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坐骨痛|腰痛到落腳!坐骨痛要小心 物理治療師教路擊退腰痛方法!

am730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坐骨痛|腰痛到落腳!坐骨痛要小心 物理治療師教路擊退腰痛方法!

經常感到腰部隱隱作痛,甚至痛感延伸至臀部到後腿,伴隨針刺般的麻痺?原來以上種種的痛楚不適,都可能是「坐骨痛」的徵兆。物理治療師解釋,坐骨神經作為人體最長的神經,一旦受壓或勞損,便會引發從腰到腳的連鎖疼痛,嚴重時更會影響行走能力。

坐骨痛的主要成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勞損,加上不良坐姿,可能會導致肌肉失衡或神經受壓,甚至出現椎間盤及脊骨問題。至於包裹著脊髓及神經的椎管,亦會隨著退化,令椎管通道變窄,從而壓迫神經,加重腰椎的負擔,誘發坐骨痛。

坐骨痛症狀

3大症狀自我檢測

1. 單側下肢疼痛:疼痛從腰部經臀部延伸至腿後側,而且主要是單一條腿會有痛感。

2. 痛感異常:痛感可能出現麻痺、針刺感或肌肉無力,尤其是長時間走路、彎腰、久坐、咳嗽或打噴嚏時痛感會加劇,只有躺下後才得以紓緩。

3. 行動受限:嚴重者會行走困難,甚至無法走路。

治標更要治本!物理治療師推薦【炎痛消】系列雙管齊下治坐骨痛

不少人會選擇服用止痛藥,或含有葡萄糖胺成份保健品,來紓緩腰痛不適,但單純依賴止痛藥、葡萄糖胺保健品只能短暫緩解,而非有效地針對解決坐骨痛問題。物理治療師黃琳玲教路,如果想治標治本,建議服用【炎痛消】系列。透過內服、外用調理來紓緩坐骨痛不適問題,亦是市場上較罕見的針對坐骨痛的保健品。

物理治療師專業推薦【炎痛消】系列,有效紓緩腰椎坐骨痛症。

建議內服炎痛消【腰坐骨】

物理治療師建議,內服炎痛消【腰坐骨】有效針對性紓緩坐骨神經痛及腰椎不適。「腰坐骨」配方蘊含乙醯肉鹼(Acetyl-L-carnitine),專門針對坐骨痛,減輕坐骨神經赤痹所引起的刺痛與麻痺感,對於長期受坐骨神經痛困擾的人士尤其有益。

炎痛消【腰坐骨】主打專治坐骨痛專方,蘊含乙醯肉鹼(Acetyl-L-carnitine)、綠唇蚌(GLM)、有機硫(MSM)、鎂(Magnesium)成分。

配方中特別加入綠唇蚌(GLM),可顯著減輕腰部紅腫熱痛;鎂更有助穩定神經傳導,減少神經過度敏感所引起的刺痛感;有機硫(MSM)則能深入肌肉組織,紓緩因長期緊張或勞損引起的肌肉繃緊與僵硬,進一步減輕腰部壓力。

>>了解更多<<

推薦外用【炎痛消腰痛帶】

根據中醫理論「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腰痠骨痛往往源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筋絡阻塞、瘀血滯留。炎痛消【腰痛帶】融合針灸與熱灸原理,透過深層熱力滲透筋絡,有效打通腰部關節的血氣瘀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致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的效果。

搭配炎痛消【腰痛帶】使用,最快15分鐘有效消腫止痛。

炎痛消【腰痛帶】採用無藥性熱灸技術,安全可靠,已通過多項安全測試,適合長期使用而無副作用。佩戴後約15分鐘,可感受到溫熱感,有助放鬆腰部肌肉,提升腰椎靈活度,特別適合辦公室久坐人士、運動後腰部緊繃等人士使用。

炎痛消【腰痛帶】採用魔術貼與彈性物料,無分左右或尺寸,適合任何身型人士。而且每條腰痛帶更可重複使用達150次。是隨身攜帶的「私人針灸師」

>>了解更多<<

真實用家見證 有效紓緩坐骨痛等腰部痛症

內服外用 止痛效果倍增

Pao媽媽及老公大讚:「腰痛帶好犀利!15分鐘就會有熱感,做到消腫止痛效果!」

Pao媽媽表示:「最近我老公成日都腰痛,有時仲會痛到落腳!」後來見到物理治療師推薦【炎痛消】後,立即買給他試用,他每天早上服食【腰坐骨】,晚上則用【腰痛帶】。用了一段時間後,老公大讚:「腰痛帶好犀利!15分鐘就會有熱感,做到消腫止痛效果!」

電單車YouTuber:日坐夜坐經常坐骨痛,連彎腰轉身都好痛!

電單車YouTuber:日坐夜坐經常坐骨痛,連彎腰轉身都好痛!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很容易衍生腰痠骨痛,電單車YouTuber炆崎亦不例外。除了拍攝電單車片外,炆崎有份需要長坐Office的正職,他表示:「電單車車手係患有腰痛的高危一族,多年駕駛勞損加上長期坐寫字樓,經常會坐骨痛,彎腰轉身都非常痛。」但自從內服外用【炎痛消】系列後,現在不再感到腰椎坐骨痛,更能好好享受駕駛樂趣!

