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54歲師膽道癌4期 1治療邁向第5年!健保給付雙免疫治療晚期肝癌膽道癌活更久

健康2.0

更新於 6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現年54歲的孫老師4年多前因腹脹不適就醫,竟被告知罹患第4期膽囊癌,並已擴散至多處淋巴結,最大達10公分,且包圍腹部大動脈,病況已經非常危急,還有近80歲老母要養的她宛如晴天霹靂。所幸透過參與臨床試驗,使用免疫治療合併化療,腫瘤明顯縮小,至今病情穩定已邁入抗癌第5個年頭。恢復健康的她重返工作,也能安心照顧媽媽了。

膽道癌惡性度高 是「隱藏版癌王」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陳仁熙表示,很多人以為膽道癌就是膽囊癌,其實膽道癌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由於難以早期發現且診斷不易,加上侵襲性強、惡性度高,因而被冠上「隱藏版癌王」的稱號。

過往治療選項與效果皆相對有限,患者中約3成可手術治療,但手術後預後不佳且易復發;無法手術治療者則接受化療,僅2至3成患者腫瘤縮小,存活期剩8至10個月。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 晚期膽道癌新選擇

陳仁熙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膽道癌第一線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可降低20%的死亡風險,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甚至部分患者存活期達2年以上。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偕同亞洲各國相關癌症醫學會、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專家,於2024年修訂泛亞洲版(PAGA)ESMO膽道癌臨床診療指引,已建議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列為晚期膽道癌第一線標準治療。

陳仁熙說明,由長庚醫院與台北榮總去年底聯合發表的真實世界數據(RWD)顯示:在45位晚期膽道癌患者中,免疫合併化療的整體反應率(即腫瘤最長直徑縮小30%以上的比例)達31.1%,平均存活期達15.8個月。

過往晚期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1年,免疫合併化療的出現,的確為「難治」的膽道癌帶來新突破。此次健保給付晚期一線首次納入免疫治療意義重大,預期有助延長存活,為患者爭取更多生機。

肝癌仍是10大癌症死因第2名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黃怡翔表示,近年來肝癌雖然在台灣癌症發生率跌到第4名,大家都以為台灣肝癌病患愈來愈少了,其實這是因為國內大力推動大腸癌和肺癌篩檢,事實上肝癌死亡排行還是名列10大癌症第2名。

更可怕的是,肝癌每年的發生人數幾乎和每年死亡人數相當,這也說明了肝癌往往太晚發現,而且存活時間太短的困境。

黃怡翔表示,雖然政府推動根除C肝計畫卓有成效,然而對於罹患肝炎多年的族群,演變成肝癌的風險仍積重難返,且因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傳統標靶治療雖可延緩病程,但其治療反應率低,平均存活期約1年。

雙免疫療法 肝癌治療新利器

黃怡翔說,過去晚期肝癌治療棘手且選擇有限,長期療效不佳,5年存活率僅7%,如何延長存活、助病人保有生活品質是治療首要目標。

近年,免疫療法已主導晚期肝癌治療。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肝癌第一線使用「雙免疫療法」(結合PD-L1與CTLA-4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亞洲病人族群治療反應率突破3成,且長期追蹤結果亦顯示已達4至5年以上長期存活的長尾效應。

過往肝癌病人若有高出血風險,或有腎病症候群、高血壓等共病,幾乎就無法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等標靶治療,治療選擇較受侷限,此次第一線健保治療新增雙免疫療法,預期將可嘉惠更多晚期肝癌患者。

70歲婦肝癌指數破表 雙免疫療法助回復正常生活

黃怡翔說,有位70歲的張阿姨腎功能不佳、並有慢性肝炎病史。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肝癌指數(甲型胎兒蛋白AFP)破10萬,加上常感疲倦而就醫,確診為晚期肝癌。

當時張阿姨因為腫瘤壓迫肝門靜脈,血流嚴重受阻導致食道靜脈曲張,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經雙免疫療法治療4周後肝癌指數落至正常值20以下,腫瘤明顯縮小,至今病情控制良好回復正常生活。

晚期肝癌從只能活半年到1年 甚至更久

黃怡翔說,早期肝癌若接受手術或局部治療,5年存活率可超過8成,甚至9成。但中晚期肝癌存活期縮短,中期肝癌存活約30個月,晚期肝癌在10年前只能殘忍地跟患者說「你只剩3至6個月生命」。

近年來因標靶藥物應用,可以跟病患說「存活時間可延長到6至12個月」,現在有了雙免疫治療,患者不僅有機會存活2年以上,還有相當比例的患者可以活更久。

健保給付 為患者省下鉅額治療費用

但是雙免疫治療費用高昂,病患都知道它可以延長生命,但是「錢袋不夠深」的病患只能眼睜睜看著希望溜走。在健保2/1日起給付雙免疫治療之後,最早第一劑自費是65萬元,後來雖經藥廠議價調整到35至40萬元,但後續每4周要再打1次,總計下來,每年約可為患者省下約4百多萬元的治療費用。

