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出狀況,全部切除就沒事?醫提醒:恐出現 1 後遺症
48 歲的女性患者,健檢時發現有甲狀腺節結,定期追蹤約兩年,去年發現有 1.2 公分的惡性腫瘤,被診斷為甲狀腺癌第一期。由於患者也有甲狀腺亢進問題,經過醫病溝通,同意接受甲狀腺全切除手術後。
收治個案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古君平表示,由於患者除了惡性腫瘤,同時有甲狀腺亢進,增加手術的困難度與風險。手術過程中副甲狀腺受到影響,手術後出現低血鈣。
古君平說明,患者的血鈣值曾低至 7 點多 mg/dL(正常值應為 8.6 以上),導致手腳麻木、肌肉抽搐等不適症狀。因此,醫療團隊給予靜脈注射及口服補充高劑量鈣劑與維他命 D 治療,情況漸漸穩定。
古君平提到,因該患者的手術治療較為複雜,術前有特別跟患者解釋,進行甲狀腺全切手術常見兩大併發症「喉返神經受損」與「副甲狀腺受損」,前者可能造成聲音沙啞,後者則可能引發低血鈣。
他強調,治療甲狀腺癌雖然可能會出現後遺症,但仍要積極治療!因為甲狀腺癌不治療,癌細胞可能擴散或轉移到其他器官,不僅影響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甲狀腺癌的整體預後,最常見的「乳突狀甲狀腺癌」約佔八成預後良好,只要手術切除乾淨,定期追蹤、即早治療,大部分甲狀腺癌病人都能獲得良好控制。
甲狀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負責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以及神經系統和骨骼發育,若被切除後,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以維持體內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術後務必依醫囑按時服藥,勿任意增減劑量或中斷。
甲狀腺癌真正發生原因尚未十分確定,可能危險因子包含輻射暴露,如曾經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者、家族史等。而甲狀腺結節很常見,但九成以上為良性,建議每 3 至 6 個月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
若結節大於 1 公分或出現影像異常,醫師會再進一步細針抽吸檢查。古君平提醒,甲狀腺結節除非過大壓迫氣管或食道,否則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定期追蹤,提早發現惡性變化,有助於早期治療。
文 / 黃慧玫、圖 /
延伸閱讀: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