手球運動員:打波好易拉傷條腰,戴完即刻鬆返晒!

手球運動員:打波好易拉傷條腰,戴完即刻鬆返晒!

做運動難免會有運動損傷,跳躍或落地姿勢不當,會導致腰部肌肉拉傷,香港手球運動員Him表示:「每次打波拉傷時,都會立即用炎痛消【腰痛帶】,只要短短15分鐘,條腰鬆返晒,無再繃緊同赤赤痛!」而最方便的是,【腰痛帶】無需插電就能發熱,隨時隨地即可紓緩腰痛,非常方便!

了解更多:>>按此前往<<

銷售點:各大萬寧門市、正品網店有售

查詢熱線:3997 0506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醫學級護眼 專利成分 有效促進眼底微循環 星級用家鐘慧冰及Jeannie母女都大推!擺脫眼睛乾.澀.矇 延緩眼退化

am730

老了關節一定痛?勿讓關節痛成困擾 養護筋腱為重中之重

am730

男人40歲特別容易有心無力?! 13大腎虛、腎虧特徵要知!中醫嚴選2大補腎佳品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控糖非越低越好!7旬嬤按時服藥竟低血糖,醫:這指數低於6.5%更有害,控糖不是數字,而是生活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準備、彈性、樂觀」增強照顧韌力 家照據點陪你完成這場耐力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銀髮族易骨質疏鬆患肌少症?營養師揭5大營養易忽略

am730

高血壓藥要吃一輩子嗎? 醫授6種有效生活型態改變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韭菜是天然壯陽菜?醫生解釋營養功效與潛在風險

am730

中醫「眼針療法」搭配西醫 解決40歲男「複視」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日腸胃炎好發!生食是高風險來源 室溫2小時恐生病菌

中天新聞網

年輕人注意!肥胖加速衰老1.5倍 失智風險大增

中天新聞網

8週見效!6種食物助DNA年齡倒退 薑黃、莓果都上榜

中天新聞網

早期失智症狀易與老化混淆! 亞東推動雙軌新照護模式

NOW健康(TW)

早產兒染RSV易重症、插管!健保擴增單株抗體給付 「未滿36週」皆受惠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背痛不一定是肌肉拉傷? 恐是高血糖引發血糖性神經痛

NOW健康(TW)

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治不好!他靠「食道壓力檢查」揪罕病

中天新聞網

55至64歲原住民福音 今年8月起能完整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感覺快死了」…13種症狀判斷自己是否有「恐慌症」,醫師教你這樣自救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上消化道檢查的新選擇,輕鬆了解膠囊內視鏡的檢查流程與特色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高溫吹頭或自然風乾極傷髮 醫生教3招安全用風筒

am730

蛀牙拖成蜂窩性組織炎!醫:每年季節交替患者增2-3成

中天新聞網

別上大麻的當! 成癮使多巴胺過度活化恐致精神分裂症

NOW健康(TW)

2025「B群推薦」專家評比最熱門的10款!B群挑選指南知識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少吃多動卻瘦不下來?減重醫:別怕吃碳水、運動要適度

中天新聞網

「氣泡水好處」多,夏季消暑助減肥?但3種人不適合喝氣泡水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翁PSA異常聽信好友「只是發炎」 睪丸「緊緊的」確診晚期攝護腺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朵竟然都有關節炎!咀嚼大笑都會痛 小心「顳顎關節炎」4警號

am730

長期疲累又查不出病因?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

NOW健康(TW)

政治對立引發精神壓力!醫:非黑即白思維恐影響心理健康

中天新聞網

不等病人上門!中醫師深入居家醫療現場,讓老病人重新踏出家門

康健雜誌

地瓜取代白飯控血糖?營養師:烤地瓜升糖指數比蒸的高

中天新聞網

登革熱疫情單週創新高 疾管署呼籲做好防蚊措施4步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只要做1動作,就能測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2張圖教你自我檢測

康健雜誌

全台每年吞11億顆安眠藥!食藥署警告:吃安眠藥「5件事絕對不能做」

康健雜誌

小心高溫傷人 台中年男子流汗太多致急性腎衰竭

am730

火腿蛋配奶茶恐養大腸癌!醫:亞硝酸鹽+反式脂肪的組合

中天新聞網

不只咖啡!醫列「胃食道逆流」4大地雷飲食 番茄、炸雞都得少吃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選舉症候群恐致心血管病變!精神科醫籲:維持規律生活

中天新聞網

醫療系統聯盟十年再出發!攜產官學共探智慧醫療未來藍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性愛節】英國性愛節千人湧小鎮狂歡 性愛知多少!

高燒 Gofever

生物眼角膜修復醫材 可望為等待眼角膜移植患者見光明

NOW健康(TW)

乳癌術後該穿什麼?醫師提醒:選錯內衣恐加重不適!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只是過動!《我們與惡的距離II》揭ADHD治療困境...把握早療黃金期,出現4大徵兆快就醫

良醫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