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勞動力破 50 萬人!病團:盼健保決策納青年病友聲音
據統計,台灣 20 至 60 歲罹癌勞動人口 10 年來持續攀升,112 年已突破 50 萬人大關,造成近 50%勞動力流失,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6)日舉辦青年健康論壇,聚焦癌症、偏頭痛、中風等導致青壯年失能的疾病,呼籲政府依臨床需求與國際指引,補齊治療缺口,協助患者戰勝疾病回歸職場。健保署表示,共擬會已納入病友代表,期待日後專家諮詢會議也能比照辦理。
衛福部、勞動部資料分別顯示,20 至 64 歲勞動人口罹癌數從 103 年 41 萬餘人,成長至 112 年 50 萬餘人,罹癌 5 年後 35.1%人死亡,13.84%失業或離開職場。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少子化、超高齡社會夾擊,身為家庭、國家中流砥柱的青年健康更為重要。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秘書長劉桓睿指出,青年罹病造成的勞動力與稅收減少、社福支出增加也應同時納入健保給付決策,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趨勢。
「政府要建立以人為本、以科技為導向、健保永續的健康台灣。」總統賴清德透過預錄影片致詞表示,身為台灣第一位醫師出身的總統,維護健康基本人權是職責,上任以來陸續擴大健保治療給付與癌症篩檢、改善醫療工作環境、推動三高防治、設立癌症新藥基金等,盼 2030 年癌症標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癌症、中風衝擊青年病友,政府、企業攜手顧健康
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健保高使用年齡層為 50 歲以上及 10 歲以下,身為勞動力主力的中間青壯年族群看似少就醫,卻面臨 2015 年然人口數達到高峰,之後持續下探、人口紅利不再的劣勢,因此這些人的健康也不容忽視。為貼近實際照護需求,健保給付決策中的藥物、特材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於今年納入病友代表,期待專家諮詢會議也能比照辦理。
針對引起青壯年失能的原因之一癌症,石崇良說,今年衛福部啟動癌症新藥基金,編列 50 億元公務預算,半年內完成多項新藥與新適應症的收載,包括免疫療法與罕見突變型標靶藥物,且用藥給付擴及早期癌症,明年目標擴充至百億元規模。另因中風年齡層下降,健保署 112 年也擴大健保給付,延長溶栓、取栓治療時間,以盡力搶救功能正常的腦細胞,降低後續失能率。
潘怡伶強調,青年健康不僅是個人責任,更是國家競爭力與社會公平的根本,為保障青年病友從預防、診斷、治療,順利連接到就業與生活支持,協會自 2022 年起推動企業友善行動,目前已有 57 家企業響應,盼以具體行動打造健康友善的職場環境。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285位青年癌友調查:一罹癌就破產…「未來恐病不起」的三大挑戰及對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