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追夢70年,75歲的他終於上雲霄!「飛機王」賴光哲的飛行人生:不只向上,更向前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邱玉珍 圖/陳德信攝
追夢70年,75歲的他終於上雲霄!「飛機王」賴光哲的飛行人生:不只向上,更向前

「飛機只會往上、往前,」75歲的賴光哲從小愛畫飛機、造飛機,去年底親自駕駛飛機遨遊天際。他把對飛行的熱愛,活成了自己的教育方式與人生態度。

追飛機、造飛機,是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育講座教授賴光哲一生的熱愛。去年底,他瞞著家人,悄悄完成了開飛機的夢想,他笑說:「這是送給自己75歲生日的禮物。」

雖是第一次親自駕駛飛機,對一輩子都在追飛機的賴光哲來說,卻早已在心裡模擬了無數次,只等夢想起飛的那一刻真正到來。

「我此生最大的心願是在國際航道開飛機,像真正的飛行員一樣,飛在高空、與航線並行,」去年底,他終於親自駕駛DA40單引擎飛機,從台東豐年機場起飛、翱翔天際,不只實現童年夢想,更印證了夢想無關年齡,只要還能動手、還能飛,就該往前走。

賴光哲75歲開飛機嚇壞學生

戴著金屬框眼鏡、頭髮花白的賴光哲,從5歲起就迷上飛機,研究飛行技術超過70年,課堂上親手帶著學生設計、組裝飛機。但真正駕駛飛機,他仍得重新當學生。去年底,他瞞著家人,報名安捷航空學校的飛行課程,到台東豐年機場接受模擬機與實機訓練,共累積3小時飛行時數。

他造過上百架模型飛機,最想練習的是經典的Cessna 150,「但它太古典了,」他表示,安捷航校採用的是較為先進的DA40,儀表板全是液晶螢幕設計,便於學員日後銜接雙引擎機的進階訓練。他描述飛行時的感受:「飛在空中時,並不會感覺特別快,反而多了幾分悠然。」

在模擬機練習時,他還多次挑戰「touch and go」(剛降落就再次起飛),一次次突破技術極限。他認為,駕駛飛機與遙控飛機的原理相似,關鍵在於適當控制油門,維持穩定空速,無論爬升、平飛、轉彎或下降。

「以前聽說老師想去開飛機,以為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他真的去了,」賴光哲的博士班學生林晨光回憶,「看到他駕駛飛機的照片時,我嚇了一大跳!他可能是台灣年紀最大的飛行員了!」

飛在天上的不只是機器,而是他的信仰與人生哲學

對賴光哲而言,這趟飛行不只是技巧上的突破,更是人生最大夢想的實現。飛行的那一刻,他彷彿看見了那個從小仰望天空、畫著飛機、幻想有朝一日能親手操控飛行器的自己。

「我會如此愛飛機,因為飛機只會往上、往前,」為了飛機,賴光哲不斷向前規劃自己的人生,並將這份執著與夢想,一路傳承給學生。

從小就有「飛機王」稱號的賴光哲,辦公室就像一座縮小版的工坊,也像飛行迷的夢想基地,飛機模型一架架排列、設計圖與材料堆滿整個空間,訴說著他一生對飛行的執著與熱情。

在大同大學提到賴桑就想到飛機。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賴光哲出生於樹林,5歲前最愛看火車;直到6歲那年,有人送他一架粉紅色的木頭飛機,從此與飛行結下不解之緣。他開始瘋狂畫飛機,幾乎每天都在紙上描繪各種樣貌的飛行器。

「我喜歡畫圖,就一直畫飛機,夢想有一天遨遊在天空,」賴光哲說著,眼神炯炯發亮。他在國中時就立志唸機械系,高中一邊準備聯考、一邊翻閱飛機專書,考上淡江大學機械系後,立下目標希望做出旋翼機或直升機。

從畫飛機到造飛機,為夢想走上機械之路

當時因受限於製造條件與資源,夢想最終未能實現,但也因此讓他萌生赴日留學的念頭,考上東京工業大學主修機械加工。到了日本後,從設備設計到機械組裝,所有課程都必須親手完成,真正落實「動手做」的精神。

