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即食雞胸肉」別打開就吃!專家喊「1劇毒」會奪命:麻痺神經、肌肉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5小時前 • 發布於 6小時前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即食雞胸肉」是許多努力健身、正在飲食控制者的常備食物。(示意圖/Pexels)

▲「即食雞胸肉」是許多努力健身、正在飲食控制者的常備食物。(示意圖/Pexels)

「即食雞胸肉」是許多健身、正在飲食控制者的常備食物,許多人看到商品上標註「打開即可食用」,以為毋須加熱就可食用。營養師蔡正亮示警,真空包裝的即食肉品雖可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卻可能潛藏會麻痺神經的肉毒桿菌,嚴重會致命。他提醒,民眾應將之微波加熱後再吃,可大幅降低中毒的風險。

蔡正亮在其臉書粉專表示,他的朋友每次爬山都會帶一包即食雞胸肉,雖然知道加熱後吃口感更佳,但怕未立刻吃完會壞掉,考量真空包裝給人安全的印象,且包裝上也標示「打開即可食用」,因此乾脆冷著吃。

真空包裝應可保存肉品品質 就怕加工時遭「肉毒桿菌」汙染

蔡正亮表示,理論上,真空包裝可保存肉品品質,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可減少細菌入侵。但就怕在食品業者的加工過程中一旦疏忽,使肉品遭受「肉毒桿菌」汙染就可能潛藏風險,重點是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孢子,以躲過外界攻擊,更容易存在於真空包裝食品內,特別是低酸性的食物,如肉品、醃漬蔬菜。

他並表示,肉毒桿菌是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菌,其特性是不愛空氣、卻怕熱,在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的無氧狀態下更易存活,加上真空肉品屬於低酸性,也適合肉毒桿菌生長。「即使已知超商販售的雞胸肉包已經煮熟,並放在冷藏條件完善的冷藏櫃中,但食用前最好先加熱再吃,最有保障。」

肉毒桿菌的神經毒素 遠比其他有害菌危險幾十倍!
蔡正亮強調,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為神經毒素,遠比其他有害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都要危險幾十倍。神經毒素會麻痺神經,使肌肉喪失功能,不幸中毒者會無法吞嚥,甚至抑制呼吸功能而致命。

「所幸,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蔡正亮表示,經過加熱後都能夠破壞毒素,而真空包裝的肉品屬於「低酸性+無氧狀態」,是幫助肉毒桿菌生存的極大條件。因此他呼籲,習慣「冷著吃」即食雞胸肉的民眾,多一道加熱多一道安全,微波加熱再吃,就能減少肉毒桿菌中毒風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哈佛醫學團隊驚人新發現 一款「平價藥」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

鏡週刊
02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03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更該吃

常春月刊
04

小心腳下毒襪子!醫示警「恐藏一級致癌物」 這4款千萬別買

三立新聞網
05

08月10日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他酗酒、不運動,別等80歲困坐輪椅才悔憾:好好照顧身體,就像照顧還要再住70年的房子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78歲嬤陷憂鬱,靠種花草變園藝人氣王!亞東醫院開「綠色處方」療癒長輩:找回「活著的理由」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中和死亡車禍「運將吸氣喘藥」有酒精反應 名醫解答了

CTWANT

濃度提升超過十倍 今非昔比的大麻大幅提升精神病風險

信傳媒

夏天運動為什麼體力流失快?研究揭影響因素!營養師推訓練補給3策略

健康醫療網
影音

瘦子也有脂肪肝 比"游泳圈"更可怕

大愛新聞影音

「中毒者無法吞嚥」營養師曝冷吃雞胸肉恐致命 真空包裝不等於安全!加熱少送一次醫院

鏡週刊

心跳不規律=健康警訊?醫師揭心律不整警示與治療新趨勢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影音

單孔機器人手術 不必再開四個洞

大愛新聞影音

美國關稅打亂市場!專家憂缺藥潮 台大院長籲強化學名藥產業

自由電子報

慢性發炎越吃越胖?營養師:5大抗發炎食物幫你甩掉體內慢性火

信傳媒

雨季濕到長菇! 北榮示警「手機APP辨識易誤判」:誤食毒蕈恐致命

CTWANT

不要討厭它!這「便當配角」抗癌又護心 一週吃3次最棒

壹蘋新聞網

研究揭糖尿病患吃飯加「3寶」 每天血糖穩定多1.2小時

TVBS

保健品吃錯反而有負擔!醫師親授5大攝取關鍵

健康醫療網

夏天消暑必喝!綠豆湯1成分保護腸道 「這樣煮」加碼降血糖

TVBS

你有為自己獨活過嗎?賴佩霞揭30年靜心經驗:獨活是讓自己體會當下

優活健康網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NOW健康

心腦活化防失智海嘯 五力共振對抗衰老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深蹲後頭暈、胸悶喘不過氣?別忽略可能是貧血警訊!

常春月刊

精準抗癌新思維:中西醫共治 打造「全人醫療」新藍圖

常春月刊

張善政參觀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盼長輩在桃園安享晚年

桃園電子報

酪梨幫助減重又抗癌是因為這「成分」?營養與好處一次看

Hello醫師

綠拿鐵新手別亂配!營養師教你健康喝對不踩雷

常春月刊

年輕梅毒續升「今年通報已破千」 疾管署免費快篩1個月256人受檢

ETtoday新聞雲

擺脫頻尿與急迫感困擾,讓年長女性重拾夜間好眠與日常自信

常春月刊

喝咖啡防癌!深焙vs.淺焙哪個好?醫:「它」是關鍵

三立新聞網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夜間頻尿擾眠!醫曝新解方:「1針肉毒桿菌進膀胱」救更年期困擾

太報

學會聰明吃碳水化合物 才能長命也好命

CTWANT

哈佛醫學團隊驚人新發現 一款「平價藥」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

鏡週刊

吃外食也能顧代謝!統欣生技推「究好孅」益酵素,打造順暢日常生活

姊妹淘

08月10日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Heho健康

安心亞忌口卻膽固醇超標!當心傷心也傷肝 護肝必做一檢查

健康2.0

2個月減重16公斤「不是靠運動」!林右昌瘦身祕訣是戒2物 專家曝正確進食順序

健康2.0

不是蔬菜也不是水果 1食物膳食纖維含量高得驚人!4周就改善老人便祕

健康2.0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健康2.0

衣服染色怎麼辦?4招快速有效處理法 讓你的衣物恢復潔白如新

健康2.0

「1習慣」恐讓糖尿病風險暴增3倍!醫師教你從3點改善 省錢又養生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