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最紅英文老師Sandra成功懷孕!「免疫媽咪」懷孕大不易,醫師教妳從「簡化生活」開始

姊妹淘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 養孕婦科中醫師 陳曉萱
圖/翻攝Sandra英文秀臉書

近日,自稱「超級斜槓人」的Sandra(徐有潔)公開懷孕好消息,Sandra的免疫媽咪身份,引起不少同為免疫媽咪的共鳴,除了懷孕不易,許多免疫媽咪在懷孕期間需要自行施打藥物,瘀青且滿是針孔的肚皮、堆積如山的針劑,似乎有些觸目驚心,卻也見證了免疫媽咪們守護寶寶平安誕生的決心。這次,我們就來談談免疫媽咪的治療方式,以及如何調理可以讓治療效果更好!

中西醫專家婦科觀點:陳曉萱醫師&愛群生殖中心副院長馬佩君醫師

免疫調節機制出問題,也會造成不易受孕、重複性流產

免疫系統的職責是消滅外來異物,幫助我們不受病菌侵害、常保健康,但是媽咪們的免疫系統是很神奇的,面對外來的精子、精卵結合而成的胚胎,免疫系統都要能自主調節、不過度加以排斥,才能讓新生命在子宮裡待得安穩。

當媽咪的免疫調節機制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胚胎住進子宮後被排斥掉,例如容易流產而無法順利發育,或是在懷孕期間本來就比較容易凝血、好發血栓的狀況下,因為免疫媽咪的體質而更加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胚胎的血液供應受到阻礙,胚胎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也經常是免疫媽咪流產的原因之一。

免疫媽咪一定要打肝素嗎?最重要的是遵從醫囑、對症治療

很多免疫媽咪都會提到要「打肝素」,所謂的「肝素」,其實就是一種抗凝血藥物,有助於避免血栓的形成。目前較常應用於免疫不孕治療的肝素,有「克立生」、「弗列明」等低分子量肝素,以及人工合成的「愛栓通」等。不過,也不是每個免疫媽咪都一定要施打肝素。

由於免疫調節機制的問題相當複雜,若醫師懷疑媽咪有免疫問題,會依據媽咪的狀況在適當時機安排相關的檢測,例如:B細胞、自然殺手(NK)細胞、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A)、抗磷脂質抗體(APA)、抗心脂抗體(ACA)、血栓值(D-Dimer)等,釐清狀況後,才能夠對症下藥。免疫狀況各有不同,應由專業醫師視情況採取相對應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樣是施打肝素,因為每位免疫媽咪的體質不同,務必依醫囑用藥。有些症狀比較輕微的免疫媽咪,只要在懷孕前期施打肝素,等狀況穩定下來就可以停藥;有些症狀比較嚴重的免疫媽咪,則可能要一路施打肝素、持續監測到懷孕中後期,甚至直到生產前才能依醫師判斷停藥!

免疫媽咪這樣做讓治療更有效,媽咪更健康、寶寶更穩定

很多媽咪的免疫調節機制會出問題,背後往往和長期的環境壓力有關,我會建議免疫媽咪從「簡化生活」開始做起。

以飲食來說,吃得簡單乾淨,攝取原型食物,就有助於淨化體質。平時可以多吃各種顏色的蔬菜、雞肉魚肉等白肉,攝取橄欖油等好油脂,主食選擇高纖的全穀類,同時少吃紅肉、烤炸、甜點、零食,減輕身體負擔。

以生活習慣來說,睡眠要充足,避免熬夜,此外,找到釋放壓力的方式也很重要,臨床上可以看到,有些免疫媽咪在壓力過大的狀況下,免疫系統會比較不穩定,相對地,也有些免疫媽咪在放鬆的狀態下,免疫數值就正常了。

最重要的是,在現代進步的環境裡,過簡單的生活,吃健康的食物,把自己照顧好,免疫狀況一定會愈來愈穩定!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延伸閱讀

不是懷孕都會孕吐!醫師揭「無症狀懷孕」迷思:月經觀察、兩項檢測才是關鍵

現代生育殺手!研究男女生殖均有「塑膠微粒」,醫師推「5+3」生活法減塑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近10年首例!男赴新疆感染「布氏桿菌病」 摸完羊馬沒洗手慘住院

