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廚房戀愛論:福食的考驗

明報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成數不對的牛扒自動變成員工「福食」。(饒雙宜提供)
某酒店內的「福食」天堂。(饒雙宜提供)
東北姨姨做的油潑麵。(饒雙宜提供)
同事一人煮一道,炮製的豐富福食。(饒雙宜提供)
廚房淺窄,無法容納可供員工用餐的餐桌與椅子,蹲着吃或站着是我們的常態,能夠坐下來的地方,往往只有油桶及不鏽鋼工作桌面。(饒雙宜提供)
廚師總是捧着一個大餐盤或餐碗吃飯,飯與菜全盛在一起,流動地吃。比起出餐時客人使用的厚重餐盤,我們更喜歡把飯菜盛在不鏽鋼兜裏,取其輕便,並慣常以tweezers夾菜(西餐廳並沒有筷子)。(饒雙宜提供)
每間餐廳的最強的「福食」達人一定是洗碗姨姨,她們對烹飪有着真切的熱情與獨到的見解。我分別遇過的尼泊爾、東北與河南姨姨,都喜歡請纓為大家烹出不同家鄉菜,韭菜盒、皮帶麵大盤雞、由餃皮擀起的手工豬肉餃、煙肉碎炒蛋白等 ,都是可一不可再的福食體驗。(饒雙宜提供)
我煮的日常「福食」。(饒雙宜提供)
我煮的日常「福食」。(饒雙宜提供)
我煮的日常「福食」。(饒雙宜提供)

【明報專訊】初入行,與主廚或師兄弟閒聊,曾經好奇,他們如此擅長烹飪,在家會否分擔這項差事,為家人做飯?出乎意料之外,他們一致咆哮:「當然不!仲煮?未煮夠嗎?」當時猶自奇怪,我是因為熱愛烹飪,希望技藝有所精進才鑽入專業廚房的,習得技能後,難道不是為了炮製好菜給自己或家人?

噢不!

變成廚師的這幾年,自炊日子無下限地減少,由以往一日自炊一至兩餐,變成一個月一兩次……當「烹飪」變成職業後,別說煮,連帶進食的習慣都變得奇怪起來,這次將與大家分享這些不為人知的職業細節。

錯亂的時間

廚師總是活在提前或滯後的時空裏。

大時大節,我們一早嚴陣以待,數星期前已開始籌備,設計菜單、備貨、拍照宣傳、追蹤訂座人數,節日當天,只能瘋狂炒餐。不論是聖誕新春或任何中西節日,都無法與家人親友同度,所有慶祝活動,只能提前或跳過;炎炎夏日,明明在賣時令清爽菜式,大廚的腦海已快轉至秋冬,思考到時顧客口味隨溫度下降後,將希望品什麼味道?以月曆為坐標,制訂未來季度的策略。

不談那麼長遠,即使是恆常的每天,廚師同樣超前或滯後。

製作早午晚餐,甚或下午茶與消夜,是廚師的主要任務。尤其是午市與晚市兩段客人用餐高峰,廚師的靈魂與肉體,只顧着出餐,為公司賣命付出,絕無可能在這些正常時段用餐吃飯。

餐飲業界的特殊福利,是大部分餐廳會包辦員工一頓伙食,工時長的話,有機會包兩頓,行內稱呼這些員工餐為「福食」。職工能夠圍爐用膳,往往是於非繁忙時段內,如下午3至5點較為清閒的時間。有些餐廳設有「落場」,在這兩三小時內不招待客人,暫停營業,如此一來,員工或有機會使用餐廳的廳面空間,圍坐起來一起吃飯、聊天與休息。

另一些全日無休的餐廳便沒有這樣的條件,樓面與廚房同事要輪流躲在廚房、後門等角落用餐,並且一邊吃一邊工作。有時剛盛好飯菜,單機卻傳來一張張單,只好將飯碗放下,埋頭出餐,回轉要吃時,菜都冷掉了。