畢業後,他進入製造飛機零件的日本東京東芝機械株式會社,擔任開發設計工程師。一次在組裝廠裡看到一台標有「客先ボウイング」(客戶波音公司)字牌的直立車床,興奮地請同事幫他拍照留念。那一刻,他心想:「追飛機這麼久,我終於透過工具機的製造工作,和飛機有了真實的連結了。」

在日本工作5年後,他回台灣到大同大學機械系任教,希望將「造飛機」的夢種植在更多年輕人心中。在他眼中,機械系就是「造物系」,而「造物」正是一段從無到有的過程,為了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奧妙,他將大一的機械製造課,轉化為一場飛機設計的實作實驗,引導學生用雙手創造,從中培養自信與創新力。

「有我的地方,就有飛機!」賴光哲總愛在課堂上,分享自己追飛機的故事,他也常鼓勵學生找出自己最愛的事物,「當你真的愛一件事,就會拚命想把書讀好,拚命去實現它。」

學生上他的課,要先宣誓當「發明造物工師」

賴光哲的課被大同大學譽為「錯過會遺憾的一堂課」。林晨光表示,跟賴桑上課非常有趣,第一堂課就會邀請學生加入他親自創立的「造物社」,還要全班一起舉手宣誓。

誓詞這麼說:「余誓以至誠:珍惜生命實踐志向,完全活用大學四年,為自己、為家人、為夢想、為快樂,今天我就是『發明造物工師』!」

為什麼要宣示?賴光哲解釋,製造與機械不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他用這場充滿儀式感的宣誓,讓學生感受到一種使命感,也激起對造物的熱情與投入。

「他把冷冰冰的機械工程課,變成一場充滿熱血與信念的旅程,」林晨光笑說。

賴光哲的課被大同大學譽為「錯過會遺憾的一堂課」。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創立MaSoFa,讓更多年輕人親手把夢做出來

為了讓學生能親身體驗,賴光哲於1993年在三重區規劃開闢「大同大學工業教育實驗飛行場」,期盼學生打造出能飛上天空的飛機,讓理論知識與實作經驗完美結合。

這座飛行場不僅是理論課程的延伸,更是他「動手做、從無到有」教育理念的重要實踐基地。儘管後來因都市開發而數度遷移,最終面臨拆除,但這段寶貴的經歷,成為他退休後創立MaSoFa(Make Something to fly Academy)協會、持續推動造物教育的起點。

人生如飛機,也需要定期保養才能穩穩飛行

即使年過七旬,賴光哲仍不輟地造飛機,把夢想實現到底。他順手拿起桌上一架正在製作中的模型機,說道:「我現在要造一架可以在天空上飛得慢、停留最久的模型飛機。」

為什麼想讓飛機飛得慢?「飛機飛得慢,就可以慢慢欣賞它在天空展翅飛翔的樣子,那是一種很安靜、很美的感覺,」或許這也正是賴光哲追了70年飛機的原因,不是為了飛得多快,而是為了那份能在天空中靜靜翱翔的美好。

即使退休,賴光哲仍每天到學校設計飛機、研究飛行結構,維持簡單而規律的生活。他笑說,人生就像一架飛機,需要定期保養,才能穩穩地「往上、往前」飛行。這些看似日常的習慣,都是為了讓他這架「人生飛機」能持續穩定地往上、往前飛行。

大同大學同事劉沛岭笑說,「別看他會造飛機、日文嚇嚇叫、講話又大嗓門,其實心思非常細膩。」有一年他辦畫展,指著牆上一幅畫說:「這是我畫給師母的定情作。」還笑說師母當年收到時問他:「你送我這個幹嘛?」

可能是受日本工程訓練影響,他不太會把愛掛在嘴邊,但他總記得每個學生的個性與需求,會用各種方式幫助別人。這樣的賴桑,就是同學們最愛的那個賴桑,」劉沛岭說,他從不垂頭喪氣,只有快步向前。75歲對他來說只是個數字,「他的活力與對飛機的信仰,大概還停留在精力十足的5歲吧!」

