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活到百歲不臥床,關鍵是「現在」!25~98歲三代人都來得及的「優雅老去」,活出不後悔的樣子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08日09:29 • 發布於 10月08日09:29

作者 : 胡廷岳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預防臥床像是在跟時間賽跑。有一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感覺到被救贖。我是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我爸爸、弟弟全都因為糖尿病洗腎。多年來,我其實也一直處在半放棄狀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洗腎,而這就是我的晚年。我很認同你強調的「做得到」的概念,是你的演講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努力看看。謝謝你,你所給的,已經不只是一個藥師所做的了。

我回信給他:「太好了,謝謝你的加油打氣,你一定還來得及!」這次也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來得及」這個概念。

三代人來得及做的「止血行動」,讓我們優雅老去

預防臥床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記得當我開始線上公益演講之後沒多久,有一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感覺到被救贖。我是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我爸爸、弟弟全都因為糖尿病洗腎。多年來,我其實也一直處在半放棄狀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洗腎,而這就是我的晚年。我很認同你強調的「做得到」的概念,是你的演講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努力看看。謝謝你,你所給的,已經不只是一個藥師所做的了。

我回信給他:「太好了,謝謝你的加油打氣,你一定還來得及!」這次也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來得及」這個概念。

老實說,以現在的醫療水準,確實還是有「來不及的時候」。例如:已經臥床、昏迷,來不及告知家人想不想要插管的人;又例如:器官已經幾乎衰竭、器官受到感染必須摘除,來不及維持健康的人等等。區分來得及或來不及的階段,我覺得對各位夥伴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能力。關於如何轉念,我們會在下一章〈老天爺的隨堂測驗〉詳細說明。

以下,我想簡單區分三代人:已經半癱、重病臥床的第一代;還沒臥床,但已有慢性病的第二代;以及還沒出現慢性病,覺得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我會將這三代人拆解,分別列舉出他們各自「來得及」做的止血行動。

已經半癱、重病臥床的第一代

在這裡所謂的「來不及」,意思是指器官已經壞掉失能的時候。例如:腎臟已經失去功能,一定要洗腎才能維持生命的病人;心臟肺臟已經有多處栓塞,不大量服藥就無法避免惡化的病人;癌症末期,病患已經很不舒服,無法進食等等。

常常有這類病人的家屬跑來問我該如何減藥,其實我覺得減藥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早就錯過了「還有選擇」的那段日子。尤其這種命懸一線的時候,大部分的救命藥確實副作用都很強,但說真的,如果你很想活下來,在「活命」的面前,救命藥的副作用又怎麼值得一提呢?

但這「不表示」這一代人,就很無奈地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

如果我處在這種「沒有多少選擇的階段」,我認為其實還有兩個選擇:

1. 趁昏迷之前,召開家族會議,告知親密家人你的決定。例如:後事想要怎麼處理、昏迷之後還想用鼻胃管進食嗎?趁還有意識簽署一些文件等等的臨終準備。如果你不知道臨終階段要跟家人聊什麼,第七章我們會有完整的「檢查清單」。

召開家族會議,讓家人失去你之後稍微可以好過一點,留下你的溫柔,這會是你「來得及」做的事。

2. 如果積極治療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例如化療副作用),能不能請家人答應你「人生最後不想繼續治療」的決定。

例如:曾有一位九十八歲的攝護腺癌爺爺,他讓太太攙扶著來現場聽我演講。他那天用他那老榮民特有的字正腔圓語調問我:「醫師說我需要化療,但我每一次都撐不完整個化療療程,真的太痛苦了,我一直吐一直吐,我想問你,我能不能不化療了啊?」他竟然笑著問我臨終的問題。