這頓飯,已分不清是午餐,抑或是提早吃的晚餐。剛開始適應這種工作節奏的我,下班後10點11點多,常常感覺肚餓,卻不敢吃東西,消夜實在邪惡,只能待翌日起牀後再填飽肚,不自覺地實踐了輕斷食,加上體力勞動,有段日子瘦了10磅不止。

進食碎片化

事實是,我很快便復胖了,廚房裏並沒有瘦的廚子,因為廚師甚少感覺肚餓,即使我們難以正正經經地享用一頓「福食」,還是無時無刻都在「吃」。

試味是廚師工作裏最基本,亦極為重要的部分。每天開檔前,我習慣將所有醬料、湯汁全試一遍,檢查有否變異;備貨時,自然要試味;炒餐時,調味後更是必須試味,反覆調整,每一道菜可能要試兩三次;負責pass(傳菜位置)時,亦須為同事的出品試味、把關……每隔數分鐘,廚師便要試味。

處理食材時,會剩下許多物資,如牛扒出餐時,煎完靜置(rest)了足夠時間後,我們會為客人分切、裝盤,頭尾一些不夠漂亮的部分,被修整下來,便成為了trimming,由於不想浪費,我們往往會把這些「下欄」吃掉。Trimming包羅萬有,包括備貨時切下來的瓜果蔬菜(法國餐最喜歡將食材切得方方正正,其餘的邊角全都不要),出餐時的豬牛羊雞,pastry部的麵包皮和蛋糕邊(是我最喜歡的早餐),還有熬湯後的魚頭連骨或菜渣……棄掉實在可惜,能救的話,我們都會想盡辦法食用,只不過有時會吃厭。還未計算因種種出錯而無法送出的餐,被退回後,很大機會被送進廚師與樓面同事的肚裏去。

另外,為了轉餐,為了練習,為了試試食材供應商不時送來的新食材,廚師們在較空閒時試菜,進行不同創作,這些實驗品自然是要吃的,有時更會接連試兩三個版本,大家圍着試味、評測;遇到特別昂貴或珍貴的食材,自然亦要偷吃。總而言之,廚師未必能夠坐下來認真用餐,但以上的種種員工「福利」,已足夠讓我們的味蕾無休止地品嘗着甜酸苦辣,給予大腦一種「吃」的錯覺,因此甚少會感到肚餓。

這種「吃」,既是有意識,亦無意識,是無關欲望的。有意識在於要區別味道是否對辦,無意識是指,它只是連串身體記憶中其中一項與工作有關的反射動作。久而久之,廚師的味覺難免會慢慢退化,變得麻木起來。下班後,我發現每當我(們)能夠自主地吃,會傾向追求更強烈的刺激,吃得愈來愈濃、辣或鹹。

福食由誰煮?

雖然不是時時有胃口,「福食」還是要吃的,否則會不夠體力支撐。就我以往的經歷,我發現「福食」的好壞與一間餐廳是否美味,有頗直接的關係,它揭示了餐廳的政策、資源分配、對食物的態度及人道關懷。我曾經到訪過的「福食」天堂是某間新開業的酒店,我是opening team,那數個月的日子我享用了最理想的「福食」狀况:食物美味、營養均勻,每天早午晚,五菜一湯、甜品水果均以自助形式無限量供應;飯鐘有足足一小時,員工分時段前往飯堂用餐,可離開廚房,放下工作,坐桌椅上吃飯與休息;福食全由專責團隊提供,不用任何同事煩惱並且執行這項額外工作。這一點往往是最難實現的,搞不好,便會變成「福食」地獄。

誰負責煮「福食」是每間餐廳都會面對的營運難題,自然所有人都希望吃得好,卻甚少有人會自願擔當這項艱苦任務。煮福食不難,在小型餐廳裏,廚房連外場員工,一般是10人左右,每日煮出一菜一肉便已足夠應付。構思菜單卻令人萬分苦惱,「福食」屬於營運成本,預算有限,沒可能隨心所欲。廚師往往要遷就公司存貨空間與供應商貨期,提早規劃,預購材料,在有限範圍變化出不同菜式,更要迎合各同事口味。餐廳裏特別多外籍員工的話,便要顧及各人的忌口,如茹素的同事或因宗教而不吃豬牛的同事。使用公司的器具去煮「福食」,亦考驗廚師功力,試想像在西餐廳裏,廚師要以西式煲去炒菜(或在中菜廳煮西餐)?煮「福食」因而總被視為鍛煉員工的途徑。

