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肚子癢到失眠?當心妊娠蕁麻疹找上門,這三類人特別要注意
懷孕期間,許多孕婦會抱怨「身體癢得受不了」,從腹部、胸部到四肢都可能出現搔癢、紅疹等皮膚問題。
造成孕期搔癢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荷爾蒙變化、皮膚乾燥,甚至與肝功能或免疫反應有關,其中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妊娠蕁麻疹」。這種皮膚病變雖不會傷害胎兒,但劇烈搔癢會嚴重影響孕婦情緒與睡眠,甚至造成生活困擾。
什麼是妊娠蕁麻疹?
「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PUPPP),簡稱為「妊娠蕁麻疹」,是一種常見於懷孕後期的皮膚疾病,通常在生產後逐漸緩解,不會對胎兒造成直接傷害。
雖然確切原因尚不明,但普遍認為與懷孕期間腹部皮膚因過度延展、結締組織受損,或體內免疫球蛋白沉積所引發的免疫反應有關。
妊娠蕁麻,疹常在何時發生?
妊娠蕁麻疹多半發生在孕程的中後期,特別常見於初產婦、懷有雙胞胎以上的孕婦,以及那些在懷孕過程中體重快速增加的人。
這是因為腹部皮膚在短時間內受到過度拉伸,導致皮下組織張力變化劇烈,進而增加誘發皮膚發炎反應的機會。此外,若孕婦本身膚質較敏感,或是平時就容易因為食物、壓力等因素引發過敏反應,發生妊娠蕁麻疹的風險也相對提高。
妊娠蕁麻疹,通常會發生在哪些部位?
根據中醫師周宗翰說明,妊娠蕁麻疹常可能症狀最初通常會從肚臍周圍或妊娠紋分布處開始出現紅疹與丘疹,接著可能往上延伸至胸部,向後擴散到腰背,甚至蔓延至大腿或腿部。
儘管這些疹子通常不會波及面部或手掌、腳掌,但因為癢感明顯、範圍廣泛,常使孕婦感到非常不適,影響日常生活與睡眠品質。
妊娠蕁麻疹的中醫分型有哪些?
周醫師更將妊娠蕁麻疹歸類為「風疹」、「癮疹」範疇,根據體質差異,分為以下三大類型:
血虛型
成因: 懷孕期間氣血被大量消耗,導致血虧生風。
特徵: 疹塊淡紅、皮膚乾燥,容易在疲憊時加劇。
治療: 養血祛風、充分休息。
血熱型
成因: 情緒起伏大、肝氣鬱結導致內熱。
特徵: 疹塊鮮紅、灼熱刺癢,情緒波動會惡化。
治療: 疏肝清熱,保持情緒平穩。
腸胃積熱型
成因: 飲食過於辛辣油膩、排便不暢。
特徵: 疹塊紅腫,伴有丘疹或小水泡,易因飲食而復發。
治療: 通腑泄熱,節制飲食。
如何預防妊娠蕁麻疹?5大重點要留意
為了降低妊娠蕁麻疹發作的機率,或緩解已有的不適,孕期日常保養和生活習慣扮演關鍵角色。中醫師周宗翰提醒,從飲食、清潔、穿著到情緒調整,以下五大預防要點,準媽媽們不可輕忽。
控制體重變化速度
懷孕期間體重適當增加是正常的,但若短時間內體重暴增,腹部皮膚容易被過度拉伸,造成皮膚張力驟升,增加組織損傷的風險。這不僅可能引發妊娠紋,也與妊娠蕁麻疹的發生有密切關聯。
飲食清淡、遠離發物
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盡量避免辛辣、油炸、重口味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容易助火生熱,誘發皮膚過敏反應。此外,常見的「發物」如蝦蟹、芒果、荔枝、花生、鵝肉與鴨肉,也建議減少攝取,避免加重腸胃積熱。
正確清潔與保濕
洗澡時切忌使用過熱的水,也不宜頻繁去角質,以免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使肌膚更容易乾燥或受到刺激。沐浴後可立即在肚皮、腿部等乾燥處塗抹溫和無香精的保濕乳液,減少搔癢與裂紋出現的機會,亦能強化肌膚保護力。
穿著舒適透氣衣物
衣著選擇對皮膚健康也有影響。應避免穿著過於緊身或不透氣的衣物,特別是合成纖維材質,容易造成皮膚悶熱、摩擦,進而誘發或加重搔癢感。建議選擇寬鬆、柔軟、透氣性佳的棉質衣物,可有效減輕皮膚不適,並保持肌膚乾爽。
保持心情穩定與充分休息
懷孕期間情緒容易波動,但壓力、焦慮、睡眠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身體免疫系統運作,使皮膚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建議孕婦安排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熬夜,並可透過瑜伽、閱讀或與人聊天等方式紓壓,幫助維持內在平衡,也有助於緩解皮膚症狀。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前置胎盤有4種,一張圖帶你秒懂 ! 四種孕媽咪懷孕狀況 , 可能提高孕期罹患的風險
.懷孕肚子痛,以下狀況必須盡快就診!7大與孕期相關的疼痛 ,5個需要緊急處理的腹痛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