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78歲嬤陷憂鬱,靠種花草變園藝人氣王!亞東醫院開「綠色處方」療癒長輩:找回「活著的理由」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台灣高齡化加速,許多長者雖然壽命延長,卻同時面臨身體退化、社交孤立與情緒低落等挑戰。即便現代醫療手段如抗憂鬱藥物、心理治療、穿顱磁刺激術等,能有效協助改善長者情緒,但許多患者症狀改善後,仍缺乏生活目標與被需要的感受。

英國自2019年起推動「社會處方箋」制度,讓醫師除開藥,也能轉介病人參與園藝、藝術、運動等社交活動,促進心理與社會連結的整體健康。精神科醫師陳俊霖指出,許多長者透過自然接觸與團體互動,不僅緩解焦慮與孤單,也改善睡眠與專注力,重拾生活節奏與價值感。

據國民健康署2022年調查,台灣65至74歲銀髮族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11.7%,其中7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高達19.7%。而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蓄意自我傷害」名列第10,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更居各年齡層之冠,顯示高齡憂鬱與自殺是超高齡社會必須關注的議題。

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醫師指出,現代醫療手段如抗憂鬱藥物、心理治療、穿顱磁刺激術等,能有效協助改善長者情緒,但許多患者症狀改善之後,卻仍覺得「沒有活著的理由」。

陳俊霖強調,走進人生的銀色時光,不該只是漫長的等待與消耗,而應是充滿溫暖、陪伴與生活意義的延續。長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投入的生活節奏,以及重拾價值感與社會連結的機會。

從開藥到開心,醫師開出「快樂處方箋」

英國自2019年起推動「社會處方箋」制度,讓醫師在開藥之外,也能轉介病人參與園藝、藝術、運動等社交活動,促進心理與社會連結的整體健康。陳俊霖表示,這樣的理念與臨床經驗密切呼應,許多長者透過自然接觸與團體互動,不僅緩解焦慮與孤單,也改善睡眠與專注力,重拾生活節奏與價值感。

他也補充,在歐美與澳洲地區,類似的「綠色處方箋」與「森林療癒」計畫早已推行多年,科學實證也顯示,自然環境能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化、降低壓力荷爾蒙,有助穩定情緒並促進心理健康。

「自然就是最溫柔的處方。」亞東醫院從2008年起導入園藝治療至精神復健,透過自然照護協助患者走出情緒低谷。2016年更在安寧病房設置療癒花園、導入治療犬,為末期病人與家屬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

▲治療犬走進病房,為患者與家屬帶來面對病痛的勇氣與希望。(圖/亞東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每周只開1小時的暖心咖啡館!失智公嬤學煮咖啡延緩退化,全台展17店證明:失智不是沒路用

78歲嬤分享種花技巧,找回「被需要」感覺

「我們希望不只是治療症狀,更透過環境、活動與人際連結,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意義與節奏。」陳俊霖分享,有位78歲李阿姨,常覺得日子無趣、悶悶不樂。家人發現她情緒低落,便陪她來醫院就診。

陳俊霖發現李阿姨喜歡在家種花草,建議她參加園藝團體,她起初猶豫,覺得自己已經會種,不需要再學。但陳俊霖鼓勵她或許可以當老師,幫助別人一起種花,這句話也在李阿姨心中種下希望種子。

幾週後,李阿姨在家人鼓勵下加入團體,不僅迅速融入,還主動分享種花技巧與施肥經驗,成為團體中人氣王「園藝阿嬤」,也常在活動結束後,笑容滿面地與家人分享趣事。陳俊霖表示,許多長者透過團體活動找回「被需要」的感覺,這份認同和陪伴,比任何藥物都更能療癒心靈。

▲亞東醫院推動「綠色照護」,結合精神醫療與自然療癒,透過園藝與手作活動,增強長者社會連結與情緒支持。(圖/亞東醫院提供)

醫療不只單是治療,更是陪伴與連結

醫療的目標不只是讓數據恢復正常,更重要的是幫助患者重新找回「活著的理由」。

陳俊霖希望長者不再被動接受照顧,而是能在生活中重拾主動感和價值感,而園藝、手作和接觸自然等活動,不僅是休閒,更是情緒復健與認知刺激的重要方式。尤其對長輩來說,當他們發現自己還能做好一件事,並幫助別人時,那種自信和喜悅是最好的療癒。

「綠色,是自然的顏色,也是療癒的顏色。」在邁入高齡社會的今天,醫療的角色不該只侷限於治療疾病,更應回應長者心中最深的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需要。