在不同餐廳累積了一些經驗後,本以為「福食」已難不倒我,某次轉去某間大型餐廳,便發現人生真是一座高山!那經驗是,我必須在極密集的工作裏偷出時間準備,獨力完成30人份的大鑊飯!實在是過分輕敵了,過程中所動用的架生全部無比龐大,任何翻面、煎炒拌煮、添入倒出的動作,都極耗體力,更莫說那是犧牲了落場時間去煮的,變相我由早上8點開始,午市後煮完「福食」,立即投入晚市工作,連環直踩了14至15小時至下班,十分可怕。幸好在該餐廳有頗為公平的制度去輪替這項「福食」任務,每位同事一個月約煮一兩次「福食」,否則比炒餐更累,只能考慮辭職。

煮「福食」是一項從錯誤中習得的技能,就算懂得做飯,也不代表懂得煮「福食」,當一碟菜變成十多二十人份時,拿揑不好,自會變成災難。我試過煮壞了一鍋可樂雞翼,檸檬分量直接倍大後過多,味道變得異常苦澀,收汁亦告失敗,一直被舊同事恥笑至今。不同經驗值的同事,由於技法參差,亦會釀成各樣蝦碌場面,需緊急買外賣救亡,如新手往往不懂得使用蒸焗爐把飯蒸水,甚或忘記煲飯。試過有位外籍新同事,羞於查詢「福食」訂貨的流程,在什麼材料都沒有的情况下用公司唯一的trimming烹了一鍋紅椒飯,連經理都傻眼。比他更離譜的是,某位同事某次竟創出了「煙肉炒豬肉碎」這等頹廢菜式,被全體同事鄙視。

廚師不做飯

除了人數的挑戰,經驗值與技巧,有心機與否,煮「福食」的最後考驗是必須抓緊爐灶空隙。有時生意太旺,午餐與下午茶無縫連接,即使有人手去煮,爐頭空間亦未必足夠,都被同事佔用着用以出餐。這些時刻,必須勇敢地去搶奪爐位,以及機動地活用烤箱、扒爐、炸爐、蒸爐等進行各種工序。

當一個廚師,習慣了使用以上的專業器材煮食,尤其是煮「福食」這類平常在家也會做的菜;當一個廚師,習慣了食材由批發商送來,並習慣了日復日都有洗碗姨姨幫忙善後,自然不會想在家中做飯。試舉我最喜歡在公司煮的魚香茄子或薯仔燜雞翼為例:茄子在炸爐裏走油,不消一分鐘便可撈起瀝油,不用擔心浪費食油;雞翼燜煮前,醃好後一字排開,放扒爐上煎,可同時煎數十隻;另邊廂炒洋葱料頭,倒進一勺平常出餐用的高湯;還有各種取之不竭的香料、香草及油鹽醬醋,回到自家灶頭後,只覺一切都不順手,阻礙重重……連最鋒利的刀,都被我留了在公司呢。

想吃什麼,還是叫同事幫忙訂貨,回公司煮好了。

文、圖˙饒雙宜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查看原始文章

【單親爸爸】被威脅女友阿女只能二選一 離婚男一字回覆女友急求和

MamiDaily

網上熱話|印尼撈麵新食法!工人姐姐教整Indomie Pancake 網民讚飽腹感即時提升

am730

風水輪流轉!柯基仗勢欺阿拉斯加幼犬 「細漢仔」長大後讓牠看傻眼

Styletc TW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有你的掛號信哦! 喵星人「各種收件」畫面曝光超逗趣

