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夏天被蛇咬該怎麼辦?醫提醒「3」要點 避免截肢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2024年07月12日06:30 • 發布於 2024年07月12日09:00 • 邱玉珍

夏日炎熱高溫,山間林蔭涼爽,因此登山、健行成為不少民眾戶外活動的首選。醫師提醒,夏季也是蛇類出沒的高峰期,民眾登山避暑之餘,千萬不可輕忽山林野徑中潛藏的蛇類咬傷風險。

每年6~9月是蛇傷旺季,台灣北、中、南、東區造成蛇傷的毒蛇種類並不一致:北部主要是青竹絲或龜殼花,中、南部平原地區則是眼鏡蛇;百步蛇與鎖鍊蛇的咬傷,零星的分布在東、南部地區,每年可能僅有1~2例。

繁忙的假日急診室門口,救護車人員正載送一位不慎遭蛇咬傷的病人王先生(化名)緊急就醫,王先生利用周末假期與太太到陽明山爬山,卻不慎被蛇咬傷,幸而急救得當並無大礙。

遭毒蛇咬「1」方法 阻止毒液進入體內

收治該案的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災難醫學科主任陳俊芳表示,被蛇咬傷的急救原則首要就是判斷是否為毒蛇種類,因為毒蛇之毒液可分為出血性毒、神經性毒、以及混合型毒,必需使用正確的蛇毒血清治療。

如果無法判斷是遭受有毒或無毒的蛇類咬傷,皆須視為有毒的毒蛇咬傷、並依傷口及病人臨床症狀進行急救處理。以王先生為例,被咬傷時有特別留意觀察蛇的外型特徵,因此醫師可以依據他描述的資訊,判斷咬傷他的毒蛇種類並開立適當的蛇毒血清加以治療,以減輕毒液對身體的傷害。

戶外踏青時,應如何避免打草驚蛇?

陳俊芳強調,蛇類是相當膽小、隱蔽性的生物,除非感到遭受威脅,否則並不會隨意攻擊人類,提醒民眾到戶外踏青時,應注意以下細節以避免被毒蛇咬傷。

1.不要偏離主要道路,勿用手撥弄枝葉、可使用登山杖或長棍撥開影響視線的草木。

2.減少肢體皮膚外露,勿赤腳或穿著拖鞋,宜穿著皮靴或厚長褲,可緩衝毒牙刺入深度及毒液量。

3.已知為毒蛇常出沒地區應避免涉水或游泳,因多數毒蛇皆可在水中活動。

4.當看到蛇時應遠離,勿干擾或嘗試捕捉,可撥打119或1999市民專線協助。

被毒蛇咬傷怎麼辦?

萬一不慎被蛇咬傷時,切勿慌張,試著放鬆身體,避免奔跑、逃離等任何會加快血液流速的舉動,以減緩毒液擴散速度。陳俊芳提醒民謹記3要點,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1.先移除肢體末梢的戒指、手環等,以避免因組織腫脹而造成壞死。

2.盡量保持傷口部位低於心臟,切勿割開傷口擠出毒液或以口吸取毒液,以免造成感染及毒液擴散。

3.記住蛇的外型、特徵,毒性強的蛇類頭部形狀常為三角形或較寬大,也可以利用手機拍照,提供後續就醫診療參考。

陳俊芳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災難醫學科主任陳俊芳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心悸胸悶別輕忽!醫:中風與心律不整呈高關聯

台灣健康醫療網

衛福部調整心健司長、國健署長!「台南幫」新血加入

中天新聞網

脊椎微創手術再進化!傷口小更安全 醫曝3種族群適用

NOW健康(TW)

心臟病治療新篇章!「二尖瓣脫垂」又「冠狀動脈阻塞」可整合手術免開胸

Heho 健康(台灣)

恐慌症發作擔心快死掉?醫揭13項症狀 專業治療獲成效

NOW健康(TW)

餐後別急著坐下!飯後運動助控糖 降糖尿病、胃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給毛寶貝安心的照顧! 飼主應與店家簽訂寵物美容契約

NOW健康(TW)

神經科醫生的「護腦」策略 這4件事不要做!GPS導航用太多也上榜

am730

暑假戲水藏危機! 專家籲:下水前「這樣做」可大幅降低溺水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地瓜葉川燙後直接吃?專家教「配油脂、牛肉」營養加倍

中天新聞網

夏天茶飲|山楂荷葉茶/生脈飲2款養生解渴養心氣

am730

停經多年突然出血?婦以為「回春」檢查竟是子宮內膜癌

中天新聞網

AirPods Pro 2新增助聽器功能!衛福部許可,台灣也能用

康健雜誌

熱到頭暈眼花 護腦10招保持思緒清醒穩定情緒防意外

am730

連14天每日抽3次血 衛福部長:非醫事人員抽血將開罰

中天新聞網

當眼球中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小心白內障已悄悄找上你!有乾眼症的患者當心「乾眼風暴」風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預防女孩提早發育?中醫師推薦喝 1 飲品、注意 3 飲食關鍵就不怕骨齡早熟

Heho 健康(台灣)

美牛內臟、美豬萊劑可能放寬嗎?你該知道的4個美牛豬QA,一次看懂

康健雜誌

受害女足隊學生憂抽血遭滅證!邱泰源:將嚴查血液流向並究責

中天新聞網

今年8月起流感藥公費適用新制 強化孕產與兒少保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天待冷氣房不出汗? 中醫曝體內溼氣重減少流汗後果

NOW健康(TW)

【專欄】善用暑假 改善體質(一):飲食順應自然多元化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HER2陽性婦癌治療迎曙光!新一代ADC藥物問世,「像一把帶炸彈的鑰匙」精準鎖定癌細胞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腎病患者營養補充須謹慎 醫示警硒鋅缺乏恐增洗腎風險

NOW健康(TW)

挑戰生命禁區!搶救粒線體缺陷,英國重組受精卵產下8名訂製寶寶

康健雜誌

【蔬果】一覽2025「最髒蔬果」排名 沒想到這個食物最骯髒!?

高燒 Gofever

中暑了嗎?你是中「陰暑」還是「陽暑」? 中醫解迷思

NOW健康(TW)

「這些高風險群」降血脂靠飲食、運動不夠!醫揭藥物治療介入時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肺癌術後三年是復發高峰 醫揭「降復發、存活關鍵武器」

台灣健康醫療網

總是手滑握不住東西?小心是健康警訊!物理治療師推6招練握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橄欖油不適合高溫烹調?炸油可以重複用幾多次?醫生揭橄欖油2大優勢

am730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突破103萬人 實證證明:定期篩檢可降低發生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退休生活】港人平均壽命88.1歲 您準備好迎接退休後第二人生未?

高燒 Gofever

4 大代謝差警訊,恐釀心血管疾病!營養師教你怎麼聰明吃

Heho 健康(台灣)

洋葱是超級護腎食物 醫生親解:「這樣吃」才對

am730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靠玻尿酸撐得住嗎?醫師:只是止痛,解方是運動

Heho 健康(台灣)

AI智慧醫療前進離島 北市聯醫推動北竿鄉全人整合照護

NOW健康(TW)

國衛院、部桃研發「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 監督醫護落實洗手防院內感染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層睡眠利於養顏美容排毒! 中醫師傳授3招幫助好眠

NOW健康(TW)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