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退休要注意健康風險 國衛院:研究顯示低收、男性身體易衰弱
提早退休,自由自在,看似吸引人,但也潛藏健康風險。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每150名提早退休者中,每年就有1人較仍在工作者提早發生身體衰弱,其中又以男性、收入較低者風險較高。醫師提醒,退休離開職場後,雖然睡眠與焦慮狀況可能較在職期間改善,但也可能因此失去原有規律作息、社會互動與身體活動,久而久之導致健康出現變化,其中男性因社交生活較女性更侷限在工作中,因此退休後所受影響較大。
國衛院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吳其炘(亦為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合聘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與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為堅、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合作進行的這項研究報告,今年2月登上國際期刊《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退休是人生重要關卡,吳其炘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指出,近年國內統計,民眾提早退休比率已高於美國、日本和南韓,為了解生活型態明顯改變是否會增加衰弱風險,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中2010至2021年超過177萬名45至64歲的早退族數據,與同年齡、仍在工作族群比較分析身體健康變化。
研究團隊以「多重疾病衰弱指數(multimorbidity Frailty Index)」分析發現,每150個早退休者中,每年會有1人的衰弱指數,較仍在工作者更差。吳其炘說明,換言之,提早退休者,每年有1/150機率變得比未退休者更衰弱,且隨退休時間越久,衰弱機率會累積越高。
另外,在研究中也發現,男性、收入較低,或是在農漁業、私人企業、自營工作者,影響會較高。尤其若退休前健保投保金額不足新台幣2萬2000元者,每40個人中,每年就會有1人提早衰弱,顯示經濟能力對退休後生活影響巨大。吳其炘指出,收入低者可能因退休後無法安排活動、維持足夠營養,導致健康出問題。相反的,研究發現若是公務員退休,健康狀況反而相對穩定,甚至有些改善。
不過,這項研究並未分析早退休原因。吳其炘指出,收入較低者可能從事高勞力工作,有更高機率是因體力下降等原因停止工作,但不一定有就醫診斷,這些都可能影響後續健康狀況,卻不會反映在衰弱指數中。未來研究可進一步分析不同職業者,退休前後的身體活動量改變等對生活的影響。
吳其炘表示,台灣55歲者勞動參與率較日本、南韓低很多,顯示國家給予退休者足夠保障,但這群提早退休者,卻可能陷入提早衰弱的健康風險。政策上除鼓勵退休後持續活動外,也可能需討論放寬高齡者工作條件、增加雇主僱用高齡者誘因,或利用逐漸增加週休日數等方式,助民眾逐漸適應退休生活。
責任主編:于維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