Styletc TW

《書寫的力量》展覽: 探索中華傳統與現代藝術的交匯

癒報 Healpy Post

著數優惠|Mira eShop推「夏日嘆住賞」優惠 低至38折!50款人氣美食+水療體驗

am730

貓咪展開雙臂抓兔狂吸 竟能和平共存?網友不敢相信

Styletc TW

【LINE你睇】芬蘭新創自動對焦眼鏡 外型似「正常眼鏡」

LINE TODAY

著數優惠|緻素坊慶祝4周年 8月限時優惠$1招牌點心

am730

【抹窗】玻璃窗怎麼擦都有水痕和灰塵? 4方法輕鬆除污 恢復窗戶乾淨透亮

MamiDaily

香港迪士尼10K Weekend 聯乘SKECHERS有禮品及抽獎

am730

風水輪流轉!柯基仗勢欺阿拉斯加幼犬 「細漢仔」長大後讓牠看傻眼

Styletc TW

【花錢】中學女兒約同學暑假去日本旅行 母因一事很憤怒 網建議要狠心

MamiDaily

警貓「伍丼么」榮退!台中派出所萌寵卸任 粉絲不捨又開心:終於有家了

Styletc TW

【單親爸爸】被威脅女友阿女只能二選一 離婚男一字回覆女友急求和

MamiDaily

無名周記:法國為何承認巴勒斯坦國?

明報

社會實驗:五十男組團奏管樂 不止社福 還要玩得好

明報

動漫節2025觀察筆記(AKA《今日「二次元」考現辭典》)

明報

{旅遊達人}洪慧冰 旅居拉美圓夢 探尋他鄉故事

明報

編者話:熱血的前提

明報

料理分子:蜂蜜脆包配梅子醬雞扒×印尼粟米餅×龍鬚菜伴沙律醬 葷素三文治 記大樹菠蘿節

明報

通識導賞:數住白欖睇易經 港式翻易 千年天書變解答師

明報

星期日現場:新手Coser手搓出場:道具不止是複製品

明報

A to Z藝術字典:F—Feminist art 女性主義藝術

明報

未來城市:專業、職缺不對口 大學學位光環失 學歷貶值 做通才還是專才?

明報

/四季飯店🇭🇰/ #sa灣仔篇 #sa中式篇尸

sa_foodieadventure

科學家紀錄一隻洞螈 牠定格不動長達2569 天

阿尼尛 Anima

網上熱話|印尼撈麵新食法!工人姐姐教整Indomie Pancake 網民讚飽腹感即時提升

am730
影音

懷舊鐵板巨量牛扒|紅蔥頭|深水埗

田中小太郎

【LINE你睇】養和$88兩餸飯獲讚 「史上最良心醫院飯」

LINE TODAY

【外貌遺傳】6歲姐姐不及弟弟漂亮 常被嫌醜 媽媽憂女兒欺負弟弟心態有偏差

MamiDaily

全球首個寶可夢主題樂園Pokepark KANTO明年東京開幕!逾600隻寶可夢登場/走進寶可夢奇奇幻世界

am730

照顧病母26年,體會「無常即日常」!吳若權:中年後獨立不孤立、和諧不委屈,單身更要好好過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飛機開箱|土耳其航空全新A350空中巴士 實試餐飲體驗+新機配備

am730

年紀越大,越要勇敢踏出第一步!老黑:豐富的生活,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一點勇氣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虛詞.無形

笑吧!柴郡貓——沿著《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虛詞.無形

【新書】余震宇《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陳浩基推薦序、後記

虛詞.無形

《讀者文摘》繁中版宣布停刊 難抵數位洪流 結束60年出版歷程

虛詞.無形

攝影就是光線的化石——訪《中平卓馬 森山大道︰日本攝影家的故事》作者黃勤帶

虛詞.無形

本地品牌「五味堂」涼茶酒館╳大安茶冰廳 期間限定酒單「精、氣、神」中醫概念雞尾酒

am730

香港泳池滑梯|馬鞍山/城門谷等10大消暑好去處 媲美水上樂園超低價任玩!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