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篩檢上路 3 年揪 2506 人確診,83%為早期大幅提高存活率
肺癌常居我國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首位,對此國健署 111 年推出第五癌篩胸物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截至今年 6 月底滿 3 週年,超過 21 萬人完成篩檢,其中 2506 人確診肺癌,早期占 83%。肺癌權威、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早期肺癌 5 年存活率高達 9 成,鼓勵具家族史、重度吸菸者等符合篩檢資格者定期追蹤。
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呈下降趨勢,但仍居我國癌症死因之首,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症狀時就醫多為晚期。據 111 年癌症登機資料,第 0 或 1 期的早期肺癌 5 年存活率達 9 成以上,但若延誤至第四期則僅剩 1 成。
國健署 111 年 7 月起,針對高風險除群提供 2 年 1 次 LDCT,並於今年擴大辦理。截至今年 6 月底,21 萬名受檢者中,有 2506 人確診肺癌,其中 1659 人具肺癌家族史,746 人有重度吸菸史,101 人兼具兩者。
進一步分析,7.7%具家族史的肺癌患者為晚期,重度吸菸的肺癌患者 26.1%為晚期,雖高於家族史者的,但與實施篩檢前的 110 年早期 35.3%、晚期 61.3%相比,仍明顯提高早期診斷率,改變診斷期別分布。
楊泮池表示,全球三分之一肺癌患者不抽煙,尤其東亞女性肺癌患者僅 3-5%有抽菸,曾遇過母親帶著 2 名女兒感謝篩檢協助 3 人及早發現肺癌第一期,因此欣見今年調降家族史者篩檢年齡,直言台灣肺癌篩檢是全球標桿。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表示,若民眾篩檢有疑似異常肺部結節,應遵從醫囑定期追蹤,依照結節大小、結構與樣態等綜合評估處置,提醒民眾不需過於慌張,尋求過多意見、接受過多篩檢,避免延誤治療時機、暴露不必要的輻射。
國健署表示,目前提供以下高風險族群每 2 年 1 次 LDCT,鼓勵民眾多多利用:
1. 具肺癌家族史:40-74 歲女性或 45-74 歲男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經診斷為肺癌。
2. 重度吸菸者:50-74 歲且吸菸史達 20 包-年(平均每天吸菸包數 * 吸菸年數)以上,戒菸未達 15 年之重度吸菸者。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LDCT 發現肺結節代表肺癌?肺癌權威陳晉興釐清:0.6 公分以下就別太擔心
留言 0