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夏雙周:反對AI

明報

更新於 22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明報專訊】如果《明報‧星期日生活》刊發的原創文章,其實是由AI一鍵批量生成,文章旁徵博引,甚至做到了文采飛揚,你還願意費時閱讀嗎?如果《星期日生活》的主編是一個AI機械人,「黎佩芬」這一名字代表該機械人不僅高度智能化,亦不失女性的溫柔嬌媚,且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可以聯合其他機械人一起工作。那麼,即使她的「編者話」寫得言簡意深,你還會認為有畫龍點睛之效嗎?傳統媒體的經營如今舉步維艱,為節約人工計,如《明報》刊登的大部分文章改由AI生成,你還會訂閱這份新聞紙嗎?

出版業的革命

AI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其結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無數行業為新技術的來臨而歡呼,從業者不甘後人,個個摩拳擦掌,意圖大展鴻圖;有些行業卻被該技術逼入了死角,其利益不斷遭到侵犯,正努力尋求司法與社會的保護。以出版業為例,AI似乎正在給這一「夕陽產業」帶來生機。不少出版社正在積極與AI結合,試圖通過新技術,降低出版成本,擴大利潤空間。

最近本人參加了一家出版社內部的工作坊,主題是出版社編輯如何利用AI機械人,專家的講解和現場演示令人眼界大開:AI帶給出版業的,不僅是一個輔助工具,而是另一場工業革命。只要編輯懂得如何下達更準確具體的指令,DeepSeek加上ChatGPT即可在半分鐘內,將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1984》全書變成質量頗佳的中文文本,文風隨君所願,可學術,可通俗,既能譯為適合內地讀者閱讀習慣的中文風格,亦能一變而成香港讀者所喜歡的表述方式,還可模仿金庸、蔡瀾、倪匡、林康琪的文字特色。

利用某種音頻生成軟件,《1984》又可在數分鐘內變為一本有聲書(audiobook)。可選擇一人朗讀,亦可男女對話,聲音逼真自然,連何時該咳嗽、磕巴、搶話、插科打諢都拿揑得恰到好處,令人歎為觀止。如果再給AI發出指令,以奧威爾的風格,替他再寫一本小說,結果亦是倚馬可待。只要捨得花時間,不斷訓練機械人,其寫作能力尚能日益精進,彷彿奧威爾再世,殊為可觀。

如果人能做到的,AI機械人亦能做到,且更聽話順從,從不駁嘴,永不生病,不需年假,不必買保險,不會以衝博士論文為由要改周記為雙周記,為何還要花重金請人翻譯、僱人朗讀,購買暢銷作家的稿子呢?如果一鍵可生萬物,廉價又簡單,翻譯家、作家、朗讀者今後還有生存空間嗎?

作家在抗議

近日,多位「正站在懸崖邊緣」(We are standing on a precipice)的作家發表題為「反對AI:作家給出版人的一封公開信」(Against AI: An Open Letter from Writers to Publishers)的聲明,要求包括企鵝蘭登書店在內的5家美國最重要的文學出版社停止出版AI製造的書及音頻。他們表示,AI生成產品的過程,廉價又簡單,惟真正的藝術創作,一定是基於作家的真實生活,表達的是他們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AI機械人則無法理解人類的經歷(AI cannot understand the human experience),永遠無法變成有血有肉的人類,亦永遠不會懂得「流血、飢餓與愛」(To bleed, or starve, or love)。只有人才能真正理解人,並識得如何與其他人交流,AI機械人只是貌似通人性而已。

作家書寫的人類的生存經驗,被尊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惟其作品,卻又是文化商品,亟需市場的經濟回報。藝術家依靠市場生存,並得以繼續從事創作。惟市場的邏輯常常有違藝術的規律,其要求商品的價格更低廉,製造過程更簡單,除了能滿足客戶各種需求,還應能援筆立就。AI的橫空出世,正可滿足市場的此種需求。作家在公開信中聲稱,為何AI書寫的作品讀起來有一種廉價感,因為它們的製造過程就很廉價;為何AI的作品內容簡單膚淺,因為它們是一鍵生成的產物,缺乏複雜性(The writing that AI produces feels cheap because it is cheap. It feels simple because it is simple to produce.)。

