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晚期肺腺癌健保接軌國際,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六月起健保擴大給付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6月10日06:40 • 發布於 06月10日06: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實現「健康台灣」抗癌目標,首要打擊肺癌!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不僅已蟬聯20年國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更是唯一發生、死亡人數皆破萬的奪命腫瘤,其中更有逾半數的病人確診即為晚期,如何完善藥物治療成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正式公告,自今年(2025)六月起,擴大給付免疫藥物於晚期肺腺癌治療,使我國健保治療全面接軌國際治療指引,跨出邁向健康台灣重要的第一步。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今(10日)攜手肺癌相關醫學會、臨床專家、病友團體與立法委員劉建國共同見證我國肺癌防治邁向新里程碑,肯定健保署精進肺癌免疫治療與國際指引同步的決心,為國人健康帶來完整守護。

免疫藥物六月擴大給付晚期肺癌,健保署:預估每年近2,000位患者受惠

「明明有更合適、好的治療,卻因經濟無力負擔而放棄。作為病團代表那種無力感,我非常清楚。」提及過去癌友困境,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感嘆道。如今,根據健保署日前發布的新聞稿指出,肺癌、大腸癌及乳癌為我國發生人數排行前三名之癌別,因免疫療法為目前癌症治療之趨勢,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近期積極導入免疫療法,以減輕癌友治療的經濟負擔。
以頭號殺手肺癌為例,根據健保署資料,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第三期臨床試驗,與化療安慰劑組相比,在所有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中,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11.4個月。另依據atezolizumab成分藥品第三期臨床試驗,與bevacizumab併用含鉑化療組相比,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4.8個月。經共擬會議提案通過,上述兩種成分藥品均於六月起擴大給付。
蔡麗娟也進一步點出,肺癌長期占據癌症死亡人數第一名,為國人健康最大威脅,此次擴大給付不僅是制度接住患者的重要里程碑,更樹立國際肺癌照護標竿。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感謝健保署聽見醫界及患者的聲音、並回應患者及家屬的期盼,未來會持續為癌友發聲

健保擴大給付,將是全民健康關鍵轉捩點

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也回應:「本次擴大給付預估每年將有近2,000名肺癌家庭受惠,精進藥物治療、接軌國際指引已是健保署近幾年明確的方向」。未來健保署將持續接軌國際,為國人健康打造更好的環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癌症防治委員沈延盛醫師也直指,健保署的角色非常重要,本次健保治療接軌國際具指標性意義,而健康台灣委員會將持續與健保署共同為國人健康投入努力。

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本次擴大給付預計有近2000名肺癌患者受惠,感謝各位專家、醫師及代表們的共同推動

立法委員劉建國也表示,今年也是50億癌症新藥基金上路的第一年,感謝政府在癌症議題上邁出重要一步,讓台灣治療跟上國際,給病友們更多的治療選擇與希望,並承諾未來會繼續為病友的權益努力。

臨床案例佐證療效,癌友重拾治療信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表示:「若新藥無法普及,即使醫療科技再發達,都難以降低死亡率。這次健保擴大給付,將是全民健康的關鍵轉捩點。」事實上,免疫藥物治療已是國內外的標準治療,不論是美國癌症治療指引,亦或是國內五大醫學會治療指引,皆建議無腫瘤基因突變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藥物或免疫藥物合併化療。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主治醫師分享臨床兩個真實案例,一位52歲男子因背痛就診被診斷為無腫瘤基因突變之第四期肺腺癌,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後癌細胞消失;另一位63歲婦女同樣使用相同療法,亦無癌細胞殘存,兩人目前皆回歸正常生活超過五年。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指出,無腫瘤基因突變肺腺癌患者使用免疫合併化療可延長存活期,有助達到健康台灣目標

台灣醫療邁向國際,與國際研究同步接軌

台大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指出,擴大給付將有助於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參與國際研究,為未來治療指引優化提供關鍵資源。台灣肺癌學會蔡鎮良理事表示,學會近年積極修訂治療指引,健保實際給付將其從紙本轉化為臨床應用,意義重大。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黃明賢理事長也認為,擴大給付有助彌補治療空窗,提高藥物可近性,讓更多病患受惠。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潘怡伶理事長則指出,對處在人生責任高峰的年輕癌友而言,該政策不只是治療上的支持,更是勇氣與希望的象徵。

照護體系趨於完整,邁向無癌社會

新竹台大分院余忠仁院長強調,台灣自實施LDCT篩檢起,已逐步建立從早期發現至晚期治療的完整照護體系。根據總統賴清德提出的「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三分之一」政策,本次給付擴大可望實質改變台灣肺癌患者的存活曲線。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陳仁熙理事長強調,此舉有助邁向「健康台灣」,同時也期待未來政策可擴展至其他高死亡率癌別。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吳教恩理事長也指出,免疫藥物已成主流療法,盼將來可涵蓋更多適應症。
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最後表示,隨著健保署對免疫藥物給付的開放,癌症新藥逐步到位,已達成癌症治療三箭齊發,標誌肺癌治療正式邁入新紀元。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