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族注意!手腕冒出「小肉球」 當心腱鞘囊腫在作怪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30歲的陳小姐是個標準的電腦族,每天至少要在鍵盤前奮戰8小時。某天洗手時,她突然摸到右手腕冒出一顆硬硬的「小肉球」,不痛不癢但就是很明顯。起初以為是撞到什麼東西腫起來,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還存在,甚至開始出現痠痛,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腱鞘囊腫」作怪!
什麼是腱鞘囊腫? 就像是關節附近長出的「水球」
簡單來說,腱鞘囊腫就像是關節附近長出的「水球」。我們的手腕、手指和腳踝等地方,關節和肌腱周圍有一些液體幫助潤滑,當這些液體異常累積時,就會形成一個囊狀突起物。這種囊腫最愛出現在經常重複的動作上,像是每天敲鍵盤的上班族、做精細手工的設計師、經常洗洗刷刷的家庭主婦,還有彈琴的音樂家等。長期下來,關節和肌腱因為承受重複性壓力,而容易出現這種「抗議」反應。
囊腫的特色很明顯:通常是圓圓的突起,摸起來有點像果凍Q彈感,大小會隨著手部活動改變。有時候休息時比較小,一動手就變大,就像會呼吸的小肉球。大部分時候不會痛,但如果壓到神經或肌腱,就可能出現痠痛或手指活動不靈活的狀況。
腱鞘囊腫的治療 最常見的方法是「抽水」治療
醫師會先觸診檢查,通常還會用超音波「偷看」裡面的構造,確定是不是真的腱鞘囊腫,還是其他問題。治療方式其實很彈性,主要看它有沒有「搗蛋」;若只是靜靜地待在那裡,不痛不癢也不影響生活,醫師會建議先觀察,因為有些囊腫會慢慢縮小甚至消失,就像自動洩氣的氣球。如果發現腫塊快速變大、變硬、皮膚發紅發熱或伴隨劇烈疼痛,就要趕快就醫檢查排除更嚴重的問題。
如果影響日常生活,比如打字時卡卡的、握東西會痛,或是長得太明顯影響美觀,就需要積極處理了。最常見的方法是「抽水」治療,醫師用細針把囊腫裡的液體抽出來,立刻就能看到明顯改善。不過這就像戳破水球一樣,外殼還在就可能再次復發。對於容易復發的頑固分子,醫師會在抽水後注射一點類固醇,減少發炎反應。若真的很困擾就可考慮小手術完全移除,一勞永逸。雖然腱鞘囊腫大部分都是無害的良性腫塊,但並不是所有長在關節附近的東西都是它。
上班族的日常保養秘訣 工作時保持手腕自然平直
「預防勝於治療」,特別是對每天與電腦為伍的現代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記住「動一動,鬆一鬆」的口訣。工作時保持手腕自然平直,不要過度彎曲或伸展。每小時讓手腕休息幾分鐘,做做簡單的伸展運動,像是手腕繞圈、手指開合等。選擇好的鍵盤滑鼠也很重要,人體工學設計真的不是噱頭,而是實實在在保護身體的工具。
記住,身體出現任何異常變化都值得關注。早期發現、正確診斷,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也能更安心地繼續享受工作和生活。畢竟,健康的雙手才是最重要的工具啊!
文字編輯:辰蘊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