需要約25小時才能完全從體內清除,代表酒精帶來的影響會持續到隔天。如果想喝酒,建議在睡前三小時或更早,也可以改到早餐或午餐時享用。
2. 房間過熱破壞睡眠品質 合適寢具這樣挑
房間太熱也可能影響睡眠。Dall’Agnese醫師指出,涼爽、黑暗且安靜的環境睡覺,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除了開冷氣之外,也可以選擇涼感床墊,以及由天然纖維,如純棉或竹纖維等材質製成的透氣寢具。
3. 暴飲暴食讓人睡不好 晚餐2點要注意
深夜吃得太多會迫使消化系統「加班」。Dall’Agnese醫師說明,夜間新陳代謝會減慢,使身體更難以應付大量的食物和血糖波動,這兩點都可能干擾睡眠。她建議晚餐選擇以輕便、低負擔為主,然後盡量在睡前幾個小時就吃完,讓身體有機會休息。
4. 焦慮總在夜間找上門?睡前寫日記、深呼吸助放鬆
Dall’Agnese醫師表示,有些人會在凌晨3點醒來、開始胡思亂想,都是壓力失控的表現,同時會打亂休息時間。可以嘗試在睡前寫日記、做深呼吸練習等放鬆技巧,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果這些策略沒有效果,建議諮詢心理師,幫助找出可能沒有察覺到的心理健康問題。
5. 咖啡因影響睡眠品質 阻礙身體修復
就算喝了咖啡後還能順利入睡,也不代表咖啡因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Dall’Agnese醫師解釋,咖啡因還會影響睡眠品質,阻止身體完全進入深層、可幫助修復的睡眠狀態。她建議要在睡前至少8小時就停止攝取咖啡因,大概下午2到3點之後就別再喝含咖啡因的飲品。她也提醒,如果睡眠時間長期只有5到6小時,無法獲得深度睡眠和REM所帶來的健康益處;7到9小時的充足睡眠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修復。
6. 睡眠呼吸中止症常發生在後半夜 快用1問卷自我評估
大聲打鼾、醒來時感到喘不過氣或口乾舌燥,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Dall’Agnese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會打斷睡眠,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和憂鬱症的風險,通常在後半夜,也就是大約在凌晨3點左右變得嚴重。如果符合上述症狀,建議使用「STOP-Bang問卷」自我評估,如果結果顯示為高風險,應盡快接受進一步檢查。
想服用營養補充劑助眠?應先諮詢醫師 睡眠習慣還是要改
在已建立良好睡眠習慣的前提下,Dall’Agnese醫師指出,適當使用部分營養補充劑可能有助於睡眠:
- 茶胺酸(L-theanine):有鎮靜作用,可與鎂搭配。
- 甘胺酸(Glycine):能夠降低體溫,幫助延長睡眠時間。
- 纈草(Valerian):可能有助於緩解更年期症狀,但可能有昏睡、做噩夢等副作用。
不過她也強調,在服用任何營養補充劑前,務必先諮詢醫師,也要切記營養補充劑只是輔助,不能取代健康的睡眠習慣。
Dall’Agnese醫師也總結,與其依賴權宜之計,不如從根本解決問題,慢性失眠症可透過適當的介入治療改善,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不要依賴未經證實的偏方。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