為何AI機械人如此高效?作家指控,這只是因為科技公司既盜竊了作家的作品,亦盜竊了出版社的成果(The purveyors of AI have stolen our work from us and from our publishers, too.)。這些科技公司,未經作者及出版社許可或未有支付報酬,大規模地盜用他們的知識產品,用來訓練AI模型。惟此類公司敲骨吸髓之惡行,居然被美國聯邦法院裁定為符合美國版權法中的「合理使用」(fair use)原則,一次次贏得官司。如今,連出版行業這一作家最後的棲息地,亦開始使用AI代替工人,出版社的編輯在減少,書架上機器生成的書在增加。作家追問:出版社的最終目標,是否要將我們清理出該行業,如此,資本家可以更方便地從我們付出的勞動中獲得巨額利潤?

他們希望出版業可以跟作家站在一起,抵制任何用機器生成的文化產品。AI是可以帶來巨大社會效益的工具,但不應被用來取代藝術家及其作品,亦不是用來取代編輯。創作是一種個人化的藝術行為,書籍出版亦然:它是一種多人合作的藝術形式,出版過程中的每一道程序,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與人的交流,惟此種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正被機器取代。聲情並茂的有聲書,除了讓我們聽到故事,亦可聽到朗讀者的人聲、情感,還有呼吸,如今逐漸變成類似電梯裏的提示語,不再講人話,最多像人話而已。如果任由出版業以AI取代人,作家將失去最後的生存空間,年輕人將失去嶄露頭角的機會,藝術創作將會成為一門失傳的手藝,文明必將逐漸式微。他們大聲呼籲,即使法律無法阻止高科技公司的盜竊行為,出版社應該跟作家聯手,成為文學作品的保護者(guardians)。

文學與技術的張力

每一次的技術革命,對文學都是挑戰。傳統的文學形式,是作家利用文字進行的創作,無論《神曲》還是《紅樓夢》,都以此種形式傳世。人類歷史上技術第一次對文學產生巨大衝擊,應該是廣播的出現。因為在一戰中得到廣泛應用,廣播從1920年代開始逐漸普及。從此,人類的娛樂方式,多了一種選擇,除了文字,尚有聲音。之後,技術以加速度發展,電影、電視、遊戲機、電腦、網絡、社交媒體、智能手機接踵而至,AI人工智能則是最新的「終結者」。

對於文學與技術的關係,人們似有3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第一類比較悲觀。他們驚呼文學正因此衰弱,甚至死亡,給出版社寫公開信的作家,庶幾屬於這一類。另一類則非常樂觀,他們歡呼AI不僅改變了文學的創作,亦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未來的文學創作,必將會是一種人機合作的成果(co-authored works):AI給作者提供創作素材,設計人物與情節,甚至幫助作者完成不知該如何書寫的部分。這種人機合作,將提高人類的創造力,創造一種更加有活力、持續進步的文學景觀,最終使得創作的過程與閱讀的體驗,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第三種則在兩者之間。他們認為,藝術家不應對技術假裝視而不見,藝術通常都是技術的產物。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得益於室內劇場的興起,荷李活電影能風行全球,因為解決了電影膠片的生產技術,奧威爾的烏托邦小說《1984》亦是因擔憂未來技術將控制人類而創作的不朽文學作品。任何一次藝術與技術的互動,都是一次「浮士德式交易」(A Faustian pact),有得有失,但藝術總是換一種形式生存了下來,並因此順應時代,不斷更新。

美國作家的公開信,是多家AI科技企業被控非法盜用知識產權卻被法院判為「合理使用」的一種直接反應,希望藉此向出版行業表達更明確的反對態度,亦是今日圍繞AI是否為人類之福的爭議日趨激烈的結果。曾幾何時,發明機械人之目的,是將人類從危險或瑣碎的工作中解脫,便於從事藝術創作。如今,AI可以取代人類從事藝術創作,人又何以為人呢?AI不斷進步的故事,會是一部人文退化史嗎?

文˙毛升

編輯˙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查看原始文章

「世界最長下巴」網紅照X光 「骨頭真實模樣」震驚醫

TEEPR亮新聞

【LINE你睇】 兒戲不兒嬉 掃帚馬騎出國際賽事

LINE TODAY

網上熱話|月入9萬唔夠養家 港男絕望欲敗走離港:完全係困局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性迴避≠性冷淡!女性為什麼更容易陷入「想愛愛卻不敢」的困境?

