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像單親?喪偶式育兒會毀掉一個家庭? 心理師給夫妻的真誠提醒與解方
心理學上有個令人心痛的現象叫「喪偶式育兒」,指的是在完整的家庭中,父親如同隱形人般缺席,母親獨自承擔所有家庭責任的育兒模式。這種看似「正常」的家庭分工,正在無聲地摧毀著無數母親的身心健康。
被迫成為「全能媽媽」的沉重負擔
心理諮商所余佳容所長指出,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中,母親被迫成為孩子生活中的唯一照顧者。她們不僅要處理所有家務,還要獨自面對孩子的教育、健康、情緒需求。從凌晨的餵奶到深夜的哄睡,從處理孩子的功課到解決各種突發狀況,母親的一天24小時都在「待命」卻忘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人。
內疚與自責的惡性循環
最殘酷的是,當母親因為疲憊而無法完美處理每一件事時,她們不是責怪缺席的父親,而是責怪自己。社會的期待告訴她們「母親就應該犧牲」、「這是天職」,讓她們在面對困難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我不夠好」。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母親會想:「是不是我陪伴得不夠?」當家裡亂糟糟時,母親會想:「是不是我沒有管理好?」這種自責的循環,讓她們永遠活在愧疚中,永遠覺得自己不夠格。
被社會期待綁架的母親角色
余佳容說,社會對母親的期待是完美的:要溫柔但不軟弱,要堅強但不冷漠,要有事業但不能忽略家庭,要照顧所有人但不能抱怨。這些矛盾的期待,讓母親們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她們不敢表達疲憊,因為「別人都做得到,為什麼我不行?」她們不敢要求幫助,因為「這是我的責任」。她們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吞進肚子裡,用微笑面對每一個人。
對孩子造成的隱形傷害
余佳容表示,喪偶式育兒不僅傷害母親,也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們看不到父母之間的合作與分工,無法學習到健康的家庭關係模式。男孩可能會認為家務和育兒是女性的專利,女孩則可能從小就背負「我必須承擔一切」的重擔。
更嚴重的是,當母親長期處於疲憊和壓力中時,她們很難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孩子會感受到母親的焦慮和不快樂,但卻不知道如何幫助,這種無力感會影響他們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
重新定義妳的價值 妳不只是照顧者
余佳容我想對每一位正在獨自承擔家庭重任的母親說:
1、妳的感受是重要的:妳有權利感到疲憊,有權利表達不滿,有權利要求改變。妳的情緒和需求不應該被家庭責任掩蓋。
2、妳的界限值得被尊重:妳有權利說「我需要休息」,有權利說「這不應該只是我的責任」。設定界限不是自私,而是自我保護。
3、妳的價值不在於付出多少:妳的存在本身就有意義,不需要透過不斷的犧牲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當妳拒絕過度付出時,這不是背叛,這是覺醒。
4、妳可以不完美:社會可能期待妳成為完美的母親,但請記住,妳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有權利犯錯、有權利軟弱、有權利尋求幫助。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長女總是最懂事?心理師揭「蠟燭型人格5大特質」 教妳4招溫柔放過自己
·《玫瑰的故事》劉亦菲詮釋現代女性愛情觀與婚姻觀,選擇自己所愛,也初次當母親,堅持追求想要的幸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