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久坐危機!深層靜脈栓塞恐致命 坐飛機、打麻將都會增風險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58歲的王小姐,本身有在使用荷爾蒙藥物,平常工作需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最近出差搭了幾次長途飛機,發現左小腿腫、痛、熱、緊繃,到醫院檢查,發現是「深層靜脈栓塞」。國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怡均表示,深層靜脈栓塞主要分為急性、慢性,若血塊完全堵住,可能造成器官衰竭及休克致命。

劉怡均指出,深層靜脈栓塞指的是血栓形成於深層靜脈,阻塞血液回流後造成靜脈血管發炎及患側肢體腫脹,較常見於小腿或大腿的深部靜脈。典型症狀包括單側下肢腫脹、疼痛、皮膚變色或發熱。如果栓塞嚴重、沒有妥善治療,可能導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日前中職洋將「魔鷹」愛妻來台相聚,卻在飛機上不明原因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緊急搶救仍回天乏術,疑因深層靜脈栓塞猝逝。這個狀況又稱「經濟艙症候群」,即是因為旅行中長時間坐著不動,腿部深處的靜脈容易形成血塊,在突然起立或走路時順著血流跑到肺部,堵住肺血管引起肺栓塞。

劉怡均說,深層靜脈栓塞成因分為凝血缺陷的先天因素,以及環境、疾病、脫水、久坐等後天因素。高風險族群包含術後病人、長期臥床、懷孕、癌症病人、年紀大、使用口服避孕藥或是荷爾蒙替代療法、肥胖與有凝血異常體質者。另外,長途飛行、打麻將久坐不動也會提高深層靜脈栓塞風險。

深層靜脈栓塞的急性期治療,以抗凝血藥物為主要方式,目的是防止血栓進一步擴大,並降低發生肺栓塞的風險。但是部分血栓範圍較大、對藥物反應不佳,或已有患肢缺血症狀者,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侵入性血管介入治療,如導管取栓、溶栓或置放下肢靜脈過濾器手術等。

等到急性期過後,穿戴醫療等級的彈性襪可幫助減輕患肢腫脹,並預防日後出現「栓塞後症候群」。劉怡均指出,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適當的運動訓練在恢復期也具有關鍵作用。

預防深層靜脈栓塞的生活方式調整:

1.避免久坐久站:長時間乘車或工作,應每1至2小時起來活動。

2.飲食與水分控制、維持正常體重:避免脫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助於維持血液流動順暢,降低血栓風險。

3.避免按摩患肢:如果是急性期,禁止按摩腿部,以防刺激血栓脫落進入循環。

劉怡均建議,運動訓練包含下肢抬高、關節活動運動、短程行走等,經評估後可在家中短距離行走,每次2至5分鐘,穿著壓力襪效果更佳。根據研究顯示,有計畫性的運動訓練如走路、腳踏車、游泳等,能有效減緩症狀並改善靜脈功能。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看不見的病」女性患者是男性3倍!北榮一滴血破解偏頭痛之謎,準確度達九成

遠見雜誌
02

更年期提早來的6大原因,妳中了幾項?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03

澳洲研究公布抗癌新招! 揭「高強度運動」抑制乳癌細胞生長驚人成效

鏡週刊
04

不只糖尿病!「這病」會害胰臟癌:死亡率極高 BMI > 30慘了

三立新聞網
05

08月03日 有時你會以為自己被埋進黑暗裡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老年糖尿病控糖不用太嚴? 醫揭「安全範圍」:不是愈低愈好

常春月刊

久待冷氣房恐害濕氣堆積!中醫師曝「飲食調整秘訣」 仙草、青草茶別碰

常春月刊

5歲男童被蜂螫「眼睛睜不開」 醫曝最可怕下場:危及性命

CTWANT

「毛玻璃≠肺癌」!45歲婦見報告大崩潰 醫:還有三面向考量

中天電視台

長期靜脈注射免住院!桃園醫院「OPAT計畫」8月上路

中天電視台

出生體重成關鍵!研究揭「驚人發現」:越輕越容易糖尿病

三立新聞網

40歲前確診糖尿病壽命恐少14年!腎病、失明風險大增

中天電視台

不是過敏!他狂打噴嚏就醫竟是特殊「鼻炎」醫示警2類人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是什麼?熬夜不睡覺怕爆肝?醫:「1高危族群」要警惕!

健康醫療網

「隱形殺手」腎臟病初期沒症狀 營養師曝「5大飲食陷阱」

壹蘋新聞網

指甲有黑線恐是癌症?專家解答:「1種情況」才要擔心

三立新聞網

醫師激推這碗「超級澱粉」:穩定血糖還可顧肝護腸道

聯合新聞網

忍40年!他狂擦體香膏遮不住狐臭 醫揭「3類食物」會加重體味

三立新聞網

很多人房間都有!哈佛醫警告「臥室3樣東西」恐導致睡不好生病

造咖

她失智20年「台詞下一秒就忘記」,97歲卻成百萬票房女星!嬤孫拍僵屍片圓夢:人生憂苦笑笑就過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糖尿病病友安全駕駛 駕駛前血糖監測與目標

信傳媒

家中長輩是失智還是老化? 記憶整合門診助家屬快速獲得解答

健康醫療網

養生觀念刷三觀!日專家:60歲後飲食過度清淡不利健康

中天電視台

「菸齡30年」58歲男喉嚨痛竟檢出4獨立癌 醫:發生率僅0.1%

中天電視台

失眠睡不著不要只靠藥!中醫5大體質+4穴位讓你一夜好眠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龜殼花、青竹絲咬傷佔8成 全台儲備6千劑抗蛇毒血清

中天電視台

成人痘4大原因「吃乳清蛋白」也上榜 痘痘長在前胸後背要注意

ETtoday新聞雲

55歲男不只夜尿 每晚「1困擾」竟尿毒症!慘洗腎保命

三立新聞網

暴雨切斷南橫!醫揹藥箱走2小時 送藥進桃源孤島部落

中天電視台

過度運動會傷害腸道!醫:吃巧克力能起到保護作用

健康醫療網

超愛滑短影音停不下? 醫警告「這些東西」正慢性「摧毀你的腦」

壹蘋新聞網

醫起看/高度近視易導致失明 醫師3招教保護雙眼

EBC 東森新聞

「看不見的病」女性患者是男性3倍!北榮一滴血破解偏頭痛之謎,準確度達九成

遠見雜誌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翁控媳婦偷錢、下毒 醫:併發妄想

中天電視台

12歲少年上網學清潔包皮「卡住3天」 龜頭腫脹險壞死

中天電視台

不只脂肪肝很可怕!「脂肪胰」也是沉默殺手 5大壞習慣要你命

壹蘋新聞網

肝臟發炎 身體多處發黃 可能是黃疸的表徵

信傳媒

為什麼人會失敗?侯文詠揭自身故事:只看眼前目標,忽略長期目標

優活健康網

冷氣吹太久反而生病?醫提醒:當心「冷氣病」悄悄上身

常春月刊

吃太鹹會失智?營養師說:少喝一碗湯就可減鹽

常春月刊

喝紅酒能增加腸道菌群?醫師說:吃冷飯也可以

常春月刊

青醬別再用錯葉!九層塔和羅勒大不同,1招放冰箱不變黑

常春月刊

超過8成男性精蟲不及格!醫揭「殺精兇手」 運動過度也上榜

鏡週刊

改喝氣泡水較健康不傷牙?氣泡水好處與迷思解密

Hello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