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位發炎恐是大腸癌警訊!左下腹痛小心憩室炎「摸肚皮都痛」
大腸憩室炎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醫師指出,少數大腸憩室炎的病患,可能隱含大腸癌危機。憩室炎雖然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但若處理不當,嚴重時可能導致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呼籲民眾若出現持續性腹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診治,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患者腹痛多日竟是憩室炎併發腸穿孔
65歲的廖姓患者在過年前連續多天出現腹痛的症狀,疼痛程度甚至到了「摸到肚皮都痛到流淚」的地步。家人見狀不對勁,立即將他送往急診就醫。經過詳細檢查後,醫療團隊研判廖姓患者是罹患了憩室炎,且已併發腸穿孔,情況十分危急。為了挽救患者性命,醫療團隊緊急為其進行手術,切除部分受損的大腸,才總算化險為夷。
憩室炎好發於大腸 發炎可能致命
收治病例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指出,「憩室炎」主要發生在大腸部位,所謂的「憩室」是指腸道壁上的小囊袋。這些囊袋可能因腸內壓力過高或結構因素而形成,而隨著年齡增長,憩室形成的機率也會隨之提高。一旦這些憩室受到感染或發炎,就會引發憩室炎。
林敬淳指出,在正常狀況下,單純的大腸憩室並不會出現症狀,大多數的案例都是在發炎後因疼痛而被送往急診,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才會發現其存在。只有少數重症患者會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以廖姓患者為例,起初只是出現腹痛的症狀,原本並不以為意。但左下腹部持續疼痛長達4天之久,不僅影響食慾,甚至連輕輕觸碰腹部都會感到疼痛不已,讓他苦不堪言,家屬這才趕緊將他送到醫院急診。
大腸破裂險致敗血症 緊急手術保命
經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醫療團隊發現廖姓患者的大腸憩室不僅嚴重發炎,甚至已經破裂,導致腸內容物外漏而引發腹膜炎。林敬淳強調,若未及時施以適當治療,可能會導致敗血症,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經過審慎評估後,醫療團隊決定為廖姓患者進行手術,切除部分受損的大腸腸道,總算及時將他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目前廖姓患者已經康復出院,返家休養中。
輕中度憩室炎可藥物治療 飲食調整助緩解
林敬淳進一步說明,對於輕微或中度的憩室炎患者,通常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療來控制感染情形。醫師會開立抗生素以減輕炎症反應。此外,適當的飲食調整也是治療方式之一。在疾病初期,可採取低渣飲食,減少腸道的負擔;待症狀獲得改善後,再逐步恢復正常的飲食型態。若患者疼痛程度嚴重,也可使用止痛藥物來減輕不適感。
疼痛點相似易誤判 大腸憩室炎要注意大腸癌
林敬淳醫師特別提醒,大腸憩室炎的疼痛位置與其他腸胃道疾病相當類似,因此許多民眾常誤以為只是單純的腸胃炎,認為吃藥就能緩解,因而僅到藥局購買成藥,而未到醫院門診進行詳細檢查,結果反而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造成病情惡化。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大腸憩室炎的病患,也可能隱含著大腸癌的危機。林敬淳建議,在大腸憩室炎的治療告一段落後,可在4周後安排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發現潛在的大腸癌風險。
高纖飲食多喝水 減少憩室炎發生
林敬淳呼籲,民眾平時應多攝取蔬果、雜糧等高纖維食物,並充分補充水分,如此可減少憩室炎的發生機率。若本身有憩室炎的病史,在腹痛就醫時務必要告知醫師,如此才能盡速掌握病況,給予正確且及時的治療方案。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適時就醫,相信可有效預防並控制大腸憩室炎的發生,維護腸道健康。
◎ 圖片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