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港人平均壽命88.1歲 您準備好迎接退休後第二人生未?
根據衛生署健康統計數字,港人平均壽命為88.1歲。雖然香港並沒有法定退休年齡,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普遍的退休年齡落在約60至65歲之間。退休後才是真正人生的開始,對於日後尚有20餘年的生活,您又規劃好沒有?
退休規劃:了解長壽風險
退休代表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若想安享晚年就必須好好籌備,以免讓未來的各種問題成為退休的絆腳石。在眾多的退休規劃議題裡,「長壽風險」成為了近年最被關注的問題,指個人退休儲蓄不足以應付晚年生活開銷的財務風險。據研究,風險的成因是退休人士的規劃仍建基於過去的壽命預期;忽略了在各種因素影響下,香港人平均壽命持續上升的重點,導致最終的退休資金缺口。
同時,根據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調查,在港退休的生活成本有上升趨勢。以55至74歲的19年退休期為例,基本退休生活預算需要165,600港元。另外亦調查發現,香港的平均強積金賬戶結餘僅約28萬元,根本不足以應付退休的開支,顯示強積金不能成為實現理想退休生活的唯一依靠。
長壽風險是退休的挑戰
雖然長壽風險看似可怕,但風險是可以透過各種方法避免的。建議可以透過投委會、積金局 (MPFA) 等機構的退休計算機協助初步估算你的退休開支,協助未來更進一步規劃退休財務。
除此之外,日常中亦可以多做恆常運動、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以及均衡飲食等健康管理,來預防慢性疾病、幫助降低醫療支出。同時在財務管理方面,可以嘗試多元的收入來源。如分散投資、將資金分配到如物業、收息股、派息基金、定期存款等不同類型的資產去構建自己的被動收入,更可降低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
最後,也建議每月固定存款、投資,積累長期財富,以提早儲備退休時所需的資金。現在市面上亦有些有長線儲蓄及增長潛力的保單產品,幫助準備退休的人士慢慢積累長期財富。這類型產品會以保證現金價值形式,當支付喪失行為能力保障(如適用)、身故保障或保單退保時發放,為您穩定地建立財富。而組成非保證部分的歸原紅利和終期紅利則會帶來長期增長潛力。投保此類型的保單可令財富隨保證現金價值和非保證紅利一同增長,讓退休時達到一定的資金,應付長遠生活開支。
移民退休開支怎麼計算?
退休就是放下工作的重責,把餘下的時間留給自己,好好享受人生。除了留港退休,亦有部分人因各種原因而選擇移民海外退休。據《永明金融退休掌控力指數》研究調查發現,46%受訪者表示有想過退休時移居或旅居香港以外的區域。不過也有受訪者表示擔心移民會遇上文化差異、語言問題和居所問題等挑戰,而中文大學亦有另一調查發現16.7%受訪者擔心移民後積蓄不夠生活。
在香港,退休至少需要港幣400萬元,若想移民海外退休,花費或許需要更多。以近年熱門的移民國家⸺英國為例;生活成本統計網站Numbeo指英國每月人均成本(不計租金)需810.6英鎊(約8,648.9港元)。退休金和終身儲蓄協會估計,若要在英國生活,一人一年的基本開支需要至少14,400英鎊(約153,648港元)。
移民需要設立當地銀行戶口,普通戶口資金未必能夠靈活轉換;如有海外退休的計劃,不妨可以考慮投保市面上的分紅保險產品,除了可以幫助累計長期財富以應付龐大的開支,更有貨幣轉換的功能,讓投保人自由轉換保單貨幣,即使移民外地亦無須擔心不能領取或使用資金。
案例分享
以陳先生為例,他已經繳清所有保費;退休後他決定移民英國,而兒子則在加拿大讀書。為應付退休的開支和幫助兒子完成學業,他把保單拆成三份新保單。
第一份保單貨幣主要轉換成英鎊,每年透過海外轉賬服務提取款項以應付生活開支。
第二份保單貨幣則轉換為加元,同樣每年提取款項以支持兒子教育開支;而最後的第三份保單就繼續留美元為保單貨幣用作長線投資。
妥善的資金規劃是準備退休關鍵,透過提前規劃和選擇合適的理財選擇,我們可以確保在退休後享有穩定的生活品質和安心的未來。無論是建立應急基金,還是規劃合適的退休金計劃,這些都是保障我們老年生活的重要步驟。緊記越早開始規劃,便能減少未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