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颱成形夾擊!台灣為何陷「颱風窩」?前氣象局長解答
又有颱風成形!根據氣象署資訊,輕颱范斯高、竹節草皆已生成,受季風環流導引,造成藤原效應,相互環繞。氣象專家林得恩發文表示「颱風窩大爆發!」颱風窩是什麼?為什麼今年颱風接二連三?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Facebook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颱風窩大爆發!」季風槽俗稱颱風窩。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天氣預報節目「天氣多一典」表示,季風槽是颱風季的預報關鍵,季風槽會在南方形成,但形成後會隨高壓邊緣往上抬升,讓颱風也向北移動、發展。
不過,目前季風槽變化不大,尚未迅速北抬,讓南邊強風持續灌入,因此天氣不穩定狀況易維持,也有可能為下一個颱風生成鋪路。
鄭明典表示,薇帕颱風過後,菲律賓東方海面仍有大片離散式強對流,這也是季風槽整體環流活躍的跡象。
什麼環境下,最容易生成多個小颱風?
鄭明典也在節目「天氣多一典」中補充,若季風槽進一步延伸,深入西北太平洋,將高氣壓推向北方,則會擴大低壓影響範圍。若季風槽拓展後,在西太平洋形成直徑達2,500公里以上的環流,則稱為季風環流圈,可能會促成許多小型颱風生成,對氣候影響更為顯著。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指出,范斯高、竹節草雙颱皆受到季風環流導引,引發藤原效應,路徑呈現逆時鐘互繞。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當兩個颱風靠近至1,000公里左右時,它們將相互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作反時鐘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由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的強度來決定。通常較小的颱風走得快,較大的颱風走得慢,兩颱風也可能逐漸合而為一。
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先生最早研究此種雙颱風交互作用現象,因此稱為藤原效應。
輕颱范斯高,哪一天會最接近台灣?
氣象署指出,輕颱「范斯高」今(24日)凌晨2中心位置在台北東南東方710公里海面,以每小時20公里速度,向西北轉西北西進行。
氣象署提醒,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今天(24日)北部和東北部會有局部陣雨或雷雨,中南部和山區午後也可能有短暫大雨。
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警告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屏東縣、台東縣(含蘭嶼、綠島)、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今天可能發生6級以上平均風或8級以上陣風。
林得恩在Facebook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提到,預計本週五(25日)輕颱范斯高的中心會最接近台灣。
另外,輕颱竹節草目前位置在鵝鑾鼻南南西方63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1轉14公里速度,向東南東轉東北進行。
今年夏天,氣候何時才會變穩定?
氣象專家吳聖宇在Facebook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指出,本週末(26~27日)颱風會逐漸往北繼續發展,有機會逐漸離開台灣,不過台灣還是在季風槽內,天氣仍然不穩定,可能會持續降雨。
吳聖宇表示,下週一(28日)至8月初,季風槽可能會持續向北調整,季風槽北抬後,太平洋高壓能夠重新西伸,讓台灣恢復典型的夏季型天氣。
然而,吳聖宇強調,目前各種預報都指出,約8月上旬季風槽才有機會北抬,未來2週台灣仍可能受到季風槽的影響,整體天氣並不好。尤其24~27日是重點觀察期,應持續注意後續的天氣預報。
資料來源:氣象署、「洩天機教室」、「天氣多一典」、Facebook粉專「林老師氣象站」、Facebook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