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致死率達3成、3-5成會變笨 蚊子來了快滅蚊防蚊打疫苗
天氣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大爆發!疾管署最新公布國內新增5例日本腦炎病例,3男2女。疾管署指出,日本腦炎致死率高達30%,存活者有3至5成的比率可能留下智力和精神性後遺症,接下來又是登革熱感染高峰將至,請民眾注意滅蚊、防蚊。居家鄰近豬舍、鴿舍、水稻田、溝渠、池塘等的高風險族群建議補打日本腦炎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新增的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發病日介於6/9至6/23,患者出現發燒、嘔吐、頸部僵硬、意識障礙、頭痛、頭暈等症狀,經就醫通報採檢後確診為日本腦炎。目前5位個案均住院治療中,所幸同住者皆無出現疑似症狀。
調查顯示患者居住地附近多為高風險場域
這5位患者居住地分別位於台中市南屯區、彰化縣花壇鄉、雲林縣北港鎮、屏東縣崁頂鄉及屏東縣高樹鄉,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經衛生單位調查發現,5人的居住地附近均有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
6至7月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 40歲以上成人感染較多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6/30止,累計6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台灣每年5月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又以6月至7月為流行高峰期。2021年至2024年同期的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4例、7例、12例及15例,以40歲以上成人感染較多。
病媒蚊多孳生於水稻田等處 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國內正值日本腦炎流行季節,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
這些病媒蚊的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其中三斑家蚊會先叮咬帶有病毒的豬和鳥類等動物宿主而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再叮咬人而造成人類感染。羅一鈞呼籲,請水稻田、溝渠、池塘、豬舍、鴿舍附近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落實防蚊措施。
日本腦炎致死率達3成近5成有可怕後遺症
李佳琳說明,大部分感染日本腦炎的人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少數會出現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的個案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日本腦炎致死率可達20%至30%,並有30%至50%存活的病例會留下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李佳琳提醒民眾,若需前往易孳生病媒蚊的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疫苗接種為最有效預防方法 高風險場域者應評估自費接種
疾管署強調,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民眾應按時攜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而衍生嚴重的後遺症。此外,住家或活動地點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除了要落實防蚊措施外,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 圖片來源/疾病管制署提供
◎ 諮詢專家/李佳琳疾副主任.羅一鈞副署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