姊妹淘Babyou

網上熱話|港女唔知另一半住邊 發文問係咪正常 網民:明顯身有屎

am730

【LINE你睇】 兒戲不兒嬉 掃帚馬騎出國際賽事

LINE TODAY

【噪音滋擾】日頭家中跑跳 鄰居多次投訴擾民 2歲仔經提醒嚇出怪異行為 媽媽無可奈何

MamiDaily

不丹深度遊|不丹都有得食買玩?4個不丹必做旅遊體驗 行街市/農家菜/紅米啤酒/傳統服飾

am730

人之所以累,是因不會做真正的自己!你的生活應是你「精選」的樣子,才是你自己的,才值得一過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醫勸新衣「必洗過再穿」 洗衣店實測:直接穿多可怕

TEEPR亮新聞

暑假好去處|大埔20萬呎恐龍水上樂園回歸 最平$138任玩14款充氣設施+任食30款美食甜品 (附餐牌價錢)

am730

75歲尪當「火山孝子」3年,週花萬元享純愛滋味…劉黎兒:老年人的戀愛慾被煽起,最怕陷「羅曼史」騙局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人生是一個過程,該做不去做,想做還不做,等於白活!這世界從不缺想法、夢想、計畫,是缺少行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世界最長下巴」網紅照X光 「骨頭真實模樣」震驚醫

TEEPR亮新聞

新品速遞|IKEA全新推出3D立體造型蛋糕 超萌鯊鯊/小熊公仔/經典杯子

am730

執拾遺傳症

虛詞.無形

CAFE DECO PIZZERIA圓方店全新面貌亮相 煙吞拿魚腩/和牛虎蝦薄餅配打卡雞尾酒

am730

【LINE你睇】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沖繩石垣島「EARTH」圓形別墅開業

LINE TODAY

跟團優於自助!退休旅遊的4個眉角,讓50歲以後的自己,做到100分人生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30歲兒不婚、無業、不出門...她自認好媽卻養出廢兒,「狠心、放手、斷金援」能逼媽寶獨立?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藝術香港︱《開箱2025:光之合奏》大館互動藝術邀觀眾共創

am730

瘦瘦針人人都能打?打了就能盡情吃?減重名醫揭3大迷思:1事做錯「越打越沒用」停藥更易復胖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別人過得好,總讓我焦慮?哈佛心理學教授:「愛比較」是快樂殺手,用「感恩」找回幸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名古屋手信推薦2025!足料蝦餅/不一樣的味噌/JR車站名物

ELLE HK

33%的雌蛙 不喜歡你不會說 而是直接裝死

阿尼尛 Anima

「狗證物證」全到位!貪吃狗偷火龍果被掛門前公開審判 飼主回家也傻眼

Styletc TW

猶如走進當代地下俱樂部!中環新餐廳「AER」主打高質現場DJ音樂 酒吧美食配雞尾酒一流

Esquire HK

【母女衝突】14歲乖女習慣大力關房門 深夜嘈醒家人 媽媽1招解決激嬲囡囡 發脾氣斥:侵犯私隱!

MamiDaily

編者話:在文字中徜徉

明報

動物迷城:非洲大蝸牛的生存之道

明報

A to Z藝術字典:C-Conceptual Art 觀念藝術

明報

{氣韻連綿達人}張靜文 從主播到京崑劇演員 沉浸表演這舞台

明報

餐桌共學:嘗味客家(二):酹鑊邊

明報

無定向學堂:15歲車手分享大賽經驗 賽車不止速度 失控也是一種學習

明報

未來城市:社會地產實驗 助劏房戶安居 資金、良心租盤成可持續難題

明報

廚房戀愛論:我與廚房談的N場戀愛

明報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陳子謙專訪 一同呼吸觀察,學習微笑

明報

與八旬母親談同婚:「點解𠵱家香港行得咁慢」

明報

[4K影片] 湯水食譜 | 五指毛桃淮山蘋果湯

Cook1Cook 煮一煮

【LINE你睇】 男友「死亡拍照」引發P圖盛會 反光臉孔變卡通

LINE TODAY

IKEA 50周年大減價 過千貨品低至3折!枕頭/家品/廚具$50有找

am730

【LINE你睇】機械人足球聯賽決賽 中國機械人狂跌倒需擔架送走

LIN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