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愛的風味優格、早餐穀片不健康?!哈佛醫生揭露8款「偽健康食品」:容易造成腸道發炎
每天吃得食物都健康嗎?那可不!不少看似健康的食品,其實可能暗藏對健康的威脅。
哈佛出身的腸胃專科醫師Saurabh Sethi博士近期就在ig揭露了一份令人驚訝的名單,列出了一些表面上看似健康,實際上卻可能損害腸道健康並引發發炎的食品。包括超加工食品、防腐劑與甜味劑,許多人被那些看起來很健康的產品,實際卻正在悄悄傷害身體。
以下8個看似健康的食物,實際上可能促使發炎與腸道健康惡化。
牛奶
Sethi建議減少牛奶的攝取,也就是減少乳糖的攝入,因為乳糖對某些人來說會引起消化不良。尤其對腸道敏感的人來說,乳糖可能造成腸脹氣或不適,不妨試著改喝黑咖啡,或加入肉桂粉與杏仁奶。
穀物棒
看似健康食品的穀物棒,充滿了乳化劑、人造纖維與種子油。這是因為乳化劑常被用來增加食品的份量與保存期,卻是會改變腸道黏膜結構,並破壞腸道中微生物的平衡。
與其吃高度加工的穀物棒,Sethi建議可以選擇一小把堅果或塗上堅果醬的水果。堅果本身富含纖維,這與降低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與大腸癌的風險有關;同時也含有蛋白質與Omega-3脂肪酸。
調味優格
調味優格一定要避免,這些產品通常含有過量的添加糖,遠超過原本食品或飲品中的天然含糖量,還添加人工香料。
沙拉醬
另外,還要避免的是市售沙拉醬。他說:「即使是標榜健康的市售沙拉醬,裡面也常充滿致炎油脂與添加糖」。最好自己現做,例如用橄欖油、檸檬、芥末與香草混合即可。
植物油
對於精製的種子油,例如芥花油、大豆油與玉米油,由於這些油脂富含Omega-6脂肪酸,可能比動物脂肪(如奶油與牛油)對心臟更不利。
建議改用酪梨油、初榨橄欖油、印度奶油或椰子油來烹調,以保護腸道黏膜,預防發炎。
早餐穀片
Sethi說:「加糖的穀片比甜點還糟糕。」他建議的早餐選擇包括燕麥粥,或是加入莓果與奇亞籽的原味優格,有助身體對抗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與糖尿病與癌症等疾病有關。
無糖口香糖
不僅早餐食品藏有添加物,標榜「無糖」或「健康」的零食與調味品,也值得提高警覺。Sethi指出無糖口香糖,含有山梨醇等人工甜味劑,會引發脹氣、腹瀉與胃部不適。
泡麵
泡麵含大量防腐劑,營養價值低,對腸道菌群極為不利。如果想要10分鐘內完成一餐,建議用高湯淋在米粉與蔬菜上。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兒童飲食5個黑名單,看似健康,卻不能常吃!孩子最愛的草莓牛奶,阿嬤大骨湯都上榜!加碼6大性早熟食物一定要筆記
.點心選得好,孩子長高不長胖!6個健康點心推薦,「這時間」前吃完最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