我也笑著回答他:「爺爺,你也可愛,如果是我,我九十八歲早就跑出去玩了,還看醫生幹麼、還來聽演講幹麼,我如果是你,我現在說不定正在西藏搭火車呢!」

爺爺奶奶同時點頭,明白了我的意思,開心地離開演講現場。

對我來說,糾結錯過的時間也於事無補。如果人生是用來體驗的,就把你最想要的樣子「完整地體驗一遍」再離開;就算人生不是用來體驗的,那也絕對不是用來看病的。

「吃救命藥」說穿了只是一種交換,用後遺症與不舒服,交換你未來還有可能的四十年。例如當初五十六歲就得癌症的爸爸,那當然嘛,我們賭賭看,我們化療。但九十八歲,再怎麼換也換不到四十年。一旦想通了這件事情,就沒有「來不及」的遺憾了。告別積極治療,只拿止痛藥,至少我們還「來得及」好好玩一遍。

還沒臥床,但已有慢性病的第二代

還沒臥床,只有慢性病的第二代夥伴們,「來不及」的感覺就不會像第一代那般強烈。當然,這也是我出版這本書的目的:等到讓你覺得來不及,就真的來不及了。

「第二代們」一樣有兩件事情要做,也就是這本書一直不停強調的:「預防健康惡化、打疫苗、做體檢」以及「如果未來用得到,現在就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預立醫囑」。

其實人的身體,從器官退化的角度來看,當初絕對是製造來「使用五十年」而已的。結果,現在被我們硬要撐到一百歲(甚至我的人生夢想是活到一百二),那麼人就一定會出現慢性病。

能這樣想就灑脫多了。每個人一定都會有慢性病啊!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有慢性病其實還好,只要能不臥床,就算有慢性病那又怎麼樣?只要器官不要壞掉都「來得及」。因此,這就是「保養藥」被發明出來的目的。

如果生活習慣還來不及改變,事先透過「保養藥」來延緩器官受傷的速度,絕對是件很划算的事情。保養藥是我用來稱呼那些「吃了比較划算的藥」的統稱。保養藥被發明的時候,每間藥廠都在想辦法比賽:誰最沒有副作用、絕對不能有後遺症。甚至某些「保養藥」還能幫助你提升腎臟功能或心血管功能。

如果你的人生規劃跟我一樣是維持器官良好運作,至少要讓身體機能撐到心血管疾病、癌症被全面攻克的那一天(大笑)。你可以參考我看待吃藥「划算不划算」的想法。我們都還「來得及」做選擇。

還沒出現慢性病,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

很多人說:年輕就是本錢。但走進預防醫療之後我才忽然發現,大部分的什麼「腎功能」、「骨密度」、「賀爾蒙」、「腦容量」、「肺功能」等等健康資本,幾乎都在二十五歲左右達到最高峰

我傻眼,原來超過二十五歲就不能說自己還年輕了。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體悟,大學時期,不論在吃到飽餐廳吃下幾碗飯、晚上熬夜通霄不睡覺,隔天還是可以照樣上課、打球,照樣生龍活虎;但二十五歲之後,去吃吃到飽餐廳從來都沒有回本過,連睡覺也開始睡得不好。

如果你正屬於「還沒出現慢性病,覺得時間還很多的第三代」,那太好了!這年紀用來玩樂是對的,但也別忘了累積健康資本(例如維持體重、保養皮膚),也趁年輕的時候建立健康習慣(例如戒菸,越年老越難戒;養成運動、吃蔬菜的習慣)。大部分預防醫療做得很好的國家,都是從國小教育開始培養全方位的健康習慣,效果果然出類拔萃。

總之,不管幾歲都有屬於那一代自己的任務,不管幾歲,在來不及之前,馬上開始都來得及。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圓神出版,胡廷岳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42歲護理師400天減掉一個自己!104→53公斤、內臟脂肪22變1…不靠瘦瘦針與藥物,超勵志減重秘訣公開

父驟逝頓悟生命脆弱,她48歲「半退休」車宿環島尋自由:不婚不生當「祝福」,活出一個人的圓滿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