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紅英文老師Sandra成功懷孕!「免疫媽咪」懷孕大不易,醫師教妳從「簡化生活」開始
近日,自稱「超級斜槓人」的Sandra(徐有潔)公開懷孕好消息,Sandra的免疫媽咪身份,引起不少同為免疫媽咪的共鳴,除了懷孕不易,許多免疫媽咪在懷孕期間需要自行施打藥物,瘀青且滿是針孔的肚皮、堆積如山的針劑,似乎有些觸目驚心,卻也見證了免疫媽咪們守護寶寶平安誕生的決心。這次,我們就來談談免疫媽咪的治療方式,以及如何調理可以讓治療效果更好!
中西醫專家婦科觀點:陳曉萱醫師&愛群生殖中心副院長馬佩君醫師
免疫調節機制出問題,也會造成不易受孕、重複性流產
免疫系統的職責是消滅外來異物,幫助我們不受病菌侵害、常保健康,但是媽咪們的免疫系統是很神奇的,面對外來的精子、精卵結合而成的胚胎,免疫系統都要能自主調節、不過度加以排斥,才能讓新生命在子宮裡待得安穩。
當媽咪的免疫調節機制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胚胎住進子宮後被排斥掉,例如容易流產而無法順利發育,或是在懷孕期間本來就比較容易凝血、好發血栓的狀況下,因為免疫媽咪的體質而更加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胚胎的血液供應受到阻礙,胚胎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也經常是免疫媽咪流產的原因之一。
免疫媽咪一定要打肝素嗎?最重要的是遵從醫囑、對症治療
很多免疫媽咪都會提到要「打肝素」,所謂的「肝素」,其實就是一種抗凝血藥物,有助於避免血栓的形成。目前較常應用於免疫不孕治療的肝素,有「克立生」、「弗列明」等低分子量肝素,以及人工合成的「愛栓通」等。不過,也不是每個免疫媽咪都一定要施打肝素。
由於免疫調節機制的問題相當複雜,若醫師懷疑媽咪有免疫問題,會依據媽咪的狀況在適當時機安排相關的檢測,例如:B細胞、自然殺手(NK)細胞、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抗磷脂質抗體(APA)、抗心脂抗體(ACA)、血栓值(D-Dimer)等,釐清狀況後,才能夠對症下藥。免疫狀況各有不同,應由專業醫師視情況採取相對應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樣是施打肝素,因為每位免疫媽咪的體質不同,務必依醫囑用藥。有些症狀比較輕微的免疫媽咪,只要在懷孕前期施打肝素,等狀況穩定下來就可以停藥;有些症狀比較嚴重的免疫媽咪,則可能要一路施打肝素、持續監測到懷孕中後期,甚至直到生產前才能依醫師判斷停藥!
免疫媽咪這樣做讓治療更有效,媽咪更健康、寶寶更穩定
很多媽咪的免疫調節機制會出問題,背後往往和長期的環境壓力有關,我會建議免疫媽咪從「簡化生活」開始做起。
以飲食來說,吃得簡單乾淨,攝取原型食物,就有助於淨化體質。平時可以多吃各種顏色的蔬菜、雞肉魚肉等白肉,攝取橄欖油等好油脂,主食選擇高纖的全穀類,同時少吃紅肉、烤炸、甜點、零食,減輕身體負擔。
以生活習慣來說,睡眠要充足,避免熬夜,此外,找到釋放壓力的方式也很重要,臨床上可以看到,有些免疫媽咪在壓力過大的狀況下,免疫系統會比較不穩定,相對地,也有些免疫媽咪在放鬆的狀態下,免疫數值就正常了。
最重要的是,在現代進步的環境裡,過簡單的生活,吃健康的食物,把自己照顧好,免疫狀況一定會愈來愈穩定!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