平均來說,使用雙免疫治療,肝癌和膽道癌晚期病人平均可多活10個月,其中還有2至3成患者可能有4年、5年等更長久的存活期,兩位醫師都感謝全民健保德政,為患者續命。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
◎ 諮詢專家/陳仁熙醫師.黃怡翔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眼皮跳,是好事還是壞事?專家教你看吉凶 「這個時間跳」代表好事發生

52歲婦停經後「1錯誤習慣」害罹卵巢癌:腫瘤已7公分!醫曝卵巢癌5症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睡太少致命!研究揭「1睡眠習慣」很傷身 恐釀帕金森氏症

三立新聞網
02

08月04日 成功並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末日

Heho健康
03

李遠哲夫人吳錦麗罹「癌王」逝!「7症狀」是警訊 灰白糞便別輕忽

三立新聞網
04

32歲男屁股膿包治不好!醫查「1病」釀禍:很多人不知道

三立新聞網
05

內衣褲襪全丟洗衣機「老翁感染足癬」 醫揭3前提:可以混洗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揭開困倦背後真實機制,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誘發睡意

科技新報

地瓜不能這時間吃!洋蔥、青花菜也不要 小心越吃越睡不著

健康2.0

主治醫師是血液腫瘤權威 媒體揣測沈玉琳病因!醫:血液腫瘤科治很多病

健康2.0

「無糖綠茶+紅茶」止咳聖品?專家:多喝水就有效 這款甜飲比茶飲好

健康2.0

B肝患者吃保健品護肝?許金川:這功效恐引發猛爆性肝炎!

健康2.0

喝茶睡不好?3種無咖啡因茶飲放心喝!這1款含超高GABA能助眠

健康2.0

黃麴毒素傷肝 高溫潮濕是滋生溫床

聯合新聞網
影音

早餐麵包配果汁糖份爆表!5低GI水果1茶飲助抗發炎

健康2.0影音

起床空腹喝500cc溫水 助排宿便毒素

聯合新聞網

早餐麵包配果汁糖份爆表!5低GI水果1茶飲助抗發炎

健康2.0

中國屈公病大爆發!台大醫曝「台灣尚無疫苗」 3類人高危險

三立新聞網

晚餐吃太晚吃飽就躺? 醫示警三習慣恐讓胃癌風險暴增7.4倍

CTWANT

無糖飲品較健康!研究揭每天1罐「糖尿病風險增38%」 比含糖飲還高

CTWANT

猛爆性肝炎 恐併肝性腦病變

中華日報

屈公病疫情拉警報!疾管署明公布「是否升級旅遊警示」

台視

想改變命運? 過來人分享成功顯化的心態轉變

健康醫療網
影音

花生醬有黃麴毒素?該怎麼避免

好食課

常做噩夢不只傷神恐還傷身!英研究:可能加速老化 早逝風險增3倍

健康醫療網

胰臟癌5年存活率僅1成 李遠哲夫人吳錦麗抗癌一年半病逝享耆壽90歲

Heho健康

哈佛醫師警告「臥室3件常見物品恐損健康」 枕頭、空氣香氛、床墊應立即汰換

CTWANT

女性停經後血壓悄悄升高!醫曝「每日1個簡單動作」不用拚命運動也能防高血壓

姊妹淘

女星何妤玟驚見大腸瘜肉 醫示警年輕人愛甜食熬夜恐增癌風險

CTWANT

屈公病全球大爆發破25萬例 台大醫:台灣目前無疫苗

中天電視台

她57歲才驚覺「壯不是健康」! 靠這招甩肉又減藥 

健康醫療網

26 歲女劇烈經痛一天吞 5 顆止痛藥,中醫調理 1 個月就改善

Heho健康

停經後血壓狂飆?研究:每天起立26次 3個月有感改善

中天電視台

年紀大就記性差、易分心?5招鍛鍊大腦,幾歲做都有效

康健雜誌

掉髮愈治愈嚴重?當心你得了「這種禿」,醫破除迷思:別再找「植髮專科」!

康健雜誌

桃醫「愛與藥的生命圓舞曲」開展!藝術療癒助藥癮者重生

中天電視台

小腹婆救星! 研究:「這水果」能瘦小腹、減內臟脂肪

康健雜誌

「好想泡澡」七旬翁洗腎20年 中央靜脈合金人工血管圓心願

中華日報

血糖變化不只與飲食有關!醫提醒:壓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中華日報

幸福的伴侶平日會做「這5件事」 心理師:簡單但多數人都忽略

中華日報

藥物壓抑免疫恐誘B肝復發?醫籲預防性用藥降低肝損風險

中華日報

部桃「愛與藥的生命圓舞曲」畫作策展開跑

健康醫療網

不只脂肪肝!胰臟也會囤積脂肪 醫:恐成胰臟癌溫床

中天電視台

部桃「愛與藥的生命圓舞曲」開展 帕斯提病友用藝術分享生命經驗

中華日報

一年 38 萬件白內障手術!眼科醫教你怎麼選最適合的手術、人工水晶體

Heho健康

中國爆屈公病「無藥可治」!疑似感染屈公病怎辦? 醫教防護與處置法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