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1名寶寶死亡,因早產、呼吸窘迫,出生當日就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出生後第4天出現活力下降、呼吸急促、血小板低下等症狀,隔日不幸死亡,等於還沒回到家,就離開人世,令人不捨。
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 造成7人死亡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30週(7月20日至7月26日)門急診就診計6489人次,與前1週(6536人次)相當。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造成7人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8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6名寶寶不幸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2名重症個案,疫調發現,此2名新生兒的家人在孕婦生產前,均有發燒、感冒等症狀,研判感染來源為家庭成員,且於周產期即已遭受感染。
其中1例為南部出生未滿1個月的男嬰,7月上旬出生,媽媽生產前後雖無相關症狀,但男嬰的手足跟爸爸到院探視時出現發燒、咳嗽等疑似症狀,醫師相當警覺,在男嬰出生後,就轉至嬰兒房觀察。
如預期所料,該名男嬰頻繁發燒,且出現呼吸中止、肝指數上升、血小板及血氧下降等情況,立即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症狀改善,住院2週後康復出院。
另1名早產男嬰就沒能救回來,寶寶媽媽在生產前1週出現發燒、咳嗽症狀,男嬰因早產及呼吸窘迫,出生後被轉至新生兒加護病房,不料,出生第4天活力下降、呼吸急促、血小板低下,生命徵象不穩,雖緊急插管治療,仍於出生第5天死亡。
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 這波腸病毒流行期將至8月底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經檢驗後,確認該名死亡個案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為今年感染伊科病毒11型致死的第6例新生兒死亡案例。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台灣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國內2018年5至7月也爆發一波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疫情,造成7例新生兒重症個案,其中6例死亡。
羅一鈞說,7月初公布腸病毒重症個案,時隔4週後又新增2例,原先觀察腸病毒重症趨緩,現在可能又有變化。所幸新生兒腸病毒檢出伊科病毒的案例數逐漸下降,但目前仍在流行期,預估這波將至8月底。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