透過綠色處方的推動,亞東醫院將自然融入照護,用園藝、手作與陪伴的力量,溫柔地牽起每位長者的手,一起走出孤單與低潮,重新擁抱那段充滿尊嚴與幸福的人生下半場。

【亞東醫院衛教講座】

銀髮族的綠色處方箋

■ 時間:8/8(五)15:30~16:00

■ 主講人: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俊霖醫師

園藝療癒手作體驗

■ 時間:8/8(五)~8/10(日),每日四場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阿嬤因細心問診流淚,想送禮卻怕被看不起,醫生:我必帶回家,讓妻兒知道我從醫以來收到最棒禮物

賣肉羹養大3兒女,妻失智卻沒人願幫忙!他心冷捐上億家產:我不懂情緒勒索,只盼與孩子相聚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哈佛醫學團隊驚人新發現 一款「平價藥」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

鏡週刊
02

小心腳下毒襪子!醫示警「恐藏一級致癌物」 這4款千萬別買

三立新聞網
03

想改善膽固醇?研究:白飯換「這1物」顯著有效 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更該吃

常春月刊
04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05

08月10日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夏天食物中毒禍首3成是生食!「2類食物」易胃痛腹瀉 8大症狀一次看

三立新聞網

不是蛋白飲、雞胸肉!醫揭「1物」最能增肌:還能補鈣

三立新聞網

她器官老化不同步!「心臟28歲」但大腦已35 醫曝「10大器官時鐘」迷思

三立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白血球數異常增高! 醫示警血癌可能風險

NOW健康

他酗酒、不運動,別等80歲困坐輪椅才悔憾:好好照顧身體,就像照顧還要再住70年的房子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中和死亡車禍「運將吸氣喘藥」有酒精反應 名醫解答了

CTWANT

濃度提升超過十倍 今非昔比的大麻大幅提升精神病風險

信傳媒

夏天運動為什麼體力流失快?研究揭影響因素!營養師推訓練補給3策略

健康醫療網
影音

瘦子也有脂肪肝 比"游泳圈"更可怕

大愛新聞影音

「中毒者無法吞嚥」營養師曝冷吃雞胸肉恐致命 真空包裝不等於安全!加熱少送一次醫院

鏡週刊

心跳不規律=健康警訊?醫師揭心律不整警示與治療新趨勢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影音

單孔機器人手術 不必再開四個洞

大愛新聞影音

美國關稅打亂市場!專家憂缺藥潮 台大院長籲強化學名藥產業

自由電子報

慢性發炎越吃越胖?營養師:5大抗發炎食物幫你甩掉體內慢性火

信傳媒

雨季濕到長菇! 北榮示警「手機APP辨識易誤判」:誤食毒蕈恐致命

CTWANT

不要討厭它!這「便當配角」抗癌又護心 一週吃3次最棒

壹蘋新聞網

研究揭糖尿病患吃飯加「3寶」 每天血糖穩定多1.2小時

TVBS

保健品吃錯反而有負擔!醫師親授5大攝取關鍵

健康醫療網

即食雞胸肉直接冷吃!專家示警產生1毒素 嚴重恐危及生命

壹蘋新聞網

夏天消暑必喝!綠豆湯1成分保護腸道 「這樣煮」加碼降血糖

TVBS

你有為自己獨活過嗎?賴佩霞揭30年靜心經驗:獨活是讓自己體會當下

優活健康網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NOW健康

心腦活化防失智海嘯 五力共振對抗衰老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深蹲後頭暈、胸悶喘不過氣?別忽略可能是貧血警訊!

常春月刊

精準抗癌新思維:中西醫共治 打造「全人醫療」新藍圖

常春月刊

張善政參觀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盼長輩在桃園安享晚年

桃園電子報

酪梨幫助減重又抗癌是因為這「成分」?營養與好處一次看

Hello醫師

綠拿鐵新手別亂配!營養師教你健康喝對不踩雷

常春月刊

「即食雞胸肉」別打開就吃!專家喊「1劇毒」會奪命:麻痺神經、肌肉

三立新聞網

年輕梅毒續升「今年通報已破千」 疾管署免費快篩1個月256人受檢

ETtoday新聞雲

擺脫頻尿與急迫感困擾,讓年長女性重拾夜間好眠與日常自信

常春月刊

喝咖啡防癌!深焙vs.淺焙哪個好?醫:「它」是關鍵

三立新聞網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夜間頻尿擾眠!醫曝新解方:「1針肉毒桿菌進膀胱」救更年期困擾

太報

學會聰明吃碳水化合物 才能長命也好命

CTWANT

哈佛醫學團隊驚人新發現 一款「平價藥」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

鏡週刊

吃外食也能顧代謝!統欣生技推「究好孅」益酵素,打造順暢日常生活

姊妹淘

08月10日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Heho健康

安心亞忌口卻膽固醇超標!當心傷心也傷肝 護肝必做一檢查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