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受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暴雨不斷,嘉義、台南出現嚴重災情,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降雨導致多處積水或淹水,民眾易因接觸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擔心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民眾務必做好防疫措施。
▲豪雨過後,防疫3步驟。(圖/疾管署提供)
南部豪雨災情慎防4大傳染病疫情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下午2時為例行疫情記者會,但近日南部豪雨災情,邱泰源提早半小時至現場,籲請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3步驟,遠離傳染病風險。
邱泰源提到雨災積水容易出現的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4大傳染病疫情,疾管署最新資料顯示,類鼻疽疫情最為嚴重,丹娜絲颱風後,疫情升溫,上周增加4例(高雄3例、台南1例),年齡50多歲至80多歲,均為男性,但無死亡個案。
台南60多歲男性染類鼻疽為當地首例 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台南60多歲男子感染者為當地首例,疫調顯示,他是在颱風前到家戶周遭巡視,當時風雨並不大,家中也無任何災情,且颱風期間並未外出,沒有接觸汙水汙泥,研判為吸入性感染所致,由於病情嚴重,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該名台南個案連續5天發燒、胸悶,才到醫院急診就醫,於急診留觀4天,因個案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史,發病時以為感染引發心血管疾病,在急診留觀期間血液培養檢出類鼻疽桿菌,研判感染原因應與糖尿病未能妥善控制有關。
丹娜斯颱風後累計10例類鼻疽 民眾清理環境應做好個人防護
丹娜斯颱風後累計10例類鼻疽個案,尚無鉤端螺旋體案例,提醒民眾清理居家環境時,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
邱泰源提醒,民眾清理環境時,做好自我防護,切勿直接接觸汙水汙泥、以免受傷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在飲食上,防範不潔飲食,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不可再食用。定期環境消毒,雨後主動巡檢居家內外環境,落實「巡、倒、清、刷」,澈底清除孳生源,才能預防登革熱。
▲兩後勤清消,疾病不來找。(圖/疾管署提供)
類鼻疽桿菌也可經由吸入性感染! 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
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積水環境中,常見為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汙染的塵土而感染,颱風過後因泥土受到翻攪,讓原本存在於深層土壤的類鼻疽桿菌,跑到土壤表層,常為吸入性感染。高風險族群為有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重症機率較高。
此外,豪雨過後,許多動物的糞便、尿液進入汙水中,如果不小心吃進去,接觸皮膚黏膜組織,可能感染鉤端螺旋體。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