查看原始文章

普發現金1萬元有變數?最新進度、領取時間、防詐關鍵一次看

康健雜誌

葉蒨文享受優雅變老,即使滿頭白髮和皺紋,也要接受最真實的樣子

康健雜誌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康健雜誌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總是手滑握不住東西?小心是健康警訊!物理治療師推6招練握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橄欖油不適合高溫烹調?炸油可以重複用幾多次?醫生揭橄欖油2大優勢

am730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突破103萬人 實證證明:定期篩檢可降低發生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退休生活】港人平均壽命88.1歲 您準備好迎接退休後第二人生未?

高燒 Gofever

4 大代謝差警訊,恐釀心血管疾病!營養師教你怎麼聰明吃

Heho 健康(台灣)

洋葱是超級護腎食物 醫生親解:「這樣吃」才對

am730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靠玻尿酸撐得住嗎?醫師:只是止痛,解方是運動

Heho 健康(台灣)

AI智慧醫療前進離島 北市聯醫推動北竿鄉全人整合照護

NOW健康(TW)

國衛院、部桃研發「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 監督醫護落實洗手防院內感染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層睡眠利於養顏美容排毒! 中醫師傳授3招幫助好眠

NOW健康(TW)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TW)

擺脫惱人鼻過敏、鼻塞、打呼免開刀 門診手術快速解決

NOW健康(TW)

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惹爭議!該如何拒絕不合理的人體研究?

康健雜誌

女性出現「日常疲勞感」拉警報!心臟衰竭死亡率高男性一成

Heho 健康(台灣)

異位皮膚炎頻繁復發好困擾 醫:長效針劑助穩控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第4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引進EVO ICL「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 為中高度近視患者帶來福音

NOW健康(TW)

逾 2.5 萬兒童疑發展遲緩!篩檢服務上路滿週年,家長 3 步驟掌握孩子成長進度

Heho 健康(台灣)

酷熱天氣要預防中暑 夏天戶外活動要做五件事

am730

失智症不再無解? 新藥登台助早期患者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9歲男童高燒不退長出「草莓舌」 醫確診是猩紅熱作怪

NOW健康(TW)

砧板刮痕滿布菌 1款材質恐菌量千倍級增長 醫生教5招清洗保養砧板

am730

53歲男心臟「雙重爆擊」 微創手術免開胸3天就出院

中天新聞網

炎炎夏日吃西瓜不只消暑!最新研究曝:還能保護心臟健康

中天新聞網

34周她第一次產檢 剛證實懷孕…小孩下月要出生了

中天新聞網

口腔血管瘤新療法! 「冷凍槍治療」健保給付又安全

中天新聞網

「行政院長是誰?」馬西屏曝失憶 醫師教分辨老化與失智

Heho 健康(台灣)

檸檬皮別浪費 入菜兩妙招風味再升級

中天新聞網

27%產婦死於產後出血! 醫師提醒「4大高風險族群」勿輕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師大女足連兩周1天抽3次血!蘇一峰:絕對是傷害

中天新聞網

長輩睡不好認知功能易出問題!台灣長庚醫院研究揭睡眠質素與腦淋巴關係

am730

肌少症不只因老化! 新研究:腸道荷爾蒙影響肌肉生成

NOW健康(TW)

颱風後菜價飆漲,還可能買到臭魚爛菜?專家傳授「買對不買貴」採購心法

康健雜誌

吳博君逝世|資深演員吳博君逝世,終年69歲。生前力抗漸凍人症7年,即睇6大患漸凍人症先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青花菜炒蒜頭助健康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天新聞網

逛街途中突遭車撞! 她靠「這套治療組合」提升癒合效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人格導向訓練效果更佳?英研究:你可能還沒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

VOCO News

做運動都補唔返 坐得多傷身 心血管病風險隨時來襲

am730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NOW健康(TW)

日頭炎炎補水不足 當心泌尿結石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