上報
02

全台525萬人注意!65歲女「1困擾」急性腎衰竭 醫:很多人輕忽

三立新聞網
03

不是地中海飲食!醫揭「1吃法」最能防失智:還護心血管、不發胖

三立新聞網
04

她早餐喝這款咖啡+饅頭竟糖尿病前期!早餐推薦吃什麼?5招穩血糖

健康2.0
05

堅果不是都健康!「這款」害人慢性發炎 醫:吃多還會嘴破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北部男4月遊新疆接觸馬、羊染布氏桿菌病7月發病 10年首例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泌尿科醫揭4大保險套迷思 雙層防護反增破裂風險

CTWANT

牙科醫師自我植牙影片掀網路討論 專家籲重視醫療安全

商傳媒

食道癌4期逆轉!數月後「癌細胞、腫瘤全消失」 醫驚:只剩一道疤

三立新聞網

「好父親」好難做到? 心理師:「陪伴與連結」才是孩子所願

健康醫療網

青春期體味出現早?醫:小孩有「大人味」其實是正常現象

健康醫療網

全球冥想 App 熱潮:10 分鐘練習也能減壓,科學背書

明日科學

近10年首例!北部50歲男確診「布氏桿菌」肝脾腫大 染病原因曝

CTWANT

獨家/藍心湄長「臭嘴角」!醫揭3原因惹禍:2週沒好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減重手術後怎麼吃才不復胖?常見術後飲食錯誤與補救方法

Heho健康

氣味不相投!頂漿腺異常分泌惹禍 醫:迷你水刀精準根除多部位狐臭

觀傳媒

運動「暖身準備」不可或缺 看影片模仿動作小心受傷

健康醫療網

醫師統計分析700例狐臭個案發生部位(圖)

中央通訊社

高齡南部婦高燒、無力染近 3 年首例兔熱病!感染源釐清中

Heho健康

懷孕肚子癢到失眠?當心妊娠蕁麻疹找上門,這三類人特別要注意

媽媽寶寶

10年來首例!50歲男確診布氏桿菌病 4月曾赴新疆旅遊「做這事」感染

風傳媒

中年北部男新疆旅遊摸羊馬沒洗手,染10年首例布氏桿菌

Heho健康

疾管署公布最新疫情! 這2種法定傳染病都與動物有關

NOW健康

時隔4年本土「兔熱病」再現 併發症死亡率達3~6成

康健雜誌

不加糖、奶,苦咖啡多一味變好喝,還多6種好處

康健雜誌

吃錯反傷身?杏仁Omega-6比例過高恐引發慢性發炎

中天電視台

南極磷蝦油成新世代營養關鍵!吸收力、純淨度全面超越傳統魚油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鍵盤族注意!手腕冒出「小肉球」 當心腱鞘囊腫在作怪

NOW健康

日商正妹飄異味!她心碎回台 醫揭「多部位狐臭」內幕

TVBS

35歲男罹大腸癌!醫見「食物清單」搖頭:上班族常吃

三立新聞網

上班族早餐怎麼吃才瘦?一份簡單的「黃金組合」,40歲OL堅持6週成功減9kg

姊妹淘

螢幕時間過長,兒童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風險顯著升高

明日科學

酪梨熱量高卻能減肥? 酪梨藏有「高纖低醣」減重密碼

NOW健康

梅毒病例上升7%!疾管署推匿名諮詢與臨床指引 盼降低性傳染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

備孕爸媽看過來!PGT-H基因篩檢 有助評估下一代健康風險

中華日報

每天啃生菜還便秘?醫師揭纖維要吃對 最雷便當菜「三色豆」高纖助排便

中華日報

看報告覺得怪怪的!揪出女童隱藏12年罕病 擺脫肺癌高風險

中華日報

止痛藥配胃藥?藥師警告:長期服用恐增胃癌風險

中天電視台

食道癌4期奇蹟逆轉!癌細胞、腫瘤全消失了 醫驚:只剩一道疤

TVBS

血癌患者福音!健保9月起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增10倍」

三立新聞網

辨別藥材真偽! 消基會進行黃耆等4種中藥材基原鑑別

NOW健康

國泰醫院舉辦整合醫學國際研討會!丹麥荷蘺台灣專家齊聚,迎戰高齡化挑戰推動全人照護新模式

優活健康網

妙齡女身飄異味職場受挫 手術治療擺脫困擾(圖)

中央通訊社

唐氏症基金會發表「暖月唐心」中秋禮盒 結合公益與永續理念傳遞不囉嗦的愛

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